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補全對話”是以書面形式考查學生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的一種題型。通過設置各種語境、情景,把英語語言知識升華到語言技能,考查內(nèi)容廣泛,形式多樣。
關(guān)鍵詞:技能;思維過程;學習興趣
筆者從事初三英語教學已有三十幾年,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對初三英語中考各類題型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也對歷屆學生對各類題型答案情況的得失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F(xiàn)在將如何指導學生完成中考題型《補全對話》的心得和方法與同仁們一起探究:
一、題型分析
陜西省中考題型共分為八種類型:(1)聽力。(2)選擇。(3)完形填空。(4)閱讀理解。(5)完成句子。(6)任務型閱讀。(7)補全對話。(8)寫作。其中補全對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用所給句子完成對話(七選五)。第二部為補全對話:根據(jù)對話的內(nèi)容補全對話.這一試題是對學生的英語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全面考查,它包括的范圍很廣。從(1)購物(shopping)。(2)問路(asking the way)( 3) 看?。╯eeing a doctor)。(4) 就餐( having dinner)。(5) 打電話(making a call)。(6) 談論天氣(weather)。(7) 問候(greeting)。(8)提建議,詢問時間。(9)道謝,道歉,道別。(10)祝愿與祝賀等話題。范圍很廣,這為學生在完成這一試題時增加了難度和變數(shù)。特別是第二題型失分較多,不知如何去完成,不得其法。
二、原因分析
原因一: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缺失
由于這一題型在中考試題中只占10分,很多教師及學生往往忽視了這一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重點只是放在分值較高的題型訓練上,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從小學、初一、初二到初三都不能放松,這就要求從事英語教學的老師,必須嚴格遵循語言的規(guī)律,先從聽和說做起,再到讀和寫,循序漸進。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開口說話的能力,切實地把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話題按內(nèi)容,難易程度,分階段地融入教學活動中去,才能使英語生動有趣,而不是到了初三再去強化訓練,只能是事倍功半??嗔死蠋?,累壞了學生,因此,只有聽懂了、會說了,學生的讀和寫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時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也要充分地利用各種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聽和說的環(huán)境,為他們搭建展示才華的平臺,充分利用好多媒體上好聽力課、口語課,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原因二:雙基能力培養(yǎng)的缺失
我校地處城鄉(xiāng)接合處。農(nóng)村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較多,學生和家長對英語學習不夠重視,興趣不濃,沒有把初一到初三的詞匯、短語、語法句型,熟練掌握。導致了初三很多學生在雙基能力上較差,不能適應當前的英語教學而將英語棄之,在自己所帶的兩個班級中有多半學生不知道如何將句子變成否定句、反義疑問、特殊疑問。這一點也反映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對這一能力地培養(yǎng)的缺失,盡管中考題型沒有直接考查句型轉(zhuǎn)化,但補全對話就是變相的對這一技能的考查。
三、方法指導
完成對話的第一部分屬于送分題,只要學生能根據(jù)上下文的語境,內(nèi)容和正確的邏輯思維就可以選擇使對話完整通順的句子,在此不再一一概述。
第二部分,要求學生不僅要熟悉并熟練掌握各種交際用語的習慣表達,而且要能夠準確無誤地寫下來,并注意大小寫和標點符號。
步驟一:跳過空缺處通讀對話,以對話人的身份了解對話的主題內(nèi)容,理順上下文的邏輯關(guān)系,推測可能填寫的句子。
步驟二:注意空白處句末的標點符號,這一點非常重要課,若是“?!保敲创颂帒撌强隙ň浠蛘呤欠穸ň?,若是“?”,那么此處是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或者是反疑問句,若是“!”,那它就是感嘆句。
步驟三:注意答語中的Yes和No,盡管句末是“?”但下文出現(xiàn)了No或Yes:那么上文必須是一般疑問句或者反疑問句,而不能使特殊問句(————為空白處)
例如1
A.Is it far from here?(而不能用How far is it from here?)
B.No. It is not far. It is five minutes’walk.
例如2
A.Can I help you?(而不能用What can I do for you?)
B.Yes. I would like to buy a pair of shoes.
四、若是針對下文句中的某一個部分內(nèi)容進行詢問,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按照下文句中的時態(tài),先將此句變成一般疑問句
注意人稱變化(將系動詞,助動詞,情態(tài)動詞放在首句)然后就所談論的某一個問題進行劃線.選擇疑問詞。
例如A.Who was it written by?
B.It was written by Lu Xun.
步驟(1)將B句改為一般疑問句Was it written by Lu Xun?
步驟(2)就畫線部分Lu Xun選擇疑問詞Who放在所變的疑問句前,去掉畫線部分即可得出:A.Who was it written by ?這兩個步驟為學生解題的思維過程。
總之,學生做補全對話時不但要注意以上所談到的細節(jié)問題。而且要把握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人稱變化,充分理解談話內(nèi)容。而且要完全符合英美人的語言表達方式,不能為chinglish,同時我們英語教學工作者也應當在日常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答題技巧進行指導,同時要狠抓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地掌握和訓練。只有這樣在中考和高考制度即將改革的情況下,我區(qū)的英語教學水平和教學質(zhì)量才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姜經(jīng)志.中考英語補全對話題型和解題技巧.中學生英語:初中版九年級,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