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階段,加強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的重要基礎(ch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最有效陣地,可根據(jù)小學生的感知、情感、意志、氣質(zhì)、性格、行為等心理特征開展知識與思想的統(tǒng)一教育,使學生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而教育的成功與失敗,與教師的自身素養(yǎng)、教學理念、表達方式息息相關(guān)。結(jié)合各語文專家的新理念,通過實踐,對如何通過教學方式的改變,讓學生能夠享受課堂,快樂學習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式;導語
不知不覺從學校畢業(yè)走上教師那三尺講臺已經(jīng)是第七個年頭了。在這七年的教師生涯里讓我收獲了許多,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的問題。當下的教育環(huán)境,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對學習的積極性正在慢慢減退。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不難發(fā)現(xiàn),在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下,父母的“望子成龍”,老師的嚴厲要求,使多少孩子幼小的心靈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被動地學習,毫無生氣,甚至喪失了自信,喪失了個性。學習對他們來說已然變成了包袱,成為壓力。此時,作為教師的我們應(yīng)該做些什么呢?下面我就結(jié)合自己的一些想法及平時教學上的一些做法來談?wù)?,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快樂學習,享受學習?
一、努力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享受學習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認為最合適的教育就是讓學生享受學習。這意味著作為教師要善于引領(lǐng),帶領(lǐng)學生在文學世界里漫游,并在漫游之中自我認識、自我提高、自我成長。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真正做到讓學生享受學習?新課程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努力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做了如下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收效。
1.多種方法,快樂識字
傳統(tǒng)識字教學把識字看作簡單的語文知識傳授,教學過程只是一個生硬灌輸?shù)倪^程,學生沒有產(chǎn)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意愿。為了避免機械的識記現(xiàn)象,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用自認為最有效的方法記自己最喜歡的字,并鼓勵學生當小老師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以此激發(fā)學生主動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經(jīng)過較長一段時間的訓練,繪畫法、游戲法、故事法、猜謎法、編順口溜法、比較法、聯(lián)想識字等識字方法被孩子們一一接受,熟練運用。
上一堂新課之前,布置學生回去預(yù)習,預(yù)習內(nèi)容中的一項就是讓學生自選生字編字謎,編順口溜等,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巧識字,巧記字。并評選出當天的“最佳識字小能手”。逐漸的,孩子們壓力小了,興趣濃了,頭腦自由了,想象豐富了!
2.體驗情感,對話心靈,尊重獨特體驗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掌握學習方法:讀讀、背背充滿詩情畫意的文章句段,演演課本劇,畫畫課文內(nèi)容……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lǐng)學生走進文本,讓學生體驗文字的情感,快樂地學習。
除了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之外,還需珍惜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多元理解。在獨特體驗中,不免有許多“意外”,如:在教學時,當我教育學生要像烏鴉一樣鍥而不舍時,有學生卻說他覺得烏鴉“太蠢啦”;當我正教育學生不能像狐貍一樣詭計多端時,有學生卻認為“狐貍足智多謀”……學生的很多獨特想法與我們的價值觀是相違背的,對待這樣的想法,單純的肯定與否定是不能真正解決好問題的。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首先要肯定他們的敢想敢說,然后再委婉地把學生的獨特體驗引入正確的社會價值觀。
3.展現(xiàn)“真我”,快樂寫作
寫作一直都是讓老師和學生感到頭痛的一件事。談起孩子們對作文產(chǎn)生抵觸的原因,“全國模范教師”陳長泉認為年復(fù)一年地提出那套條理清楚、感情真實、詳略得當?shù)淖魑囊?,讓孩子們覺得冷冰冰,很容易由抵觸而產(chǎn)生“被需求”“被自主”“被個性”的感覺。
作文,應(yīng)該是孩子精神世界的顯現(xiàn)。說自己的事,說真實的事,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想說話,有話說,進而才能有東西可寫。平常鼓勵我們的孩子寫實話,寫他自己,寫他身邊的人和事。讓孩子們寫真話,寫真心,寫真事。
寫作是一個長期點滴積累方能練成的功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進行了以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課前五分鐘,我讓孩子玩“誰的比方打得巧”“誰的聯(lián)想妙”。學生的腦子動起來,思維活躍起來,說的欲望增強,筆下的句子才能生動起來!
