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最大亮點之一是課程目標的變化,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一體的三維目標,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擺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分析了桂林市35位一線高中生物教師的教案,以獲取課堂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預設現(xiàn)狀。
【關鍵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教學目標 預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5-0087-02
新世紀,我們迎來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其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發(fā)展。2012年廣西全面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行列,新課改在廣西實施已兩年,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下簡稱情感目標)目標在教學中的落實情況如何?實施效果又如何?這是值得每一位一線高中生物教師深思的問題。
一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在課堂教學的諸多要素中,筆者認為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學設計的最終歸宿,情感目標的創(chuàng)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其達成對于其他要素的完成起著重要的作用。情感目標的科學預設是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該目標有效達成的重要前提。本研究擬聚焦以下問題:(1)情感目標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預設現(xiàn)狀;(2)針對這些現(xiàn)狀提出可行性建議以及意見。
二 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桂林市來自不同學校的35位一線高中生物教師教案為樣本,35位教師經過集體大備課,限時當場完成相應教學設計,樣品具有一定代表性。35份教案包括高中生物必修一16份;高中生物必修二1份,高中生物必修三18份。采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將收集到的教學設計進行整理統(tǒng)計,重點分析教學目標中情感目標的預設情況。
三 研究結果與分析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情感目標預設的現(xiàn)狀究竟如何呢?
情感目標的科學預設是其有效達成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是否預設情感目標以及預設是否科學,不僅與教師個人的教學專業(yè)素質和社會責任感有關,而且關系著學校的教學管理和引導。因此,學校教師預設情感目標的現(xiàn)狀,折射出學校教學管理的現(xiàn)狀。
教案是教師為保證課堂順利進行而提前設計的教學思路,一般而言,教案顯示了所授課程內容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經驗和教學素養(yǎng)。教學設計與要求是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最基本環(huán)節(jié)。因此,通過對教學設計的統(tǒng)計分析,還可以折射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诖?,本研究將教師預設情感目標的現(xiàn)狀定為首要分析的問題。重點分析35份教案中情感目標的預設。一節(jié)課是否應預設情感目標及預設怎樣的情感目標,主要根據以下兩個原則判斷。
第一,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國家的綱領性文件,它明確規(guī)定了教學目標的設計與表述,同時結合《教師用書》對本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描述。第二,教學經驗。通過網絡檢索同一章節(jié)內容,同行教師所預設的教學目標,以判斷一節(jié)課是否應該預設情感教學目標以及具體的內容。根據上述兩個判斷原則,做如下具體分析。
情感教學目標的預設分為科學與不科學兩種。教學目標設計得合理、具體、全面視為科學。有以下幾種情況視為不科學:(1)該教學內容應該預設情感目標,但教師在教案中沒有體現(xiàn);(2)預設的情感目標與教學內容相關性不大,偏離了教學內容,或太過牽強;(3)預設的情感目標正確,但不全面。經研究發(fā)現(xiàn),這35份教學設計均預設情感性教學目標,其預設現(xiàn)狀統(tǒng)計如下表。
35份教案情感目標預設現(xiàn)狀
預設目標現(xiàn)狀類別教案數(shù)預設目標合計
科學預設合理、具體、全面411.4%
不科學沒有預設1988.6%
相關性不大,牽強3
預設不全面、不合理9
35份教案情感目標預設科學的有4份,僅占11.4%。預設不科學的有31份,占88.6%,預設不科學包括沒有預設情感目標,預設相關性不大、太牽強以及預設不全面、不合理三種情況:第一種:沒有預設情感目標。35份教案中共有19份教案沒有預設情感目標,比例居首位。這些數(shù)據提醒我們,當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現(xiàn)狀不容樂觀,仍然處于重知識輕情感的教育狀態(tài)。第二種:預設的情感目標與教學內容相關性不大、太牽強。如將高中生物種群的結構的情感目標預設為:能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問題;將高中生物有絲分裂的情感目標預設為:通過對有絲分裂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唯物主義價值觀。這樣的表述顯得太籠統(tǒng),太牽強。第三種:預設的情感目標不全面、不合理。35份教案中共有9份預設的情感目標不合理、不全面,所占比例居第二位,主要以情感目標表述不合理最為典型。為克服傳統(tǒng)教學目標的含糊性和不確定性,新課程在教學目標的改革上采用具體、明確的行為動詞來表述,使課程目標實現(xiàn)具體化。新課程標準對情感目標領域使用的行為動詞如下:(1)經歷(感受)水平——體驗、參加、參與、交流、討論、探討、參觀、觀察;(2)反應(認同)水平——關注,認同,拒絕,選擇,辯護;(3)領悟(內化)水平——確立,形成,養(yǎng)成,決定。
從教案上看,絕大部分一線老師沒能很好把握課程標準的要求,對于情感目標的表述依然使用傳統(tǒng)的方法,表述含糊不清,缺乏可測性。如將高中《生物》細胞衰老的情感目標預設為:人類不能抗拒衰老,但能延緩衰老;怎樣活出健康。另一方面,數(shù)據顯示有部分老師對于情感目標的內涵把握得不清楚,混淆了情感目標與技能性目標。如將高中《生物》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情感目標預設為:學會建構數(shù)量模型的一般方法步驟;將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的情感目標預設為:用科學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原理。
四 總結與討論
從教學的有效性來看,情感目標的預設現(xiàn)狀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情感目標的達成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設立這一教學目標的初衷就是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而忽略情感教育的傾向,強調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學會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但研究結果表明,絕大部分教師只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忽視情感目標的達成。雖然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大舉措,情感目標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時間已不短,但從上述研究結果來看,情感目標的預設效果并不理想,這無疑是給我們敲了警鐘,我們應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肖邦裕.從新課程標準談生物學課堂教學目標表述[J].生物學通報,2003(7)
[2]魏宏聚.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預設與達成的實證研究——基于25節(jié)高中課堂的課堂觀察[J].課程·教材·教法,2014(5)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