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對大學生來講有很強的認同感與親和力;作為一種理想層面的道德修養(yǎng),大部分學生普遍認同,他們表現(xiàn)出良好的精神風貌、高尚的道德情操、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并且積極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誠實守信,嚴于律己。然而,由于當代大學生面臨著一種社會轉型時期的嚴峻挑戰(zhàn),特別是在當今社會就業(yè)方面,這使得大學生的命運更加坎坷;在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一些大學生應對這種急劇變化情況的素質能力受到自身社會閱歷的限制,在誠信方面容易出現(xiàn)偏差。
誠信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日益深化,誠信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接受新的挑戰(zhàn),盡管各高校不斷加強誠信教育管理力度,努力提高大學生誠信理念,但收效甚微,高校學生失信現(xiàn)象仍然屢禁不止,呈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誠信危機”。
學生認識不足,弱化誠信問題 大學生誠信意識的匱乏,誠信品質的缺失,正是由于大學生對誠信內涵認識模糊,對不誠信的危害性沒有充分而完整的認識。誠信認識的不足,大大妨礙了大學生誠信水平的提高。就問題“對于拖欠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的態(tài)度”進行問卷調查:82%的學生認為應該加強學生的誠信意識;10%的學生認為應該區(qū)別對待,確實困難的可以少還或不還,不困難的要嚴懲;5%的學生認為既然是學費和國家發(fā)放的貸款,不還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還有2%的學生認為還有這種事,早知道也這么做了。
師資力量薄弱,辦學規(guī)模膨脹 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2年,大學擴招已經(jīng)迎來了第13個年頭,在過去的這些年里,大學招生規(guī)模以年均約15%的速度遞增。1999年的首次擴招,使得這一年的高校大學生增加了52萬人,按當年統(tǒng)計,全國普通高校招生160萬人。但是到了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shù)增加到了1200萬人。隨著入學人數(shù)的激增,高校的硬件設施與教師隊伍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學生宿舍、教室、實驗室、課外活動場地等均日趨緊張,教學基本設施得不到保障。
教育模式落后,機制不健全 應試教育讓學生把全部精力傾注于升學考試,把取得高學歷視為教育的最高目標,把學生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優(yōu)劣、教師優(yōu)劣、學校優(yōu)劣的第一標準,這種由國家機制保障、全體國民趨之若鶩的應試教育,深深誤導了中國家長的教子觀念,誤導了廣大學生的成才觀念。高度競爭的應試,使學校和家庭把目光完全聚焦在孩子的升學考試上,幾乎完全放棄了對孩子綜合素質以及人文觀念的培養(yǎng)。
誠信教育應做到有的放失
制定誠信價值導向 將誠信的價值導向作為整個學校生活的重要原則,滲透在所有的規(guī)章制度中,對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進行監(jiān)督。大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思想、觀念、個性在這個階段慢慢塑造起來,正確的價值導向對大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制定這些具有正確價值導向意義的規(guī)章制度可以很好地規(guī)范師生日常行為,公平合理地評價每一位教師,認真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為師生誠信素質的培養(yǎng)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學校各項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據(jù),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遵、有據(jù)可依、有度可評,為逐步實現(xiàn)學校工作管理科學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樹立教師誠信楷模 教師的行為之所以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歸根結底是因為教師的榜樣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他們模仿的對象。那些心理不健康的教師或終日憂郁、悲觀消極,或性格暴躁、動輒發(fā)火,或虛榮文飾、弄虛作假,或緊張焦慮、惶惶不安,這些不良的心態(tài)或行為都會被學生看在眼里,在潛意識中留下深刻的甚至是難以磨滅的記憶?!吧斫虅儆谘越獭保览碚谟诖?,當他們面對類似的刺激情景時,很容易以同樣的方式做出反應。因此,高校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自己的誠信問題,為大學生做好榜樣。
營造誠信的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是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動力,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xiàn),更是學校培養(yǎng)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因此加強誠信的校園文化建設顯得尤為迫切。首先,校園的環(huán)境要凈化,宣傳欄、廣告牌、標語、名人名言等德育環(huán)境布置要有特色,讓環(huán)境起到育人的效果。其次,要充分利用主題班會、講座、報告會的形式,開展大學生對誠信問題的討論、辯論會,以自己教育的形式讓每個大學生受教育。更重要的是學校要及時矯正個別不講誠信的行為,對知錯就改的同學要及時肯定并做好防止重犯的工作。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認真落實素質教育,讓學生健康發(fā)展。德育工作要從身邊小事做起,開展多種形式的行為養(yǎng)成活動和心理疏導。拓展德育渠道,把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緊密結合,不斷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方法。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貫徹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觀念,注重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全面主動健康地發(fā)展。要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質量,更新學校和班級管理理念。教育教學管理方式有多種,而管理方式和目的各有不同,有側重也有缺陷,要尋找適合各自學?;虬嗉壍木C合管理模式,在總結和繼承的基礎上,把別人或外單位的先進管理體系引入到自己學校或班級的管理中來。
(作者單位:牡丹江醫(y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