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課改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和學校對學生的殷切希望,每一位教師都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課改的必要性,也逐漸體會到課改帶給我們的成就感??v觀這十年的課程改革,前行的腳步是緩慢的,我們會不斷遇到困難,結(jié)合自己這幾年的課改,我認為,課堂教學改革的瓶頸應該有以下幾方面:
一、傳統(tǒng)的觀念與習慣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沿襲至今,教師教、學生學的觀念根深蒂固,從教師方面看,很多教師仍然有“必須講”“盡力講”的習慣,總覺得教師就是要教,很多教師總是對課改抱懷疑態(tài)度:不讓老師教?讓學生自己學?他們知道什么?怎么可能自己就學會?他們根本就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久而久之,課堂上就真的只剩老師刻板、嘶啞的聲音了,而學生也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方式;從學生方面看,本來很多學生是帶著好奇心的,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但在課堂上,他們沒有展示的機會,只能聽老師講,按著老師的設計走,因為這樣才能當一名好學生。時間長了,課改離我們越來越遠,課堂上越來越靜,學生越來越深,課改真的是寸步難行了。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他的行為,如果不能從觀念上徹底改變,對課改仍持有懷疑態(tài)度,那課改是無法前行的。
二、亟須提高的教師水平
教師這個職業(yè),在當今這個社會幾乎是人們公認的穩(wěn)定職業(yè),很多人做了教師后,仿佛拿到了“鐵飯碗”,沒有什么緊迫感,沒有什么太大的壓力,因此也就沒有什么繼續(xù)學習的動力。一個人如果不學習,他就會永遠停滯不前,甚至倒退。課改沒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教師不斷地鉆研、學習、實踐,去建筑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課改之路。因此,要使課改進行得越來越好,教師必須多學習,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用心去研究、去探索,這樣才能推動課程的發(fā)展。
三、仍需改進的評價制度
課改進行了十年,很多教師已意識到課改的重要、課改帶來的好處,因此,在教學中也盡自己所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許多學生也因此受益,變成了一個個能靈活運用知識、集合能力強的孩子,而且也逐漸學會了如何去學習。雖然近年來考試制度有所改進。如增加了口試、體育、實驗操作等,但我覺得這仍需改進,這樣才能讓老師安心地、大膽地課改。
課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雖然發(fā)展緩慢,但仍在堅定地前行,我相信,只要課改能走出以上幾方面的瓶頸,一定會撥開烏云見太陽,那時候課改的陽光一定會溫暖地照耀在每一個人身上!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