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龔全珍,女,91歲,中共黨員,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蓮花縣離休教師。
龔全珍是開國將軍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龔全珍離開繁華都市的教育工作崗位,隨甘祖昌離開都市回到蓮花縣坊樓鎮(zhèn)沿背村,參與家鄉(xiāng)建設??h文教局安排她在坊樓鄉(xiāng)九都中學任教,此后便扎根這片紅土地上,幾十年如一日,為教育事業(yè)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人物故事
從教師戰(zhàn)線退下來的龔全珍始終關(guān)心下一代的教育成長。2003年,她加入了縣鎮(zhèn)兩級的老干部宣講團,經(jīng)常進機關(guān),入企業(yè),進學校,下基層,為青少年作愛國主義傳統(tǒng)教育報告。有一次,她應邀到鳧村中學作愛國主義傳統(tǒng)教育講座,講完后,她來到了學校的圖書室,看著空蕩蕩的書架,她有了新想法?;氐娇h城后,她拿出平時省吃儉用積攢起來的生活費,到縣新華書店購買了1000多冊書籍,送到了鳧村中學。不久后的一天,龔全珍在縣關(guān)工委看報,無意中聽到工作人員說起縣關(guān)工委打算購買《激勵永遠》教育光盤捐贈給學校,但還有部分資金缺口的事,她又毫不猶豫地捐出了2400元。
2004年,在一次下鄉(xiāng)宣講時,龔全珍偶然認識了下坊鄉(xiāng)灣溪小學三年級學生郭艷蘭,當?shù)弥母改赣H均患病,全家生活非常困難,小艷蘭隨時面臨輟學的情況后,龔全珍落淚了,她資助小艷蘭順利完成了小學學業(yè),進入了初中。龔全珍還購買了復讀機和磁帶,鼓勵小艷蘭繼續(xù)努力,好好學習。
27年來,龔全珍走進學校、機關(guān)、部隊、工廠,義務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與貧困學子結(jié)成“1+1”幫扶對子,資助學生達百人之多,捐款達10余萬元。對于這一切,龔全珍平靜地說:“為黨工作是本分,離休不等于離崗,自己做的事情哪怕再小,都是在延續(xù)甘祖昌建設美好家鄉(xiāng)的夢想。”
“健康時,每周去一次福利院,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病時,不住特殊病房,不用價格昂貴的進口藥品……逝世后,生前最后一個月的工資作為我此生最后的黨費;生前資助的5名貧困大學生,要求子女們繼續(xù)資助到畢業(yè)……”這是龔全珍向黨組織遞交的承諾書。
1986年3月,甘將軍因病離世,這一年,龔全珍63歲,盡管已過花甲,但為了不給兒女增添麻煩,龔全珍住進了縣幸福院。在幸福院的5年中,她把自己當作是院里的工作人員,組織老人們開展政治學習,擦地板,補衣服,還拿出生活費為老人們買營養(yǎng)品。院里有個12歲的女孩謝小英因家境貧寒只讀了小學二年級就綴學幫人做保姆,還有一個工友老劉的孩子劉海青學漢字拼音硬是拼不出來,龔全珍便自己掏錢買來課本、文具,輔導他們讀書,后來,她索性辦起了一個幸福學習小組,將院里的孩子都組織起來。她的幸福學習小組一直堅持到1997年才搬離幸福院。
在幸福院旁,住著殘疾人尹韻嬌一家子,2005年,尹韻嬌檢查出患了白血病。龔全珍了解到她的困難后,不顧年邁,主動幫助她照看小孩,并帶頭捐款3000元,聯(lián)系好醫(yī)院,讓她接受治療。在龔全珍的帶動下,她的親朋好友紛紛慷慨解囊,幫助尹韻嬌戰(zhàn)勝了病魔。對尹韻嬌一家的關(guān)心和幫助,龔全珍一直堅持了15年。家境貧寒的社區(qū)黨員劉青松體弱多病,龔全珍主動與其結(jié)對幫扶,并多次上門看望,捐款捐物。社區(qū)里一個困難家庭中就讀中學的女孩面臨輟學,并不寬裕的龔全珍毅然資助其2000元,使得這名學生順利完成初中學業(yè)……
2011年,琴亭鎮(zhèn)在社區(qū)建立龔全珍工作室,聘請她作為輔導員,她愉快地答應。她每周都會來到工作室,與群眾溝通交流,幫助群眾解決思想和生活上的問題。擔任社區(qū)輔導員期間,她一絲不茍,語重心長,真情流露地談自己的革命信念,講述甘將軍不謀私利,一生為黨、為人民作奉獻的感人事跡,并勉勵社區(qū)同志要珍惜大好時光,搞好社區(qū)居民的生產(chǎn)、生活服務?!褒徣涔ぷ魇摇苯⒁詠?,龔全珍共組織開展講黨課、參觀活動、思想輔導、走訪慰問等30余次,參與學習教育活動人次650余人,讓社區(qū)黨員和居民接受了生動的革命傳統(tǒng)和理想信念教育。
“我從不認為自己身份特殊,但我有一份特殊的責任,就是要把老甘的精神傳承下去。”作為開國將軍夫人,這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淡泊名利、一心為公”的精神,是將軍夫人永恒的堅守。
我們被龔全珍感動,并不因為她是甘祖昌將軍夫人,而是因為她和甘祖昌一樣,一輩子嚴格按照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辦事。作為一個有著60多年黨齡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龔全珍的人生觀、價值觀早已跟甘祖昌將軍融為一體,她正是在實踐中積極倡導、培育友善的價值觀的楷模。她用一生的堅守,繼承和發(fā)揚了甘祖昌將軍“聯(lián)系群眾、一心為公、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精神,為人民服務已經(jīng)成為她的習慣和本能。
鏈接——
習近平接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
2013年9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6日下午在北京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強調(diào)道德模范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旗幟,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激勵人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鼓勵全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
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他表示,經(jīng)過億萬群眾評選,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產(chǎn)生了。他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光榮當選的全國道德模范表示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
習近平強調(diào),長期以來,各地區(qū)各部門按照中央要求,不斷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培育時代新風,中華大地涌現(xiàn)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全國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優(yōu)秀代表。你們或充滿愛心、助人為樂,或見義勇為、舍生忘死,或誠實守信、堅守正道,或敬業(yè)奉獻、虔誠勤勉,或孝老愛親、血脈情深。你們的高尚品德,溫暖了人心,感動了中國,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
習近平指出,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lǐng)。當前,全國各族人民正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道德建設,推進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guī)范,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