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對每個人來說,都會有許多守望,有親情、愛情,還有婚姻。也許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守望,我們在人生的旅途才有了自己的期盼,有了自己前進的風帆。
冬,跨越凜冽的冰雪守望著春天,用冬藏的滋養(yǎng)潤澤春的千嬌百媚;春,經(jīng)歷勤勞的播種守望著秋天,用春生的精良孕育秋的果實累累。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它們的守望,大自然在不知不覺中變遷,而它們在千錘百煉中生長,在百折不撓中歷練,依然堅定著季節(jié)的守望,周而復始,延綿不息。
當啟辰的星星把黑夜交給黎明,黑夜就像完成了使命一樣,退去身影。一天勞作的人們總會有歇息的時候,在人們精力充沛的時候,光明開始了相伴,而當人們精疲力竭的時候,黑夜開始了相守。正因為有了黑夜和黎明的守望,人們契合這大自然的規(guī)律,日作夜息,延續(xù)對人生的守望。
親情里,守望飽含著深情,守望凝聚著思念。曾經(jīng)在讀到一首詩時,對守望有了新的感悟。那是留守在家的孩子對爸爸媽媽的守望。“無數(shù)日夜等待中飽嘗心酸,無數(shù)淚滴棉被里不曾被發(fā)現(xiàn),每天看那燕媽媽飛回屋檐,就想和你們在一起的時間,奶奶的眼睛已經(jīng)看不見,三歲的弟弟我學會了照管,當生命的孤單變成了生活習慣,幼小的心靈已磨煉得堅強勇敢,想爸爸,就電話里傾訴想你的黑夜白天,想媽媽,就短信中傳遞對你的深深思念……” 這里的守望非常簡單,卻飽含著深情,凝聚著思念。當稚嫩的孩子將這份守望放在心頭,她的每一天沒有因為爸爸媽媽不在身邊而孤獨,沒有因為爸爸媽媽身在他鄉(xiāng)而苦惱,卻因為有了那份守望而變得堅強獨立,適者生存,誰能說孩子不是因為堅定的守望而帶來了無窮的動力,換得了對親人更深的情懷。
愛情里,我們守望執(zhí)著,也許你不知道可以守望多久,可是你依然愿意為愛守候,因為你相信,在漫漫無垠的時間曠野里,自己會不早也不晚地遇上一個人,那個愿意陪著你在春光爛漫的日子一起去放飛風箏放飛希望的人;那個在秋風乍起的日子執(zhí)意為你披上外套的人;那個在寒冷的冬日也愿意陪你一起看星星去許愿的人。那些看來不可思議或者微不足道的事情,在愛情的守望里都變得神奇。愛情的守望也會因為愛的執(zhí)著給人們續(xù)寫愛的傳奇。
婚姻里,我們守望淡泊,養(yǎng)兒育女,相濡以沫,是婚姻里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可是也正因為有了淡泊的守望,在甜蜜中兒女降臨了,在從容中兒女長大了,在相伴中頭發(fā)花白了。日子一如流水悄悄地流著,日子又或“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可無論是在細雨飄搖中灑落,還是從凝眸的雙眼中略過,那些一去不復返的日子,還是因為淡泊的守望讓婚姻里的情感與日俱增。
人們選擇什么樣的方式去面對生活,就會從生活那里獲得什么樣的收獲,就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樣,飛蛾選擇了在炙熱的焰火中重生,青松選擇挺立山崖守望大山的高昂;白云選擇了云卷云舒守望藍天的遼闊,綠水選擇了百折不回守望江河的流淌。
當稚嫩的孩子在除夕里翹首盼望守候到父母做的一頓豐盛的年夜飯時,當天各一方的情侶守候到一次相聚的緊緊擁抱時,當父母守候到為兒女親手縫上的嫁妝時,那份守望回饋給他們的欣喜是什么呢,那或許就像楊絳在“一百歲感言” 中寫到的“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和從容……”
人生,因為守望堅定著每個人執(zhí)著的信仰,因為守望承載著每個人純真的夢想,因為守望指引著每個人前進的方向,因為守望挺起了每個人奮發(fā)的脊梁,因為守望豐富了每個人靈動的思想,因為守望會溫暖每個人堅實的胸膛。
人生,有守望,有擔當,你才會在塵世里收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