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傳染病埃博拉肆虐西非,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造成4000多人死亡。該疾病也已經(jīng)傳入美國,利比里亞人鄧肯(ThomasEricDuncan)成為第一例在美國境內死亡的埃博拉病人。參與鄧肯治療的兩名護士也先后傳染上了該病毒,目前正在救治之中。
收治鄧肯的得州長老會醫(yī)院有重大工作失誤,比如知道鄧肯來自西非,有癥狀卻沒有及時隔離。護士的保護措施也不力,以至于兩名護士被傳染。由于過于保護人權,關心患者感受,被感染護士范尼娜(Nina Pham)朝夕相處的狗也另外被隔離,而不是被處死,工作人員甚至還拍攝了狗的錄像傳給范尼娜。針對這種傳染病,是否應該采用各種強制措施,免得得病的人亂跑?美國的保守勢力借此猛烈抨擊奧巴馬政府應對不力,比如沒有決定取消航班。
面對這種烈性疾病,在傳播初期,有力控制問題惡化的辦法,并不是如何鐵腕控制,而是充分暴露早期的失誤,讓人知道本該如何處理,了解現(xiàn)有病患發(fā)生在什么地方、怎樣傳播、怎樣加強各部門合作等。唯有這樣才能使得小錯被暴露,以免鑄成大錯,收拾起來更棘手。
充分暴露早期信息,也有助于避免恐慌,有助于社會安定。CNN評論員梅爾·羅賓遜(Mel Robbins)發(fā)明了一個詞,叫“恐埃癥”(Fear-bola):“這種病毒會攻擊人腦中理性思維的部分。它一開始的癥狀,是對達拉斯兩個得了埃博拉的護士低度關注,后經(jīng)耳朵和嘴巴傳播,最終發(fā)展成為暴發(fā)瘟疫的全面恐慌?!彼硎荆绹_診病例不多,而且此病據(jù)稱只能經(jīng)病人體液傳播,并不經(jīng)空氣傳播,擔心埃博拉,還不如去擔心得流感,因為每年流感殺死的人更多,而且傳播更快些。
傳染病發(fā)生的早期失誤,雖然可惜,但如果利用起來控制疫情,則屬亡羊補牢,有功于他人。在得州發(fā)現(xiàn)埃博拉病例后,當事醫(yī)院的護士上了電視曝光醫(yī)院內部的保護不足、培訓不足的實情。人們在集中的報道中發(fā)現(xiàn)疫情傳播中關系到醫(yī)院、疾病控制中心、航空公司,甚至機場等多個部門存在協(xié)調不足、信息零散的情形。為此,奧巴馬后來任命了曾給戈爾、拜登兩位副總統(tǒng)當幕僚長的克萊恩(Ron Klain)擔任“埃博拉沙皇”,協(xié)調抗擊埃博拉工作。
針對得州醫(yī)院在防護、培訓上的失誤,美國軍方甚至成立了一個“快速行動隊”,由5名醫(yī)生、20名護士和5位培訓師組成,該團隊能在72小時內部署到任何發(fā)生疫情的地方。行動隊包括5位培訓師的做法尤其難能可貴,因為起初的各種曝光中,大家意識到了護士染病,乃是因為針對這種陌生病情不知如何保護自己??梢哉f無知和缺乏訓練導致了疾病傳播的惡化。相反信息越是透明,提供批評的渠道越暢通,一個體系就越有可能自我糾偏。如果剛愎自用地認為一切盡在掌握,在危機中可能只會導致問題的惡化。你不能因為事情大了最終給控制住就認為這是本事,更大的本事是在早期階段,遏制住疫情的擴大。
發(fā)現(xiàn)埃博拉疫情之后,美國國內有不少人呼吁取消來往西非的所有航班。如果疫情繼續(xù)擴大,不排除發(fā)生這種問題的可能。但它的有效是暫時的,也存在道義上的合理性。如果衡量成效的標準是阻止疾病上門,那么消滅整個西非更有效,問題是這樣的做法合乎道義嗎?
最近,我們學校的校友在返校日作主題演講的是前段時間前往非洲做醫(yī)療義工染上埃博拉并康復的校友肯特·布蘭特里醫(yī)生(Dr.Kent Brantly)。他在演講中不斷強調“愛鄰如己”。他希望大家不要只把目光停留在幾個得病的美國人身上,而是努力幫助非洲消滅埃博拉病毒。反對取消航班的評論者邏輯和他很類似。前幾天在電臺上聽到的有個比喻我覺得很有道理:當屋子著火的時候,你躲自己房間里用濕毛巾堵住門窗,到底能堵多久?大家都出來滅火,才能使得火情得到控制。大家不要嘲笑美國人的做法荒唐,埃博拉之類疾病,不認國籍和膚色,誰都有可能得上。國際社會應齊心協(xié)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盡量遏制住該疾病的繼續(xù)傳播,免得日后它以新的渠道、新的變種找上我們的家門,這才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