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做到: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準真實”生活中學習;通過有效活動交流,深化對生活的體驗;調動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教學回歸兒童生活。
關鍵詞:品德與生活;聯系生活;教學反思
《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強調:教師要善于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fā)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yǎng)。在上《班級小明星》這一課時,我設計了讓學生尋找班級小明星環(huán)節(jié),這樣的設計既是為后面的采訪做準備,更是讓學生發(fā)現身邊的小明星,發(fā)現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和長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如何引導二年級學生發(fā)現班級的各類小明星呢?課前我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從文藝、運動、學習等方面給小明星進行分類,可是總覺得這樣不能概括學生的全部。直到上課前我都沒想出好辦法,走進課堂,心里還在思忖,怎樣才能讓學生發(fā)現身邊同學的優(yōu)點?
一、案例描述
導入課題進入第二部分尋找班級小明星的環(huán)節(jié)時,我以為學生肯定能發(fā)現身邊的小明星。
師:老師知道咱們班也一定有許多這樣的小明星,他們可能在某一方面表現很突出,比如學習、運動、文藝等,愿意將你發(fā)現的小明星和我們一起分享嗎?
生:愿意。
師:那就趕快找一找咱們的班級小明星吧!
沒想到學生居然沒有我預想中的那么熱烈,僅有個別學生舉手,這時,我進行了及時引導。
師:只要他在一個方面做得好,就是小明星,例如,咱們班任xx字寫得好,那就是咱們班的寫字小明星,互相看看,你覺得誰哪方面做得好,特別棒呢?
此時學生紛紛舉手,我叫了大部分學生起來回答,學生的答案竟很相似,大多數是從學習好,唱歌好,體育好,繪畫好等方面說的,如何引導學生更全面地發(fā)現班級小明星呢,讓學生認識到小明星不僅僅是這些方面,我又進行引導。
師:同學們,咱們學校是一所寄宿制小學,老師前幾天去宿舍看了看,發(fā)現有的同學的被子疊得很整齊,我們班也有許多住校生,有這方面的高手嗎?
這樣輕輕地一點,學生居然踴躍起來,紛紛舉手要回答。
生1:老師,咱們班王x被子疊得最好,是疊被子小明星。
生2:老師,吳x掃地最干凈,是掃地小明星。
生3:趙xx洗的碗很干凈,是洗碗小明星。
……
師:他們在這些方面做得好,我們給他們起個名稱,叫自理小明星吧,那么其他方面呢?
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火花被點燃了,搶著回答。
生4:咱們班霍x很會擺七巧板,是巧手小明星。
生5:張x的科技小制作很精美,是科技小博士。
生6:苗xx的衣服總是最干凈,是講衛(wèi)生小明星。
生7:李x的動漫設計xwedeao很好,是動漫小明星。
生8:郝xx打字的速度很快,是打字小明星。
……
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發(fā)現,而被點到名的學生也笑意盈盈,有那么幾個學生卻不是很開心,好像課堂和他們沒有關系似的,我猛地意識到被提到的小明星絕大部分是學習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而學習困難的學生此時正悶悶不樂,好像小明星距離他們很遙遠,我理解他們的心情,我要讓他們也參與到課堂中來。
師:同學們,咱們班有位小明星你們沒有提到,我可是最欣賞他了,想知道是誰嗎?(我故意賣了個關子)
生:誰啊。
師:就是王xx(該生是我班學習最差的一名學生),誰知道為什么呢?
生:他勞動很積極。
師:對了,雖然他學習有困難,但是他是我們班勞動最積極的學生,勞動時從來不叫一聲苦,這不是我們的勞動小明星嗎?
學生都敬佩地望著王xx,而他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師:讓我們把掌聲送給王xx。那么,像王xx這樣學習比較困難,但在某一方面做得特別好的同學咱們班還有誰?
生1:付x特別有禮貌,是講文明小明星。
生2:田x很喜歡幫助同學,是助人小明星。
……
看到這些學困生臉上甜甜的微笑,我知道他們有多開心。
師:咱們班的小明星真不少,老師都佩服你們呢,今天啊,老師還帶來了一顆明星樹(教師板書畫一棵樹),同學們給你們心目中的小明星起個好聽的名字,填在明星卡上,貼在咱們的明星樹上吧。如果有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學生填寫明星卡,之后貼在明星樹上。
師:我們的明星樹變得多漂亮,金燦燦、亮閃閃的,讓我們共同認識這些小明星吧,教師讀學生填寫的明星卡。
二、教學反思
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學生的“真實生活”來進行,討論交流的問題全部來自學生的真實生活,學生其實是在討論自己身邊的人,因而能一步步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通過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我意識到品德教學應該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準真實”生活中學習
以往的教學中我局限于書本,沒有與學生的豐富生活相聯系,教學常常失去生活的情境,說教顯得空洞、蒼白無力,而本環(huán)節(jié)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個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想到生活,從而有話可說?!皟和纳钍钦n程的基礎,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具有特殊的價值。”今后的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其中進行學習,深化體驗,擴展和提升經驗,進而促進學生在生活中自覺積累實踐。
2.通過有效活動交流,深化對生活的體驗
活動是教與學共同的中介,活動設計成功與否是品德課堂活力的關鍵。新課程標準大膽創(chuàng)新,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教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在兒童現實生活中培養(yǎng)道德情感,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把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做人作為課程的核心。因此,我們在設計活動時,要力求做到從兒童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兒童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讓兒童在自己的真實生活中接受教育的引導。
3.調動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教學回歸兒童生活
可以說這一課的教學活動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真實的生活片段,這樣的教學,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學生的真實生活進行,課堂中討論交流的問題全部來自學生的真實生活經歷和體驗,學生其實是在探討自己正在進行的生活,因而全身心地投入了學習。這樣的教學,已經與學生的真實生活融為一體,生活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也是實際生活的過程,教學與學生的真實生活之間因此建立了一種直接的、內在的聯系,教學因之而更具有真實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總之,通過教學把兒童與其真實的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有意識地把兒童帶回到真實生活中去,觀察、感受、體驗、分析、反思他們的生活,我們的品德教學能更加貼近兒童的生活,體現回歸生活,實現品德教育的生活化,才能有效地提高品德與生活課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強燕.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提高小學品德課堂實效性之我見.中小學電教:下,2011(10).
作者簡介:武春仙,女,1984年3月18日出生,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對課堂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