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學評估方法會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本文從在高職英語教學采用形成性評估的必要性出發(fā),探討如何建立形成性評估的系統(tǒng)化評估流程,并對其有效性進行評價,認為形成性評估明顯優(yōu)于終結性評估。
關鍵詞:高職英語 形成性評估 評估流程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202-01
高職公共英語的教學目標帶有職業(yè)性和實踐性的雙重屬性。教學評價是確定課程教學實際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的過程,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采用的還是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估,這種評估模式重結果輕過程,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對教學過程進行方位的評價,不利于教學的改進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由此,我們引入了“形成性評估”,并對該評估模式的建立和有效性進行了研究。
1 形成性評估
在我國,形成性評估在教育中的應用其實與21世紀初,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評估,它可以跟蹤教學過程,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改進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并可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監(jiān)控。形成性評估主要由以下特征:(1)形成性評估是根據(jù)教學建立的。(2)評估手段和評估方式多樣化。(3)形成性評估具有發(fā)展性和過程性。
2 形成性評估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2.1 生源復雜
高職學院的生源主要來自高中畢業(yè)生、中專畢業(yè)生和中職畢業(yè)生。但由于受到高校擴招的影響,進入高職的高中畢業(yè)生大量減少,高職學院的生源數(shù)量和質量都嚴重下滑。大部分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都比較薄弱,學習習慣差,學習興趣不高。
2.2 終結性評估難以適應高職英語教學評估體系
目前現(xiàn)行的高職英語教學從英語教學評估體系多采用的是終結性評估,直接把期中考試或者期末考試的成績作為評價學生英語水平的標準,這種評估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不能及時對教學過程做出反饋,也不注重對學生學習情趣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及進步情況。且終結性評估具有單向性,即只有老師對學生的評估,沒有學生對老師的評估。這種評估模式。
3 建立形成性評估的系統(tǒng)化評估流程
所謂評估流程就是指關于評估的一整套程序和方法,它是評估理論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該理論的成熟度。通常情況下,教學評估系統(tǒng)的科學性主要取決于評估者的教育觀、評估觀,以及評估模式的本質。由此客家評估模式的評估系統(tǒng)中的重要性。
結合高職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材內容等現(xiàn)實情況,我們采用CIPP模式,即背景(Context)—輸入(Input)—過程(Process)—結果(Product)模式。該模式的基本觀點是評估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證明,而在是改進,評估系統(tǒng)只是一個工具,它可以評估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背景評估是一種前置性的評估,其目的在于研究高職英語教學中問題和需求。輸入評估的目的是決定教學方案的結構,分析、確立并實施教學計劃。過程評估的目的是發(fā)現(xiàn)教學方案實施過程中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并總結從中獲得的經(jīng)驗,提供改進策略,用以調控教學過程。結果評估用來判斷教學項目的完成情況,覺得教學方案是否可以繼續(xù)實施。
在構建形成性評估的系統(tǒng)化評估流程中,我們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確立高職英語教學的形成性評估主體,該主體不僅包括學生,還包括高職英語教師。(2)明確高職英語教學形成性評估的內容。(3)建立教學成長檔案庫。
4 形成性評估的有效性評估
為了驗證形成性評估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我們選擇本校2012級國際貿易專業(yè)的一班和二班為實驗對象。一班為實驗班,共有學生30人;二班為對照班,共有學生29人。在實驗開始前兩個月,我們對兩班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測試,經(jīng)過T檢驗得出,P>0.05,兩班學生的英語水平?jīng)]有明顯差異(表1)。并且開展問卷調查,經(jīng)過調查顯示,兩個班級的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差別也不大。
該實驗時間歷時兩個月,在實驗過程中,兩個班的英語課都由筆者執(zhí)教,教學方案、計劃、大綱、教材與教學進度都相同。在教學評估上,實驗班采用形成性評估,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估。實驗后再次對兩個班的行英語水平進行測試,并開展問卷調查。
通過對英語測試成績的整理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實驗班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經(jīng)過T檢驗得出,P<0.05,兩班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明顯差異(表2)。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向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1)對語言技能的影響。(2)對學習興趣和學習態(tài)度的影響。(3)對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4)對學習自主性的影響。結果證明,在語言技能、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自主性這幾個方面,相對于對照組學生,實驗組學生取得的進步成大。所以,我們認為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采用形成性評估所獲得的教學效果是由于終結性評估的。
5 結語
形成性評估是當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大趨勢。我們通過CIPP模式建立了形成性評估的系統(tǒng)化評估流程,并對其有效性進行評價,認為形成性評估在提高高職學生英語測試成績及語言技能,以及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自主性等的培養(yǎng)也具有很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謝劍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與形成性評估[J].宜春學院學報,2010(11).
[2]申其元.高職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估的研究和實踐[J].成人教育,2012(5):111-112.
[3]陳國敏.形成性評估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10(3).
[4]王華,富長洪.形成性評估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外界語,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