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wǎng)上搜索“胡永成紫砂”,幾乎全是江蘇省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胡永成的經(jīng)歷介紹。這里,大師的成長歷程自不必贅述,但歸納幾個關鍵詞:熱愛、努力、傳承和創(chuàng)新。
這幾個看似老生常談的關鍵詞,卻正是胡永成藝術人生的真實寫照。就好像“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般,廣為人知,卻沒幾個人能真正做到。一旦堅持做到的人,無疑就站在了藝術的最巔峰。
大師之路
大師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或許每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對紫砂壺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
37年前,剛?cè)胄械暮莱?,深深地被這個火與土的藝術吸引了。在朱可心第二代傳人李碧芳的門下,他得以順承大師的藝術精髓;在紫砂一廠時,又得顧景舟、汪寅仙、何道洪等之親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向大師看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臨摹,古代書畫名家大多如是,紫砂也不例外?!焙莱梢彩侨绱艘宦纷邅怼?/p>
其中,他仿顧景舟的“漢鐸壺”可謂神形兼具,再現(xiàn)了顧景舟雄健而嚴謹,流暢而規(guī)矩,古樸而典雅、工精而秀麗的藝術風格 。壺身造型規(guī)整,平嵌蓋,與壺融為一體。線面轉(zhuǎn)換周正舒坦、色調(diào)雅合,技藝嚴整,風格之敦樸無可挑剔。
看到一把好壺,胡永成更是心心相惜。一次,胡永成從朋友處借來一把楊鳳年的代表作臨摹?!翱粗职置刻彀V迷地看著這把壺”,胡永成的兒子胡亮璽好奇極了,還在上初中的他,趁胡永成不在,自己把玩起來,誰想一不小心,將壺蓋摔在地上。
胡永成回來后,看著摔壞的壺,雖然沒有責罵胡亮璽,只是默默地、小心翼翼地將碎片裝好。
“當時不理解,現(xiàn)在回想起來,爸爸的眼神里都是惋惜,更是對一件藝術品損壞后的痛心?!焙镰t回憶道。
正是對紫砂壺的愛,不管市場的起起伏伏,胡永成始終沉浸于紫砂行業(yè)之中。1993年左右,臺灣市場火爆,到胡永成家里求壺的人絡繹不絕。在那個只要是一把壺,就能賣錢的年代,胡永成依然沒有降低標準。
有位藏家專收從臺灣回流的紫砂壺,其中有幾十把顧景舟的壺,還有幾把胡永成的壺。這位藏家想做一個“回流專拍”,便帶著其中一把胡永成的壺,來到胡永成工作室,想鑒定一下。
胡永成確認是其作品后,認真地說:“要是再做,有些細節(jié)會更好。”藏家大為贊嘆,因為在他眼里,那把壺已是精品,況且,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還能有如此高的藝術水準,著實難得。
堅持“品牌”
成功沒有捷徑。胡永成對自己的藝術之路有著清晰的規(guī)劃:45歲之前就是踏踏實實地學習,打基礎;之后,每年創(chuàng)作兩個新款,要留下讓世人記得住的作品。
在胡永成看來,工是可以慢慢磨練的,但眼光和眼界是需要培養(yǎng)的。因此,必須有一定人生閱歷和體驗之后,才能談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不是天方夜譚,不是虛無飄渺,而是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掌握器形的美感,在細微處體現(xiàn)其意境?!?/p>
像“舟”、“簡墩”、“小步舞曲”等作品,都是胡永成創(chuàng)新的代表作。這些作品和之前的“桑寶壺”、“翠鳥蓮蓬壺”又有著明顯的區(qū)別。
“紫砂壺就是兩條曲線的連接,萬變不離其宗。”現(xiàn)在的胡永成更喜歡用線條的律動感,體現(xiàn)紫砂的造型美。其與南京藝術學院副院長何曉佑合作的“登登溪泉壺”就是代表之一。四根簡潔的線條,層層疊高,從壺蓋的一側(cè)慢慢蜿蜒,流向壺底,線條的流暢感,充分表現(xiàn)出潺潺溪泉順山而下的意境。
創(chuàng)新更來源于生活。不久前,胡永成應邀為某企業(yè)設計一款收藏級作品,沒有過多的裝飾,全憑設計者深厚的藝術功力。
他從日月星辰中,獲取靈感,以紅日為壺蓋,以彎月為壺鈕,以壺身上的點點金沙為星辰,三色土襯托日月同輝,表達企業(yè)長勝之意。壺身底部,幾圈線條提升整體美感,且與壺身的圓潤大氣相輔相成。
一直秉著對藝術負責,對作品負責,對客戶負責的態(tài)度,這件作品也是幾經(jīng)改動,最終出來的效果,胡永成自己也相當滿意,并將其命名為“日月星辰壺”。
將近四十多年的從藝經(jīng)歷,胡永成見證了現(xiàn)代紫砂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在大家普遍認為今年市場行情不好時,胡永成卻一點也不擔心。
“在‘瘋狂’過后,紫砂終有一天會回歸理性?!焙莱梢恢辈粸槭袌鏊笥?,堅持做口碑,做“品牌”,形成自己的影響力,就連辦展都有自己的品味與要求。
10月8日~17日,由西湖銀泰主辦,云舒山房協(xié)辦的《樸器容珍》紫砂壺藝胡永成師生作品展在西湖銀泰二樓藝術廊舉行。
此次紫砂壺藝展,除了不少紫砂壺、擺件、雕塑能讓參觀者上手把玩,還布置了一處紫砂茶具茶席,賞壺、把玩、茗茶,配上古色古香的家居,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這是一種藝術的意境,紫砂壺雖小,但文化很深,就像我們每個紫砂藝人,其實就是一個品牌,需要好好經(jīng)營。”
言傳身教
紫砂本就是個世代相傳的技藝,靠著眾多德藝雙馨的藝術家言傳身教,才得以有今天的輝煌。
胡永成很早就開始致力于紫砂的傳道、授業(yè)、解惑。1978年,其與師同業(yè),從事帶班藝德輔導工作。之后又陸續(xù)收了一些徒弟。
對于徒弟,胡永成向來是嚴格要求?!坝惺聸]事就到泥凳上做做壺,經(jīng)常做,手才不會生?!焙莱墒沁@樣教導徒弟的,更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因為采訪的關系,記者幾乎每次去胡永成的工作室,只要沒有客人,都能看到他在做壺。
胡永成經(jīng)常對徒弟說,好壺是會說話的,所以一定要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胡永成常講的一個故事就是:有人做20元一把的商品壺,一天做5把,賺100元,是完成任務。但如果肯動腦子,花心思,一天做一把精致的壺,同樣賺100元,這就是差距。
對兒子,胡永成也一樣的嚴格。當兒子決定回來做壺后,他只說:“要做,就好好做。”
如今,兒子從事紫砂藝術也近6年了,其作品《佛靈壺》在2011年第三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暨家居用品博覽會上榮獲宜景宜人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并在第八屆中國十大紫砂茗壺評選中獲得十大名壺稱號。但在胡永成看來,兒子現(xiàn)在依舊是打基礎的時候。
胡永成工藝上對兒子要求嚴格,但在思想上民主、開放。父子經(jīng)常會就紫砂創(chuàng)作中的問題進行探討?!斑@個時候沒有父子,是兩個創(chuàng)作者之間的對話?!焙莱上騺砻裰?。也正因為有了藝術這根紐帶,胡永成父子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
“做壺不僅僅是埋頭干活,更是與作品進行心靈的溝通,要動腦子,勤思考?!焙莱烧f,“讓后人來評述你的作品,才是藝術家真正的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