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一個快節(jié)奏的地方,街頭的人流往往行色匆匆。正遇冷雨夜,就特別想喝一杯溫暖的茶。
朋友的茶室位于一個高爾夫球場旁,空曠而安靜,門前植有芭蕉、藤蔓。吸引我來的重要原因,在于她親自到各地產(chǎn)區(qū)搜尋來的好茶?;蛟S因為太專注找茶,營銷上卻欠缺一籌,生意並不是很好,正像她隨性的性格一樣,遇到愛茶人,什么好茶都要拿出來分享,不計成本,遇到攪纏的客人,也要下逐客令的。
未近茶室,就已聞到炭火的味道,我來的時機湊巧,停電了。停電或許另有一番味道,人少,大家可以慢慢品飲。身著藍格子粗棉漢服的茶藝師正在煮炭生火,冬日的雨天,客稀室靜,不免覺得整個世界都可以靜歇下來。室內(nèi)光線昏暗,只好點上數(shù)根臘燭,慢慢地就適應了明暗變幻的光,仿佛到了另一個深圳。以橄欖炭燒火,鐵壺里的水正在生起。
茶室另有一個“博士后”女生,不常來,卻是這里最用心喝茶的人。還有一位來自甘孜稻城的藏族朋友,也很懂得茶的本味。我來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泡完一道老叢水仙,我喝了最后一道,淡淡的叢味,卻還留著武夷山澗芬香的氣息。
朋友問我今天想喝什么茶,我說都可以。她說還是你說。既然如此,也不必太過客氣,蹭茶也要皮厚一些。我說,“喝些老茶吧,天寒適宜老茶。況且又有這么好的炭火?!蔽視r常在想,當我們茶齡久了,一定會接觸很多的好茶,最正巖的茶,最老的古樹,最陳的老茶,當茶的滋味喝到最高最好的時候,我們還會再追求什么?色、香、味是我們癡茶的原因嗎?戀戀不忘,還是轉(zhuǎn)身而去?
朋友說,那就喝一個八十年代的7542吧。我建議,喝這個老茶之前,做個鋪墊,喝點老綠茶。我一直對老綠茶了解較少,之前喝過30多年陳的碧螺春,覺得湯色紅濃,入口能化,卻在三道沖泡后戛然而止。借手機的燈光把室內(nèi)照亮,老綠茶有著褐色緊結的外形,在這個時間與我們相會。這是陳期30多年的廣東揭陽綠茶。沖泡者是“博士后”女士。她很安靜,我很少遇見可以這樣靜心泡茶的人。心底想著,此番雨天尋茶前來,大家彼此投合,就是茶緣了。
鐵壺水已沸,正宜沖泡老茶。提壺,凝神,勻緩注水,安靜地等待出湯,等待是一門泡茶的工夫,勝于沖泡的手法。燭光豆黃,並不宜觀看湯色與葉底,當我們放棄外相,直指茶昧的時候,是不是更能準確體會一道茶?
入口細潤能化,木香,醇和,有炭化之余味,此茶確非一般,入口滋味與熟普或烏龍絕不相同,醇和之余不掩一絲鮮甘。三道以后入口更甜,溫潤有加,忍不住打嗝,身體暖和起來,雖然身處大廳較為空曠之處,亦不覺得有什么寒意。
四人飲茶,品飲時大家都很認真。很多人不習慣安靜,一旦覺得喝茶的那一刻安靜了,就非要找一個話題來聊,卻不知真正敗了茶興。茶道中的講的“寂”,很多人並不能體會其妙處,這也是茶道之憾。寂是空曠高廣,是空間,也超越了空間。人類最終極的問題,就在心靈上,這就道之義。
這道老綠茶已經(jīng)沖泡超過十道了,依舊醇和,清甜美妙,身體很是放松。藏族的朋友也喝出了喉韻。此清冷之境,室外有細細的雨聲,室內(nèi)有嗶啪的炭火聲。茶味在這刻表現(xiàn)更好,它似乎並未老去,愈顯年輕起來。朋友介紹,她找的不是一般的綠茶區(qū),而是必須有存儲並飲用老茶習慣的地方,有這樣的民俗,此地才會有好的陳年綠茶?;叵肜暇G茶的滋味令人想念,它並不刺激,娓娓而來,又安慰人心。
在喝7542老生普之前,大家又提到了老六安黑茶,這是我未曾見識的茶,極希望能夠品飲到。之前看到的老六安多是年份極老,價格極高。這是一款2006年的六安黑茶,盛放在小竹簍里,七年的陳期,此時也可以見識它的變化。還是“博士后”女生泡茶,她坦言自己不喜歡泡茶,因為喝到很多好茶時,不想動,只想懶洋洋的體會,這點感覺,大家都有相通。投茶量略多,一出湯就覺得濃醇,六安茶的香氣特別,厚實木香中帶有竹葉的清香,轉(zhuǎn)化極快。之前我飲過“八八青餅”,這款六安茶的質(zhì)感居然與“八八青”有一絲相似,更覺好玩。又在茶湯中喝到另一款2003年生普的滋味,醇細厚甜,變化迷人。越喝越甜,回甘細膩,身體放松。
飲茶時就很安靜,雨天又冷,我們似乎到了另外一個地方,與這個熱鬧的城市隔絕。心想,這種寂靜空曠之感,是因為茶、燭光、雨天,還是因為我們天生有這種向往?聽著雨聲,水燒開的響動,看著蠟燭微弱的光,天已經(jīng)漸漸黑下來了。
喝老普洱,這是八十年代的7542,在香港存儲,后經(jīng)退倉處理。由朋友親自來沖泡,她泡得很認真,手法更為嫻熟。這款茶喝來覺其滋味略空,轉(zhuǎn)化卻好,不說以為是七十年代的茶,品飲過程中無鎖喉之感,越到后面,茶更加甜潤,歲月陳化之味與清甘底質(zhì)也已顯現(xiàn)。卻是改變我對港倉的印象了。
都已經(jīng)七點多了,天籠黑,在聽不到車響與嘈雜人聲之處,仿佛夜已經(jīng)很深,像是在一個深山的農(nóng)家,又像少時在自己的老家,又有些像在一個寺廟,聽到敲鐘的響,熒熒的青燈。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電力的出現(xiàn)改變了未來的生活,使人們再難欣賞到星空與寂夜。是我們改變了作息的規(guī)律,還是規(guī)律改變了我們?
茶在第六道后尤后清甜,略帶酸味,一絲灰分,人口能化,醇和。十道后,更覺茶的活力涌現(xiàn),甜醇,后韻極好,葉底褐紅有活性,喝得很平和。我一貫很排斥港倉的茶,這次似乎是一個另外,如果不先入為主,不去看茶的湯色與外形,我們還能喝到什么?
這樣一個雨天,品飲之中隨時可以閉眼體會,體感很敏銳。那些茶味,以及雨聲,讓人穿越了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