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qū)懽魑?,總愛寫“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直到到了俄羅斯,我才終于明白什么叫作“地大物博”。
20世紀90年代末,我和老公作為中方代表,在烏拉爾重鎮(zhèn)車里亞賓茨克市的一家俄羅斯公司常駐。每到夏初,公司的男士們便把妻兒都送到度假村去休假,幾家人正好合租一棟二層樓的木屋別墅。男人們平時上班,只有周末才能趕過來團聚。
柳芭是主廚,而我充其量只能打個下手。我發(fā)現(xiàn)每次她洗完東西,從不關(guān)水龍頭,拿起菜盆就走。而這對我絕對是種煎熬,看不得水龍頭里的水白白地流掉,于是,即便是坐得很遠,我還是起身過去將水龍頭關(guān)掉。過了一會兒,柳芭又去水槽洗菜,又是洗完了不關(guān)水龍頭便走。無奈我再次起身,過去關(guān)水。幾次下來,柳芭突然對我說:“你為什么總是關(guān)掉我的水龍頭?我一轉(zhuǎn)身你就關(guān),這樣我洗菜很不方便,總得來回開關(guān)?!蔽冶凰龁柕靡汇叮χ忉尩溃阂驗槲铱床坏盟装椎亓鞯舭?,在我們國家,浪費水就是犯罪!聽了我的話,柳芭的眼里閃過一絲促狹,她隨手打開了水龍頭,她夸張地跟屋子里的女人們說:“你看吧,我們國家還不是一無是處的,別看衣服褲子鞋咱全買中國貨,不過咱也不是啥都不行的,看這用水,在咱這兒可絕對是敞開了用的!隨便用啊!”那語氣里帶著幾分豪爽和無法掩飾的驕傲,頓了一下,柳芭繼續(xù)說:“我在家也這樣,就讓我在流水聲中干活吧,要不關(guān)來關(guān)去的太麻煩,奧莉婭,別再關(guān)我的水龍頭啦!”一屋子的人都被柳芭逗樂了,然后就爭先恐后地說起自己在家揮霍資源的經(jīng)歷,這分明是在跟我這個唯一的外國人顯擺嘛!
這事也讓我想起了在伊爾庫茨克市上大學時,有次我們宿舍廚房的水龍頭壞了,水嘩嘩地流。我趕緊下樓去找宿舍管理員。誰知這位俄羅斯胖大嬸拎著塊舊毛巾就跟我來了,進廚房用毛巾把龍頭裹巴裹巴,讓毛巾垂到水槽里,然后說:“宿舍修理工在休假,請大伙兒先將就一下,這樣包著,水流聲也不那么響了,再關(guān)上廚房的門,應該不會影響睡覺。等下周修理工來上班,就馬上來修!”兩個星期后,修理工終于來了,而那個水龍頭一直流了整整兩星期,看得人心疼啊。
其實,俄羅斯資源的豐富體現(xiàn)在生活細節(jié)中,總給人那么點兒“財大氣粗”的感覺。比如,每個城市都有的英雄紀念碑,碑前大都設有常明火。第一次在伊爾庫茨克看見常明火,我同學就調(diào)侃說:“俄羅斯人忒敗家,要不咱們回去取個鍋,今天就借這火炒菜吧!”
父親曾在20世紀80年代初出訪蘇聯(lián),回來后也說過不少趣事。有一次,他在蘇聯(lián)下榻的賓館里遇到了這么一位胖大嬸,她是旅店的服務員,她常年開著的房間里有個燃氣爐,從父親他們?nèi)胱〉诫x開,就沒見她關(guān)過燃氣爐子的火。需要燒水時就把水壺坐在爐火上,燒完了便挪開壺,任燃氣繼續(xù)燒。父親好奇,便請翻譯打聽一下她不關(guān)爐火的原因。這胖大嬸振振有詞地解釋說,來回開關(guān)太麻煩,另外點著火,冬天屋里還能暖和,不是很好嗎?再說就算她這里不燒掉,油田那邊還是得燒掉的。敢情,她這是在為國家做貢獻了。
還有一年,我去車里亞賓茨克的公園玩,從摩天輪上俯瞰整座城市,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這座繁華的城市竟是顆鑲嵌在森林中的寶石,登高遠眺時,目光所及滿眼綠意。不怪俄羅斯在說起自己國家資源豐富時總是滿臉的自豪,說實話,人家真有值得驕傲的資本,這點你服也得服,不服也得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