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為了提高農(nóng)村初中教學質量,許多物理教師對學科教學進行了大膽嘗試,但仍與預想差距較大。初中物理教師都有共同的感慨:越來越多的學生感到物理學習比較困難。為此,從社會環(huán)境、家庭、學校、學生自身的因素四個方面探討了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從教師教學方面嘗試轉化物理學困生,幫助學困生學會學習,增強自信心,促進學困生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物理;學困生界定;成因分析;轉化策略
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我接觸了許多物理學困生。學習上,他們大多沒能體會到物理學習的樂趣,更多的只是失敗的打擊,產(chǎn)生厭學情緒。
一、學習困難學生的界定和類型
學習困難的學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學習成績低于智力潛能的期望水平、遠未達到教學要求的學生。本文從能力和動力兩個維度將學習困難學生劃分為四個主要類型:
1.即暫時性困難學生
這類學生的學習潛能與現(xiàn)實學業(yè)水平差距甚大,學生大都因受到外界突發(fā)事件影響而情緒受到嚴重干擾,學習分心等,成績下降。
2.能力型困難學生
這類學生所占比例最少,能力較差,是他們學習上的主要障礙,而他們的動機、意志水平不低,這是他們身上十分寶貴的尚未開發(fā)的動力資源。
3.動力型困難學生
這是占比例最多的一類。他們在學習態(tài)度、動機、意志以及自我意識等方面存在較多的障礙,他們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動機不足所抑制。
4.整體性困難學生
這類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低,大多是由于持續(xù)的學習困難、知識障礙積累、基本學習技能匱乏造成的。同時長期的學業(yè)失敗使他們產(chǎn)生消極的自我概念,喪失對學習的自信和愿望。
二、學習困難學生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
學困生的教育,首先要探究致“困”的成因,其次要找到脫“困”的途徑和方法,造成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家庭的因素
受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有些家長忙著賺錢,對子女的學習漠不關心;或者有的家長對子女過于溺愛;或過于嚴厲,寬嚴失度;或者只養(yǎng)不教或重養(yǎng)輕教,或忽視對子女的道德規(guī)范和學習生活進行關心、指導。影響子女的學習積極性,最終導致這些學生進入學習困難生的行列。當前,外出務工經(jīng)商的父母越來越多,大量的留守子女也成了學困生。
2.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初中學困生由于年齡比較小,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對變革中的社會認識比較膚淺,是非分辨能力比較差,受社會上“拜金風”的影響。如:認為“現(xiàn)在學好數(shù)理化,不如人家有個好老爸”。一部分學生想學習,但目的模糊,最終認為讀好讀壞無所謂,長大能掙錢就行。從而使他們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目前,網(wǎng)吧、游戲廳盛行,有的學生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荒廢了學業(yè)。
3.學校的因素
(1)學校環(huán)境的因素
學校在“應試指針”的指揮下,片面追求升學率,只重智育,忽視德育,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學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過程,再加上班級環(huán)境中不良因素的作用,使學生的品行發(fā)展滯后,思想觀念產(chǎn)生偏差,養(yǎng)成不良行為習慣,成為學困生。
(2)教師的因素
在社會對人才需求越來越多樣化、通用化的今天,學校應試教育的影響有增無減,社會及一些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只重分數(shù),對學習困難生缺乏正確的引導;學校生活枯燥,結果學生厭惡學校生活,抵觸老師的教育,產(chǎn)生厭學情緒。
4.學生自身的因素
(1)認知因素的原因
一是基礎知識差。由于基礎知識差,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就差,上課聽不懂,筆記記不上,作業(yè)不能獨立完成,成績自然上不去。二是相關的知識不足或知識結構不合理。這類學生很少或幾乎沒有擴充知識的需求,僅僅滿足于課本知識的掌握都有一定的難度,而大多靠死記硬背。三是不會學習,出現(xiàn)學習方法障礙。他們自己的思維過程、學習策略缺少自我感受的意識和有效的監(jiān)控技巧,這也是造成其學習困難的重要因素。
(2)非認知因素
學生在學習上出現(xiàn)困難或障礙的主要原因還來自于非認知因素,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消極的自我效能感,缺乏成就動機。二是消極的情緒體驗,產(chǎn)生對老師、學習的逆反、對抗心理。三是意志薄弱,懶于學習。表現(xiàn)為認識不到學習的價值,覺得學習是一種苦差事,知難而退,缺乏堅持學習的毅力,被動學習,應付作業(yè),不會的就抄別人,很少獨立思考和鉆研。
三、初中物理學困生轉化策略
造成學生學業(yè)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因人而異。在一個學習落后的學生身上,往往有幾種原因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這就要求我們對學業(yè)不良的原因進行科學分析,從教育學、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角度對一系列原因作全面、綜合的分析研究,從中找出在某一時刻對學習發(fā)生強烈影響的主要原因。采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辦法,有針對性地做好學困生的教育轉化工作。
1.傾情投入,注重培養(yǎng)師生情感
情感因素在教學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用赤誠的愛去培養(yǎng)師生理解和信任的情感,去建立相互尊重的平等師生關系,用積極的情感增進學生的學習能量,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1)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做學困生的知心朋友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情感教育必須以“愛”為核心。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的愛心不僅要體現(xiàn)在優(yōu)秀學生身上,更要額外傾注在學習困難的“學困生”身上,更重要的是給學困生以精神上的支持,使學生對你所教的學科產(chǎn)生興趣,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才能由怕學、厭學轉化為愿學、愛學、樂學。
(2)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情感修養(yǎng),做學困生的榜樣
