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能力、科學思想和科學品質培養(yǎng)的最生動、最活躍的教學方式?;瘜W實驗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關鍵詞:創(chuàng)新;探究;實驗;合作;化學素養(yǎng)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提倡學生獨立進行或合作開展化學實驗研究。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科學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當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边@里筆者給大家介紹兩例探究實驗設計,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提高多方面的素養(yǎng)。
一、“酸和堿之間會發(fā)生什么反應”探究中和反應實驗
1.教師在上課伊始,以肥皂水代替花露水等堿性物質,滴入酚酞,變紅色,然后逐滴滴入稀醋酸(代替蟻酸),并不斷攪拌,讓學生觀察到酚酞由紅色逐漸變?yōu)闊o色的過程。為后面學生自己進行酸與堿的實驗探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2.學生自由探究部分,學生創(chuàng)新實驗體現(xiàn):每組提供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及PH試紙,要求學生任意選擇一種酸、一種堿、一種指示劑或選擇PH試紙、明確實驗目的——證明酸和堿之間能否發(fā)生反應。要求先設計實驗方案,記錄在實驗報告單上:先取3ml ,再滴加 ,接著滴加 ;并讓學生保留開始與結束的實驗樣本,以作對比。學生有多種取藥品與試劑方法,從自我探索中理解中和反應的發(fā)生。
二、“水的凈化”中將一杯濁水逐步凈化的探究實驗設計
實驗一、探究明礬凈水效果
1.實驗步驟:請將有“原水樣”標簽燒杯中的濁水倒出一半于“加明礬”燒杯中,并在其中加入約3藥匙明礬,攪拌(注意:只朝著一個方向攪拌),靜置一分鐘。
2.觀察現(xiàn)象并記錄:靜置后上層液體有什么變化?
3.實驗結論:將原水樣“靜置沉淀”與水中“加明礬”對比, 的凈水效果更好。
實驗二、探究過濾凈水效果
1.實驗步驟:將“原水樣”杯中水倒出一小部分進行過濾。(漏斗中沒有過濾完的液體倒入污物杯)
2.觀察現(xiàn)象:“過濾”后的液體比“原水樣” ,比“加明礬”后的水 。
3.組裝過濾裝置,將上層液體倒出一小部分進行過濾。(漏斗中沒有過濾完的液體直接倒入污物杯)
4.過濾后的液體與過濾前相比,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5.實驗結論:過濾主要除去了水中的 雜質。
實驗三、探究活性炭吸附作用
1.實驗步驟:在一杯有顏色的水中加入兩藥匙活性炭,攪拌。
2.將上層液體倒出一小部分進行過濾。(漏斗中沒有過濾完的液體直接倒入污物杯)
3.過濾后的液體與過濾前相比,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4.從實驗中得到的結論是:
(1)水中色素退去,說明活性炭 。
(2)將不溶于水的活性炭與水分離開來,說明過濾可以使 分離。
我國化學家戴安邦曾說過:“化學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的最佳場所?!崩没瘜W實驗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對提高化學教學效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效的探究實驗教學會培養(yǎng)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堅持進行實驗探究教學,并加以及時的反思,會在很大程度上挖掘教師的探究意識,也會提高教師的知識與理論水平。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