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U755文獻標識碼:A摘要:近幾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建筑水平的不斷提升,建筑物的高度和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這些高層建筑物大都采用澆鋼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關系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建筑質量,如何加強鋼筋混凝土的安全質量控制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論述了當前鋼筋混凝土普遍面臨的問題,并就提高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的安全質量提出了對策,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建筑質量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安全質量;提高措施一、前言
鋼筋混凝土是由鋼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結合成一體的結構材料。鋼筋與混凝土這兩種材料在物理力學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混凝土中,它的抗壓性比較高,在抗拉強度上就沒有那么的高,而鋼筋卻是恰恰相反的,它的抗壓強度比較高,抗拉性也是比較低的。鋼筋與混凝土這兩種物質結合在一起,這些優(yōu)勢的結合,使他承載了外界的外部負荷。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由于鋼筋與混凝土之間存在著足夠的粘結力,這種粘合力經過實驗證明,鋼筋保護層可以保護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合力,使他們之間的粘度變強。這種粘結力,能保持到結構破壞時仍然不被破壞,因此,它在建筑施工中廣泛的應用著。
混凝土的保護層不僅僅有著高度的粘合力,還有著保護鋼筋不受腐蝕,增強耐久性的作用。同時,還有保護構建不受高溫影響而喪失承載的能力。作為一種建筑材料,都有它的優(yōu)缺點,設計與施工人員針對這一點,應充分利用其優(yōu)點,克服或消除其缺點,使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二、鋼筋混凝土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混凝土麻面
混凝土表面由于缺漿,產生部分凹陷,造成混凝土表面粗糙。形成的原因主要為:混凝土在振搗的過程中,內部的氣泡沒有排干凈,部分氣泡遺留在混凝土中;在模板表面的清理過程中不仔細,模板表面殘留雜物,在拆除模板時,雜物掉落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現(xiàn)破損;在進行脫模劑涂刷的過程中涂抹不均勻;模板拼接處不嚴密,在進行混凝土澆灌時產生縫隙,導致砼漿外漏。
(二)蜂窩
由于混凝土缺漿少料,出現(xiàn)局部結構松散,產生空隙,形成類似蜂窩煤狀的小孔。形成的主要原因為: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集料、水量不準;攪拌不均勻,混凝土的和易性差;澆注不當,碎石集中,造成混凝土分離;沒有按照標準澆注,振搗不當;模板穩(wěn)定性差,振搗時模板位移,產生漏漿。
(三)孔洞
混凝土結構中,局部缺少混凝土,造成內部出現(xiàn)空隙。形成的原因主要為:在鋼筋密集處,澆注不當,混凝土沒有完全充滿模板間隙;混凝土中有硬塊、雜物或木塊等;下料不標準,振搗不當;沒有按照標準的混凝土鑄成方式進行。
(四)缺棱掉角
局部混凝土脫落,造成鋼筋混凝土結構不平整,棱角有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為:澆筑前,模板未完全濕潤,澆注后,養(yǎng)護不當,混凝土水化不良;過早將承重模板拆除;拆模時,受到外力作用;混凝土局部受凍。
(五)露筋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穿過混凝土,露出表面。形成的主要原因為:鋼筋墊塊位移,鋼筋緊貼模板;鋼筋混凝土結構斷面小,鋼筋排列過密;混凝土內部
分離,漏漿;振搗過程中,撞擊到鋼筋,產生位移。
(六)混凝土強度不一
局部混凝土強度過大,局部混凝土強度過低,沒有實現(xiàn)統(tǒng)一標準的混凝土結構強度。形成的主要原因為:混凝土材料不符合要求,材料質量太差;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材料計算不準確;混凝土養(yǎng)護不當、管理不良。
(七)混凝土裂縫
混凝土結構出現(xiàn)裂縫,影響混凝土結構穩(wěn)定。形成的主要原因為:施工過程中,溫濕度控制不當,出現(xiàn)水熱化現(xiàn)象;地基不均勻沉降,產生拉力;混凝土材料選擇不當,配合比不合理;拆模過早。
(八)混凝土夾芯
在鋼筋混凝土澆注的過程中,需要分層澆注,在間歇時,木屑、鋸末等雜物掉落到混凝土表面,形成混凝土夾芯。
三、提高建筑混凝土質量的措施
(一)思想方面
在市場經濟機制的運行下,針對企業(yè)為了經濟利益而忽視社會效益的現(xiàn)象,偷工減料以謀利,對此情況應從源頭上控制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因此,必須對企業(yè)、施工人員、特別是相關管理人員加強職業(yè)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強質量安全意識,提高施工人員的職業(yè)操守和責任意識,杜絕偷工減料,謀取私利的行為,并清楚質量保證的重大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
(二)材料方面
“質量第一、安全第一”,是國家近年來對建筑工程項目的要求。在建筑材料的管理上,由于原材料的質量的好壞對鋼筋混凝土質量及施工工藝有很大影響,質量檢測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原材料的質量,狠抓原材料的質量進口關。確保原材料質量全部符合技術指標。鋼筋、水泥、砂、石子等性能指標必須達到規(guī)范要求。在混凝土建筑過程中,對原材料的質量檢測要經常進行,還要求質量控制人員隨時掌握其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并制定相應的對策。
(三)施工方面
針對上文中混凝土結構常出現(xiàn)的問題在施工過程中的改進措施:首先,重視對水泥強度的正確選擇,并嚴格要求對混凝土粘結性的控制工作,確?;炷翗嫵稍系馁|量和用量合格、精確,并根據不同情況來決定水量和攪拌時間,避免出現(xiàn)質地不均勻的狀況,從而減小混凝土粘結的不易控制性。其次,當混凝土結構出現(xiàn)蜂窩現(xiàn)象時,應該注重混凝土的配料比例,保證其不能出現(xiàn)誤差,且攪拌時一定要注重均勻度;對于麻面現(xiàn)象要注意模板是否清潔,當有雜物時應及時的清理,并且應該注重模板的濕潤度。在露鋼筋現(xiàn)象發(fā)生時應該檢查鋼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是否無誤,同時,還要在縫隙和接口處進行及時的防堵以免出現(xiàn)鋼筋脫扣偏移等現(xiàn)象。最后,對于混凝土結構的縫隙連接中有較大的間隙,應該及時清楚把縫隙中的雜物,并保證水分的充足,加強間隙處的養(yǎng)護,減小對結構的撞擊,以防產生更大的缺口。
(四)質量控制過程方面
在混凝土結構工程中,嚴抓每道工序質量?;炷临|量控制應包括初步控制、生產控制和合格控制。對原材料加強檢驗和控制;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配合比,按施工規(guī)范、規(guī)程進行操作;按規(guī)定進行檢測,計算統(tǒng)計參數(shù),應用各種質量管理圖表,配備必需的資源、相應技術人員和試驗設備等加強培訓,提高員工的思想素質和業(yè)務水平。
四、結束語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現(xiàn)代建筑物的主要構成部分,其質量直接影響著建筑物的安全乃至威脅人的生命財產的安全。鋼筋混凝土建筑物在澆筑之前,要嚴格控制工程質量,防止質量通病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吳思宇.淺談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成因及其控制[J]. 才智.2009,(21).
[2]楊玉林.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期的可靠性分析與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