教師健康熱情、開朗的形象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先決條件。教師熱情飽滿,耐心細致地解答每一個疑難問題,從而不知不覺地感染著每一個學生,鼓舞著每一個學生。教育學生不僅要靠口耳相傳,更要注重言傳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師對學生要有耐心地進行長期幫教工作,多表揚、鼓勵,排除學困生的心理障礙,增進師生情感。要善于抓住學困生的閃光點,多對其表揚、鼓勵、幫助他們克服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畏懼、自暴自棄等不健康的心理障礙,使他們放下包袱,滿懷信心地學習物理。如,在作業(yè)、練習時加上激勵性和贊賞性的評語“你進步了!”等。
2.多肯定、多引導,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有興趣才會主動,然而學習興趣的持久取決于成功的體驗。一般來說,在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期,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很濃厚的,如果自己有了收獲又能得到他人的好評就會使興趣得到增強,否則屢屢的失敗就會減少原來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學困生的學習態(tài)度,建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1)多用名人的曲折經(jīng)歷,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結合課本內容,向學生介紹一些偉大物理學家學習的曲折經(jīng)歷。如愛迪生曾被學校教師一致認為是一個笨蛋,智商太差,但他通過努力成了發(fā)明大王。愛因斯坦讀小學時除了物理外其他功課都很糟糕,但是通過不懈的努力成為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管任何人都會遇到曲折,關鍵是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我們有些同學雖然成績差,但將來說不定就是“愛迪生”或“愛因斯坦”。
(2)重視實驗和實際應用,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在物理課的教學中,要多動手做實驗,引導學生做一些有趣的實驗,如在上光學前可布置學生觀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著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實驗,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彎的,拿出來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紙上,看書上的小字,會看到書上的字變大,學生看到這些奇怪的現(xiàn)象后,即使是“學困生”也會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書,去找原因,想知道為什么。這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也是我們最愿意看到的結果。
(3)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展示自我,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請記?。撼晒Φ目鞓肥且环N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弊鳛橐幻细竦慕處?,要時刻把學困生放在心上,要給他們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能展示自我。多利用他們的長處,展示他們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教師要經(jīng)常設計一些淺顯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布置簡單的作業(yè)讓他們做,并及時客觀地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學困生更多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3.因材施教,注重成功教育推進教學方式的轉變
(1)尊重個體差異,制定分層學習目標,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每一個人的能力水平都不相同,每個人的學習需求不同,學困生中存在更大的個體差異,因此,制定目標要因人而異。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要了解每一位學困生的特點及學習情況,要分析所教學生的共同知識基礎,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目標內容,確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內容的擴展方向,讓學困生在課堂上也學有所得,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發(fā)展的空間,使學生得到不同層次的發(fā)展。
(2)“多起點、常歸納、勤總結”的訓練方法,使其較容易地掌握基礎知識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轉化學困生的主陣地。由于學困生基礎的多樣性,因此,針對學困生的教學起點必須多樣,將教材原有的內容降低到學生已有的知識起點上,開展教學活動。如,講電壓時,將電壓與水壓進行類比,使難以理解的電壓變成有形的水壓,電流的形成和電壓的作用是通過已熟悉水流的形成和水壓使水管形成了水流進行類比,從而得出電壓是形成電流原因的結論。教學中將每節(jié)課分成若干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讓自學、講解、提問、練習、學生小結、教師歸納等形式交替出現(xiàn),使學生大量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勤總結既可把學生取得的進步變成有形的事實,使之受到激勵,樂于學習,又可以通過信息的反饋使教學活動得到矯正和強化。
(3)倡導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困生學習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困生其實大都是“漁”困生,教學中應針對學困生指導學習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漸根據(jù)自身的特點,自定學習步調,養(yǎng)成自己的學習方法。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是學校工作的永恒話題,既要注意方法,又要傾注耐心。只要教師認真地研究學生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找到相應的解決對策,增強教學過程的預見性和針對性,切實糾正學生思維過程中的錯誤偏差,并在運用中不斷鞏固、深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才會取得持久的實效。
參考文獻:
[1]吳增強.學習困難學生的特點和成因探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
[2]朱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課程教學法.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