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世界各國日益重視地理標志。目前,大多數國家都通過立法將地理標志予以保護。我國自加入《巴黎公約》就己開始對地理標志/原產地名稱進行保護。但是,我國關于地理標志保護的立法是在2001年修改《商標法》時提及的,隨著改革開放地不斷推進,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立法工作也不斷前進,我國關于地理標志保護體系逐漸不斷充實、完善,有效地保障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又好又快發(fā)展,但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地理標志保護模式也面臨了許多的挑戰(zhàn)。最為突出的是我國目前對于地理標志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不夠完善,地理標志保護的機制不健全,多法調整保護,多部門管理,但協(xié)調機制不完善,導致目前地理標志保護模式的混亂,地理標志保護模式也越來越引起各界的關注和思考。
關鍵詞 地理標志 商標保護 比較法
一、地理標志的歷史演變
地理標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與傳統(tǒng)知識產權中的版權、專利、商標等概念并不相同,是在“貨源標志”(indication of source)和“原產地名稱”(appellation of origin)這兩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qū)別的概念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起來的。
地理標志的保護最早起源于法國,法國為了本國產地名稱國際保護的需要,積極倡導推動其他國家在1883年簽署了《保護工業(yè)產權巴黎公約》,該公約第一次明確將“貨源標志”和“原產地名稱”作為工業(yè)保護的對象,并確立了二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國民待遇原則,對地理標志國際保護制度的確立開辟了良好的開端,但是《巴黎公約》并沒有對這兩個概念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且根據《巴黎公約》第1條第2款規(guī)定,“貨源標志”和“原產地名稱”似乎是兩個同義的概念豍:指示一個商品或服務產自或來源于一國或國家集團、地區(qū)或地方的表達形式或標記。豎1891年簽署的《制止商品產地虛假或欺騙性標記馬德里協(xié)定》(The Madrid Agreement for the Repression of Falseor Deceptive Indications of source on Goods of 1891,簡稱《馬德里協(xié)定》)進一步確定了貨源標志的范圍:“直接或間接地指示某一國家或該國的某個地方的標志?!必R隨著對地理標志保護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入,“地理標志”這個概念在20世紀90年代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簡稱“WIPO”)討論建立有關產品地理來源名稱或標記的國際保護條約時首次被提及,當時WIPO提及此概念的目的就是要把“貨源標志”和“原產地名稱”以及其他有關商品地理來源的指示標志都納入其中。豐
二、地理標志的比較法保護模式
(一)專門法保護模式
專門法保護模式,是指通過專門立法的形式對地理標志進行全面保護的一種方式。采用專門法保護模式的國家,一般都將地理標志作為一類獨立的商業(yè)標志單列出來進行保護,從而采取專門立法的模式予以規(guī)范。法國是典型的采用專門立法模式保護的國家。法國由于其歷史悠久,造就了其獨特的人文環(huán)境和地理環(huán)境,而獨特的人文環(huán)境和地理環(huán)境又造就了民族的傳統(tǒng)品牌,因此形成了其國內得天獨厚的地理標志資源。
(二)商標法保護模式
商標法保護模式是指將地理標志當作一種特殊的商標納入商標法保護體系,利用注冊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的方式加以保護的模式。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選擇通過商標法保護模式對地理標志進行保護,據統(tǒng)計,目前有100多個國家采用該種模式,但具體采用哪種商標法模式進行保護,則根據其國內的實際情況做出不同的具體規(guī)定。
美國是采用商標法對地理標志進行保護的典型。美國調整地理標志的法律是《蘭哈姆商標法》,它通過將地理標志納入到商標法中的證明商標范圍進行保護。豑美國的《商標法》規(guī)定,證明商標所有人并不在其商品和服務上使用其商標其他人經證明商標所有人授權,在他們的商品和服務上使用該證明商標;在商標注冊人的主體資格上,一般規(guī)定具有使用實施合法管理的政府機構或民間組織才有權申請注冊,并取得商標權。
(三)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模式
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模式是通過將使用虛假或使人誤解的商品原產地的行為作為不正當競爭行為予以制止,從而達到保護地理標志的目的。該種立法模式以瑞典、日本為代表。日本于1934年3月27日頒布的《防止不正當競爭法》第1條規(guī)定,將假冒商品原產地標志的行為和使用使人誤認商品出處標志的行為作為使人產生混淆或誤認的行為而加以禁止。因該行為在營業(yè)上利益受到損害的人可以請求實施人承擔賠償損失、恢復名譽等責任。
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模式的優(yōu)點在于強調了地理標志侵權的不正當競爭性質,側重保護市場次序和消費者利益,而且法律規(guī)定簡單明了,總括性強,可以有效節(jié)約資源。但是其缺點也顯而易見:反不正當競爭法是關于整個市場競爭關系中最基本的法律,直接依據誠實信用、公序良俗等原則來評價行為的正當性,它只能給地理標志權利人帶來的只是一種有限的、相對的、幾乎沒有什么排他性質的利益,并且忽視了地理標志的知識產權性質。從實踐上看,這種模式大多規(guī)定得過于寬泛、籠統(tǒng),彈性很大,只是在權利己經受到侵犯時才出面干預,其規(guī)制的滯后性、補償性不利于保護權利人和嚴格執(zhí)法。豒
