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地理課作為文綜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種納入“考試體系”的壓力使得初中很少被重視的地理課地位陡升。由于地理課長期不被重視,造成了師資缺乏、教學方式落后等問題。高中地理課要從師生關系、教學方式、教學媒介等方面進行改進,以提高課堂效果,實現(xiàn)突破式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地理 教學誤區(qū)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024-02
高中之前地理課程教學的散漫與隨意,很多學生地理基礎比較薄弱,而高中地理為了應對嚴酷的高考競爭不得不采取強硬、粗暴的教學方式,課堂更偏重知識的強硬灌輸與考試的應對技巧,忽視了地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性、針對性及與日常生活的結合,導致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單調。另外有一種極端是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開始走偏頗路線,將課堂引入了作秀式的頻繁互動中,太過偏重形式,稀釋了課堂知識濃度。如果能夠將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再現(xiàn)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典型誤區(qū),并據此提出恰當的“醫(yī)治”之道。
1 粗暴直接的灌輸式課堂教學—— 高考制度下的必然誤區(qū)
高中之前地理課本上的知識不能成為嚴格意義上的知識,學生對地理課程的特征、學習方法都知之甚少。進入高中以后為了應對文綜考試,地理才真正揚眉吐氣了一遭。但是,在中國教育由來已久的主科、副科觀念影響下,地理課仍然屬于“弱勢群體”。緊張的課時、偶爾被語數外補習替代的風險、師資隊伍的薄弱等等都是地理課地位不及語數外的表現(xiàn)。
面對這種尷尬的處境,高中地理課堂的粗暴直接灌輸式教學就不難理解了。為了在緊張的課時里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點,為了讓這門副科給高考加分,地理老師們在課堂上爭分奪秒地耕耘著,一節(jié)課甚至要把一章節(jié)的內容都硬塞給學生,而且往往是照本宣科式的絕對強勢灌輸。因此,學生在學習地理時候出現(xiàn)的理解到不到位、與實際生活脫軌、枯燥乏味等弊端統(tǒng)統(tǒng)都被忽視不見。隨之而來的就是題海戰(zhàn)術,在課堂上讓學生大量的做題,然后采取就題目論題目的講解,這種模式下的地理學習,相關知識的引導和過渡更是無從談起。
眾所周知,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都要經過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各種考試的“洗禮”,地理課堂就變成了試題改錯課。教師在課堂上針對考試進行斷點式的講解,甚至還會跳躍式的針對錯誤率較高的知識點進行看似系統(tǒng)的梳理,課堂淪為了為考試服務的傀儡,走上了枯燥、呆板、乏味的誤區(qū),讓本來可以充滿探索、思考和樂趣的地理課堂喪失了生機。而且,在現(xiàn)行高考制度下,這種誤區(qū)堪稱一種“犧牲式”的救贖:畢竟,死記硬背、強勢灌輸可以保證地理得到比較高的分數,這對于競爭性極強的高考而言是一款額外保險。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灌輸知識、提高分數,這種教學誤區(qū)帶來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即使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短時間令其消失甚至式微都是極為困難的。
2 簡單的將課堂還給學生的“作秀”式教學—— 對教育新理念的膚淺執(zhí)行誤區(qū)
隨著新課標的推行,高中地理課開始冒著課堂知識灌輸密度被稀釋的風險,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推崇形式上的探究式教學,自主學習。實則過猶不及,或者“老瓶裝新酒”,毫無起色。
有些教師看似順應了新課改,但是通過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標準答案、精彩演繹一樣出自教師之手,學生只不過由原來不大積極的聽眾演變?yōu)榉e極的聽眾,扮演著乖巧、稱職的接受者,而非批判、思考的參與者。其實這種做法在高考背景下是極為有效的應對新課改的手段,教育監(jiān)管部門既要求學生學得好、學得快樂,但是卻沒有從本質上改變教學考核方式—— 高考。所以,這一誤區(qū)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學生”前途的仁慈之舉。
另一種是完全以學生為主的地理課堂教學方式。教師僅僅提綱挈領地宣布下重難點,之后就完全作為一個旁觀者,完全放縱學生討論和爭辯。這種極端的角色轉換毋庸置疑提升了課堂氛圍,學生爭得面紅耳赤,參與度也提高了不少,但是往往容過猶不及,學生之前從來沒有這樣的自主空間,一旦放權就忘乎所以,為了爭論而爭論,一節(jié)課下來往往掌握不了幾個知識點,嚴重耽誤了課程進度,稀釋了每節(jié)課的知識濃度。這種學生放任自流的課堂教學,減緩了學生的學習速度和效率。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力圖走上一條改革之路,但是在高考壓力之下只能淪為形式主義,走上膚淺地執(zhí)行所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的誤區(qū)。在增加高考壓力的同時降低了知識傳播效果。
3 讓學生的歸于學生,將教師的歸于教師,用適量的技術助力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走上正途
針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上述兩大誤區(qū),筆者將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師生關系、教學方式、教學媒介等角度提出建議以資參考。
讓教師做回教師,讓學生做回學生。把教師的引導作用發(fā)揮到極致,將學生的參與、思考角色扮演到淋漓盡致。當學生爭論不休且毫無結果的情況下教師需要及時引導、歸納,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獲得地理知識,當然這對地理教師的課堂把控能力要求比較高,他必須選擇合適的時機介入學生的爭論當中。這種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主動性和參與度的教學,才能真正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提高課堂生動程度,利用演示、室外活動增加地理教學效果。單純的課堂講解根本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死記硬背可能對得到較高的分數比較有利,但長此以往必定會引發(fā)學生對填鴨式課堂的厭倦與排斥。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可適當穿插一些情景教學,譬如在學習極晝極夜的時候,可以利用地球儀生動地為學生呈現(xiàn)這種地理現(xiàn)象。同時,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將學生帶至室外,進行實地學習,加深知識記憶,達到傳統(tǒng)課堂無法企及的教學效果。
巧妙使用多媒體技術,將高中地理課堂變成一種視聽享受??梢岳肞PT、視頻、圖片等,生動、逼真地為學生呈現(xiàn)地理知識,增加課堂興趣。多媒體的使用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生注意力,而且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那些生動的媒體資料將不自覺地喚起存留在記憶力的影像,學生可以毫不費力地將知識點與之對應,較之死記硬背更深刻、更靈活。但是切記不可喧賓奪主,將多媒體作為偷懶的媒介,以為依靠視聽來加強學生學習,它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否則學生對知識的主動記憶習慣將逐漸喪失。
4 結語
高中地理課在高考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但是往往在急功近利的背景下被扭曲,根本還在于高考制度對課堂教學評價的束縛,為了達到高考設定標準,教師無法自由教學、自由改革,學生也不能完全獨立、自由思考。這種背景下的地理教學淪為知識點記憶課、考點解析課、膚淺作秀課。與所有現(xiàn)行高考制度下的高中課程一樣,高中地理課堂改革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葉芳菲.例談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性教學[J].考試周刊,2011(31):152-153.
[2]陳勝兵.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3(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