李行健當年放棄了人大附中的高中錄取通知書,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王府學校,這個當初在眾人眼中不可思議的決定,而今看來,實為佳選。行健,正如其名,沉穩(wěn)、自制,卻又是個十足的運動達人,作為一個籃球特長生,他一手建立了北大附小、王府學校、UCL的籃球隊,帶領人大附中的初中戰(zhàn)友們一起獲得了海淀區(qū)冠軍。而今,懷著父輩和自己報效祖國的心愿,他來到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美好未來正徐徐展開?;叵脒@一切,行健表示,如果沒有王府學校這個能夠充分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領導能力、時間管理能力的搖籃,今天的一切絕對都是不可想象的。
“我”在王府這三年
2007年中考結束,李行健順利的拿到了人大附中的錄取通知書。母親欣喜若狂,但頗具遠見的父親,因為一開始就堅定了讓兒子到海外留學的決心,所以希望行健能夠到國際學校就讀。為此,父母意見產生了分歧,就想聽聽行健自己的意愿。說實話,行健當時才初三,玩心正大的年齡,也并沒有主見說到底是要選擇出國還是要參加高考?這個時候,父親把兒子帶到了五臺山,父子倆在廟里跟著和尚住了兩天,父親跟行健聊為什么要出國、中外的教育情況、這個時代未來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父子倆聊了很多,也很深入,正是這樣一番語重心長的父子交心,行健回來后,堅定了自己一定要出國受教育的意念。他向父母表示,自己一定要出國,而且要讀英國名校,非英國前五不讀。雖然有不舍,但是看到兒子如此堅決,母親最終還是極不情愿地退掉了人大附中的錄取通知書,遵從了孩子的意愿。而退掉人大附中的高中錄取通知書的這一舉動,也被當時的校長視為人大附中歷史上的孤例,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對此,行健表示,實際上現在回想當時的這個抉擇,自己并不覺得遺憾,既然已經選擇了要出國留學,那為什么非要去普高繞一個彎子,走一段彎路呢?試想你上普高的這幾年,會比那些把精力多花在托福、SAT、雅思、A-LEVEL上的人更對路嗎?所以當時于行健而言,選擇一所靠譜的國際學校迫在眉睫。
說起選擇王府學校的原因,行健表示,也許正是因為在那個時候王府學校還不是一所特別出名的國際學校,所以注定了來到這個學校的學生無非有兩種,一種就是像行健這樣真正想出國考取名校的;另一種則是想要出國,但是考取什么學校都無所謂的;正是因為這個學校的性質,導致了第一種人的出現,當時王府的校園學習氛圍非常好,行健宿舍的四個男孩,他考上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其他三個分別在劍橋、牛津和帝國理工,這真是名符其實的學霸宿舍??!
回憶在王府的這三年,行健覺得真的是百種滋味,苦真苦矣,甜亦甜矣。對王府的很多記憶是在圖書館和自習室里的,同學們拼命的嗑書和復習,在那里,留下了大家青蔥歲月曾努力過的印記,也培養(yǎng)了自己超強的時間管理能力,行健表示,如果沒有在王府的這種鍛煉,對于之后英國名校高強度的課程和考試,真的是沒辦法應付的。
三年來,因為突出的籃球技能,行健組建了王府學校的第一支籃球隊,并辦過多場籃球、足球、乒乓球比賽,甚至是運動會。高一體育部長,高二學生會副主席兼體育部長,高三學生會主席,三年的學生干部生涯,培養(yǎng)了行健卓越的領導和組織才能,這實在令他受益終身。如果沒有王府學校,行健可能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平衡兩撥不同性格、不同目標的人在一起,各自發(fā)揮所長,卻也并不妨礙的在一起和諧共處。而在這片土地上,讓他懂得了。行健說,并不是說你到了王府學校就一定會擁有什么,但是它的確為你搭建了一個培養(yǎng)無限可能的平臺。
“我”熱愛籃球
籃球是行健的摯愛,從小就開始打,初中集訓的時候,常常一天一練就是7-8個小時,這些最終成就了這位籃球特長生。而對于行健來說,籃球又不僅僅是籃球那么簡單。比如說他的好朋友、鐵哥們兒,幾乎都是通過打籃球結識的。比如說在國外的社交,有時候上去跟老外同學硬聊真的很讓人尷尬,幾句寒暄過后,也不知道何以為繼,而有了籃球就不同,大家在揮灑汗水和智慧的同時,友誼也在慢慢的萌芽和累積。行健表示,實際上每位出國的孩子都會遇到這個困擾,就是你的家長會向你提出每個月要結識多少個外國朋友諸如此類的要求,當然,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父母的苦心,因為通過與外國同學更多的交流,的確會對你的口語提升和融入西方社會提供很大的幫助,但硬聊實在不是一個好辦法,如果你能通過運動,像籃球、高爾夫或者旅游、甚至玩游戲等,這些都是不錯的途徑,這樣你在國外的社交就會自然順暢的多,朋友圈也會漸漸打開和拓展。行健也反復強調,年輕人一定要培養(yǎng)一個自己的愛好,并使之成為自己的技能,這非常重要。
未來之路
行健非常堅定自己的未來之路一定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與其給其他國家貢獻GDP,不如為自己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這也是行健選擇回國攻讀博士學位的初衷。目前,行健和四位合伙人一起做的“VIM 高中生未來商界精英挑戰(zhàn)賽”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獲得了越來越多學生們的青睞,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力。不久后,他還打算做一個貴州特色火鍋的餐飲項目。未來,他還要實現父親做書院這一畢生的夙愿。行健說,他喜歡搭積木的過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而在他的人生歷程中,創(chuàng)業(yè)注定將陪伴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