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2003年進入學校以來,系統(tǒng)學習3L和GO FOR IT兩套教材的教學教法。其中,3L教材以學生的聽、說為主,讀、寫為輔。3L教材圖片艷麗,對話簡短,易于背誦,而且文中人物設(shè)置上以姐弟為主體,家庭、學校環(huán)境為輔助,使初一年級的學生在拿到教材后對課本充滿好奇心。我在2010級和2013級兩個年級中,使用了這套教材,學生比較感興趣。而新的人教版Go For it教材,著重講解單詞、語法、短語及句子構(gòu)成,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兩套教材相輔相成,將英語的聽、說、讀、寫、譯5大能力相結(jié)合。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應將兩套教材充分使用相互結(jié)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Go For it教學中,我先教學生各個單元的單詞、短語,要求學生能讀會寫,會運用,能造句,并時刻強調(diào)單詞的語音、音節(jié)。在講解單詞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大量的例句,并寫在黑板上,要求學生大聲讀和背。在上期的教學中,我所帶的6班和12班都是用這種方法教學的,但考試成績不理想,我反思后,發(fā)現(xiàn)我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不足,在Go For it教材中能讓學生感興趣并能朗朗上口的句子不多,沒有給學生形成一定的語感。
而在3L的教學中,我一直要求學生不看書,先聽磁帶,反復模仿,反復跟讀,對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很大提高,現(xiàn)在很多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平時為了趕教學進度,對聽力的訓練就沒有以前那么嚴格,而且Go For it的聽力文章較長,出現(xiàn)很多人名,導致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沒有抓住文章重點。
在教初一、初二年級時,我反復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要求學生對3L和Go For it中的文章必須背誦。但始終有個別學生不能背,甚至不能流利地朗讀。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初一時,就必須通過3L教學,運用文章的趣味性、圖片、活動、表演以及老師的耐心,幫助學生一直努力地讀句子、背文章、模仿人物,甚至是對一個簡單的句子都要求他們大聲讀,有時一個句子都要讀4至5遍,直到朗朗上口。初一、初二給學生打好基礎(chǔ),那么到初三時,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將會大幅提高。
所以將3L和Go For it的教學方式相結(jié)合,既能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還能大幅度提高學習質(zhì)量和效率。
希望能通過這些方式方法,使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對初中英語一直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