三、我國地理標志保護現狀
(一)我國地理標志標志保護的現狀
1、商標法的保護
《商標法》對地理標志的概念、保護方式均做出明確規(guī)定。該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了地理標志的概念:“商標中有商品的地理標志,而該商品并非來源于該標志所標示的地區(qū),誤導公眾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經善意取得注冊的繼續(xù)有效?!薄扒翱钏Q地理標志,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qū),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qū)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贝送猓虡朔ㄒ裁鞔_規(guī)定了地理名稱商標的注冊條件及使用規(guī)范:《商標法》第10條第2款規(guī)定,“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己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xù)有效。”為配合《商標法》的實施,2002年8月3日出臺的《商標法實施條例》進一步明確了地理標志可以作為證明商標或者集體商標申請注冊,該條例第六條規(guī)定:“商標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的地理標志,可以依照商標法和本條例的規(guī)定,作為證明商標或者集體商標申請注冊。以地理標志作為證明商標注冊的,其商品符合使用該地理標志條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要求使用該證明商標,控制該證明商標的組織應當允許。
2、刑法的保護
《刑法》第七節(jié)規(guī)定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在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地理標志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商標,納入商標法體系中進行保護,因為《刑法》中關于商標的規(guī)定同樣適用于地理標志。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第二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p>
3、保護地理標志的部門規(guī)章
在通過商標保護體系以及刑法為地理標志提供保護的同時,有關的國家行政機關又制定了一系列的部門規(guī)章對地理標志加以保護和規(guī)范。1999年8月17日,原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頒布《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guī)定》,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規(guī)定地理標志(原產地域產品)制度的部門規(guī)章。2001年3月,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fā)布了《原產地標記管理規(guī)定》和《原產地標記管理規(guī)定實施辦法》,主要適用于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海關審查進出口商品的原產地標記。
四、結語
地理標志是在貨源標記和原產地標記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概念。20世紀90年代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簡稱“WIPO ”)討論建立有關產品地理來源名稱或標記的國際保護條約時首次被提及,當時WIPO提及此概念的目的就是要把“貨源標志”和“原產地名稱”以及其他有關商品地理來源的指示標志都納入其中,地理標志的概念逐漸為世界各國所接受,并形成了國際及各國地理標志保護體系。
我國目前地理標志的保護,通過商標保護體系以及刑法為地理標志提供保護的同時,有關的國家行政機關又制定了一系列的部門規(guī)章對地理標志加以保護和規(guī)范。實際上,我國對于地理標志的法律保護采用的是“商標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guī)定”的雙軌制模式,即由工商和質檢兩個部門、商標保護和地理標志保護兩種模式并行法律保護,地理標志既可以依據《商標法》申請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也可以依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guī)定》申請地理標志權。這種地理標志保護模式,雖然也卓有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矛盾與沖突,與我國的經濟與社會發(fā)展不相適應。我國是地理標志資源大國,地理標志的良好保護與運用,是我國應對加入WTO的機遇和挑戰(zhàn)、發(fā)展經濟、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利器。
注釋:
豍孔祥俊.WTO知識產權協(xié)定及其國際適用[M].法律出版社2002:189.
豎董炳和.地理標志知識產權制度研究[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47.
豏1891年《馬德里協(xié)定》第1條。
豐See WIPO,International Property Reading Material,1998,P.116
豑關濱莉,James M.Slattery.美國商標法對商標的保護及其當前的發(fā)展(二)[J].(田文志譯).中華商標,2005(8).
豒騰衛(wèi)興.地理標志保護新探—兼論浙江省地理標志保護機制的新探[D].浙江工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