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色”即紅、綠、藍三色光,在一定組合下可以復合成光譜中的各種色光。有了“三原色”,才能描繪出絢麗多姿的畫面。作文教學同樣需要“三原色”。那么,作文教學的“三原色”是什么呢?
絢麗多彩的生活
鏡頭特寫 校園一角。孩子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地自由組合,來回穿梭。有的在花壇邊靜立,有的在假山前駐足;有的摸一摸丁香樹的樹干,有的聞一聞美人蕉的花香……老師沒有過多講解,只是提示孩子們觀察它們的形狀、顏色、大小、味道等方面,并和它們說說悄悄話。孩子們如蝴蝶般翩翩飛行于校園一角,用眼看,用手摸,用鼻聞,用嘴說……往往令孩子們頭痛的作文課也能如此游玩似的快樂,孩子們能不主動學嗎?
學生習作 菊花啊,菊花,你是那么美麗芬芳,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黃的像金,自由地在風中舞蹈,發(fā)出令人心醉的芳香。請你告訴我,是什么讓你如此五彩繽紛,香氣襲人?
評析 “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在孩子純凈的眼眸中,生活是一首詩,自然是萬花筒,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新奇,對生活充滿著智慧和熱情。本案例中,教師打破傳統(tǒng)的室內教學模式——閉門造車型,讓學生自由組合,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親近寫作素材。當學生徜徉于大自然中時,他們的心情是舒展的,所有的感覺器官都是張開的,他們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這一切體驗融會于心靈,心靈有了感覺,便自然流露于筆端;再加上教師的適當點撥提示,尤其是建議和花兒說說悄悄話,那可真是打開了孩子自由思維的寶匣。于是,那靈動美妙的詩一般的語言便汩汩流出,這樣的習作,怎不令老師怦然心動、拍案叫絕。
開放靈動的想象
鏡頭特寫 教室里,一片沸騰。孩子們的歡笑聲、交談聲不絕于耳。每個人面前的課桌上都攤著一張白紙,上面有墨汁或五顏六色的水粉液。孩子們嘴里叼著吸管,有的單獨一個人,有的兩個一伙,有的三個一群,圍著桌子上的白紙,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一會兒向前,一會兒向后,不停地向紙上吹氣。噢,原來,他們在進行“吹畫作文”。畫面上,有的是“墨梅”凌寒獨開、有的是“枯木”老干虬枝、有的是“陽光”照耀四方……真是千姿百態(tài)。孩子們的興趣之花大放,興高采烈地參與到玩、想、寫的過程之中,思維就如開了閘的水,噴涌而出,滔滔不絕,如此引人入勝的寫作練習有幾個孩子不被吸引呢?
學生習作 瞧,多么富有情趣的一張“印象畫”!畫中畫著虎頭、虎尾、還有虎爪,但這些都是分開的,而且殘缺不全、形狀不一。我看著虎頭,忽然覺得毛骨悚然,趕緊從另一個角度看,又覺得它像一只溫順的貓。我再次換個角度看,它又好像電視劇里被武松打死的老虎……
評析 想象是人類最美的花朵。人類正是因為善于想象,才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如此絢麗多彩的世界。作文教學要重視創(chuàng)造思維、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本案例中,教師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的情境,鼓勵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去自我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表達,變“吸收——儲存——再現(xiàn)”為“探究——鼓勵——創(chuàng)新”,為學生想象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思維靈動。結果,百花齊放,設想大膽,境況美不勝收。
豐富細膩的情感
鏡頭特寫 教師深情地導入:“同學們,即將揮手告別六年的小學生活,我們心中有無限的眷戀。怎能忘記,課堂上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一個個精辟獨到的見解,一次次精彩絕倫的爭辯?怎能忘記,運動場上,一個個生龍活虎的身影,一聲聲震耳欲聾的歡呼,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比賽?離別之際,你也許會回憶起許多美好的往事,也許會特別思念某個老師或同學,也許會想起某個曾經玩耍過的歡樂情景,也許想買個精致的禮品送給朋友,也許有許多話兒要向誰訴說……”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有的學生想起教師節(jié)時全班同學給老師送賀卡、送禮物,與老師載歌載舞、歡度佳節(jié)的情景;有的想起尖子生輔導時因為一道難題幾個人爭得面紅耳赤的情景;有的想起運動會上為本班運動員搖旗吶喊的情景;有的想起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同學大吵大鬧的情景……至此,教師提出作文要求:將你在小學生活中難忘的所作所為、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下來,題目自擬,體裁自定,字數(shù)不限。
學生“沙沙沙”地揮筆直抒,在一節(jié)課時間里,多數(shù)同學輕松地完成了習作,而且寫人、寫事、寫景、狀物,書信、詩歌等,均精彩紛呈,各有千秋。
評析 學生如果有了一顆豐富敏感的心靈,有一個健康多彩的情感世界,那么他的內心語匯肯定是繽紛的。因此,作文教學應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點燃學生的情感火炬,學生就能“觀山則情滿山,觀水則情滿水”了。本案例中,教師的高明之處在于有了情感教育意識,并善于以自己情感的火焰照亮學生的心靈,起到了很好的情緒渲染作用,使學生盡快地進入情感體驗狀態(tài);再加上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的事例提示,又拓展了學生思維的寬廣度,使學生記憶的閘門迅速打開,學生在良好的心境中,不時閃現(xiàn)出思維的火花,從而捕捉住靈感,下筆有神,妙筆生輝。
作文是學生的精神家園,是心靈對話的自然產物,作文教學只有走進兒童的心靈世界,才會激活學生的思緒,產生傾吐的欲望。實踐證明,只有絢麗多彩的生活、開放靈動的想象、豐富細膩的情感才能撥動閃亮的童心,才能調出學生作文的“百種色彩”。因此筆者稱此三者為作文教學的“三原色”。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