在班級里開設(shè)美文展示欄,定期把班級中寫得好的文章展示在展示欄里供學生們欣賞學習,同時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和積極性。
二、充分準確運用教師語言,讓學生愛上你的課堂
如何轉(zhuǎn)變語文教師的課堂表達方式,激活課堂語言,使教育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通過實踐與探索,我對此有了一些思考:
1.充滿吸引力的導語
孩子們?yōu)槭裁聪矚g那些少兒節(jié)目主持人呢?因為他們一張嘴說話,就讓我們感覺到她是孩子的朋友。他們的語言極具親和力,生動而且童化。特別是當我們面對低段的孩子的時候,柔和的語調(diào),童化的聲音,孩子會更有興趣傾聽你的課。剛上課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這個時候,教師的語言就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你喜歡下命令,那么這堂課將很難達到預(yù)期的效果。實踐證明,用商量的語氣和他們說話,精心設(shè)計導入語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課堂氣氛才有可能輕松、和諧起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有可能展現(xiàn)出來。
2.充滿激情,富于感染力的講授語
語文課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豐富感情的課?!扒楦惺钦Z文的根?!闭Z文教師要想把課上到孩子們的心里,必須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因素,讓自己的情感融于文本,再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文本、教師、學生的情感同時運動,相互碰撞,在同品共賞中享受學習的愉悅。在教學《去年的樹》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感受小鳥和大樹之前深厚的情感,在教到鳥兒回來找樹的部分時,配上了音樂,加入自己設(shè)計的旁白:“冬天到了,樹葉簌簌地飄落下來,孤獨的大樹也無時無刻不在思念遠在南方的小鳥,它在期盼著、等待著春天,看,春天來了,看,森林多美呀,鳥兒風雨兼程,終于回到了森林,它迫不及待地去看時隔數(shù)月的老朋友,同學們,你們想象一下,這會是怎樣一番激動的場景呢?這本該是多么幸福、多么喜悅的情景??!然而,當鳥兒回到她日思夜想的地方,那讓她日夜牽掛的好朋友卻不見了,那個和她約定來年還要聽她唱歌的大樹不見,只留樹根在那了……”這樣的引導讓學生更好、更深刻地理解課文的主旨,感受樹和鳥兒之間深厚的友情,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都學得主動積極、趣味盎然,這就是教師語言的魅力。
3.充滿激勵的賞識語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充滿認同和贊美的賞識行為刺激下,能夠產(chǎn)生一種喜悅情緒,促使人更加努力地完成預(yù)定任務(wù)。而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是要靠教師的賞識獲得的。可以說,賞識是一種力量。作為教師不要吝惜你對學生的肯定和賞識。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體態(tài)語,肢體語言,對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以及進步進行肯定。“一個微笑,一個贊許的目光”對學生來說都是肯定和賞識。作為教師充分地利用好賞識語,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在課堂中樹立自信,勇于探索。教師的賞識能讓學生處于興奮、主動、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通過教師的表揚和充滿激勵的賞識語,讓學生體驗收獲的自信、進步的快樂、學習的樂趣。
對于我來說在教育教學這條道路上還需要慢慢地嘗試和摸索。如何讓我們的學生愛上我們的課堂,享受課堂,快樂學習,那么改變就從我們做起,從改變教學方式做起,總有一天我們會收獲成功的果實。
參考文獻:
[1]吉春亞.語文,必須注重“言語”教學[J].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03(Z9).
[2]陳昉.小學教師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觀、創(chuàng)造性課堂教學行為的現(xiàn)狀研究,2005.
[3]周大平.讓孩子愛上寫作.教師博覽,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