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門靜脈高壓癥患者臨床護理。方法:對42例門靜脈高壓癥患者外科治療護理資料進行分析。結果:所有患者經(jīng)治療及護理均痊愈出院。結論:患者能積極地配合治療,通過飲食調(diào)護,使病人能夠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改善了全身營養(yǎng)狀態(tài),提高手術的耐受力。生命體征平穩(wěn),體液平衡得到良好的維持。正確的皮膚護理方法,未發(fā)生褥瘡等并發(fā)癥。通過護理健康教育,病人對于疾病的認識有了提高,并能正確地描述本病的預防保健常識及自我調(diào)護方法。
關鍵詞:門靜脈高壓癥;手術治療;護理【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2-0137-01
門靜脈高壓癥是指由于門靜脈血流受阻,血液瘀滯所引起的門靜脈壓力增高(>24cmH2O)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門靜脈高壓癥患者臨床護理方法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收治的42例門靜脈高壓癥患者,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齡25~56歲,平均43歲。肝臟彌漫性損傷,門靜脈增寬,脾臟增大。行X線鋇餐造影和顯微胃鏡檢查均提示有中、重度食管靜脈曲張。
1.2方法:并發(fā)急性大出血時,應先快速輸血、應用止血藥物、保肝藥物、曲張靜脈內(nèi)注射硬化劑,并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若出血嚴重,應考慮立即進行斷流手術。擇期手術選取脾切除術、分流手術、腹腔-頸靜脈轉(zhuǎn)流術。[1]
2護理
2.1一般護理:針對病人的實際情況做好解釋和思想工作,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穩(wěn)定情緒,增加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并要針對病人的文化程度、社會角色、家庭狀況的不同,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健康指導。病人飲食以新鮮、富于營養(yǎng)、容易消化吸收為原則,以量少質(zhì)精、清潔可口為標準。如給予新鮮水果、蔬菜、豆類、蛋類、瘦肉及魚類食品以供給病體必須的營養(yǎng)。對于脾胃消化不良的病人則以清淡飲食為主。對于食欲尚好的病人,即胃強脾弱的病人,應避免飽食,要少食多餐為宜,早午餐可適當增加,晚餐則宜少進,有助于脾胃的運化轉(zhuǎn)輸,以避免夜間腹脹及影響睡眠。有出血傾向的病人,則應忌食辛辣、煎炸、堅硬等食品,以防助熱傷絡,加重出血,而應予半流食或無渣飲食。對于進食困難的病人,必要時可進行腸內(nèi)或完全靜脈內(nèi)營養(yǎng)支持。因為鹽有凝澀助水之弊,故病人應嚴格控制鹽的攝入,有利于腹水的消除。對于腹水較少,腹脹較輕的病人可給予低鹽飲食;腹水多,腹脹較重或尿少、尿閉的病人則應絕對禁鹽。病人無論在治療中或腹水消失后都應絕對禁酒。
合理休息與活動,避免過于勞累,病人一旦出現(xiàn)頭暈、心慌和出汗時,應立即臥床休息。腹水較多的病人有時腹脹急劇,難以平臥,故可取半臥位,體位以感覺舒服為宜;腹水較少,胃納較佳的病人,可鼓勵進行散步等輕微活動,動靜結合、以舒適愉快、不感到疲勞為度。病人要慎起居,睡前應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居室應清潔安靜、空氣新鮮、光線充足、溫度適宜。病人要做到起居有常,要隨季節(jié)變化與氣候變化,添被增衣,順四時之異,適寒溫之變,避免外邪侵襲,以防病情加重或復發(fā)。嚴格控制性欲,拒絕房事,固療效,促進康復[2]。避免引起腹壓升高的原因,如劇烈咳嗽、打噴嚏、便秘、用力排便等,以防因腹內(nèi)壓升高誘發(fā)曲張靜脈破裂出血。
2.2術前準備: 除上述護理后,尚需注意以下幾點。術前一般不放置胃管:必要時應選用細而軟的胃管并要充分涂石蠟油,以免入置中發(fā)生胃底.食管曲張靜脈破裂出血。遵醫(yī)囑給予抗生素。施行分流手術的病人應遵醫(yī)囑做好如下護理:術前遵醫(yī)囑及時給予非腸道吸收性抗生素,如新霉素、紅霉素、甲硝唑,使用乳酸果糖,以改變腸道的酸堿度,減少腸道氨的產(chǎn)生;術前灌腸時應選用生理鹽水,禁用肥皂水;行warren遠端脾.腎分流的病人應做腎功能檢查,以便了解腎功能的情況。對于低蛋白血癥的病人,術前應遵醫(yī)囑間斷輸入全血、血漿或蛋白;貧血者,應遵醫(yī)囑給予全血或紅細胞懸液;有出血傾向、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者,應遵醫(yī)囑輸入新鮮血漿、血小板及纖維蛋白,并注射維生素K和C等。
2.3術后護理:病人術后返回病區(qū),除了要妥善安置病人,固定各種引流管和及時測量體溫、脈搏外還應完成以下護理工作。
2.3.1病情觀察:密切觀察病人的神志、血壓、脈搏等各項生命體征并及時記錄。如有異常應立即報告醫(yī)生進行及時處理。
2.3.2密切觀察各種引流物:腹腔引流管必要時應連接負壓吸引,保持其通暢,要及時地觀察胃腸減壓引流和腹腔引流液的性狀、顏色、氣味與量,并進行及時的記錄。若引流出新鮮血液且較多時,應考慮有發(fā)生內(nèi)出血的可能,應立即報告醫(yī)生進行檢查及處理。若量大時應做好再次手術的準備。每日更換導管時注意無菌操作,一般術后2~3日,引流量可減少至每日10ml以下,色清淡時,即可遵醫(yī)囑拔管[3]。
2.3.3臥位與活動(分流病人的護理): 分流術后48小時內(nèi),病人取平臥或15°低坡臥位,2~3日后改為半臥位。避免過多活動,翻身時動作要輕柔,手術后不宜過早下床活動,至少臥床1周,以防血管吻合口破裂出血。
2.3.4生活護理:要慎起居,注意防寒保暖,謹防寒邪侵襲,要注意口腔護理,可用生理鹽水或銀花甘草水漱口,并及時清理呼吸道,預防口腔及呼吸道感染。
2.3.5飲食護理:指導病人從流食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并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和熱量。分流術的病人應限制蛋白質(zhì)和肉類的攝入,忌食粗糙的過熱食物,禁忌煙酒。術后并發(fā)腦病者給予低蛋白高熱量飲食。
2.3.6預防感染,維護肝臟:遵醫(yī)囑常規(guī)給予廣譜抗生素,病室宜清潔、通風、無污染,嚴格控制探視人員,注意防止院內(nèi)交叉感染,做好皮膚護理,遵醫(yī)囑給予保肝護理措施。
2.3.7密切觀察有無肝功能進一步損傷的傾向,警惕肝昏迷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夏穗生,曹秀峰,姜洪池.現(xiàn)代脾臟外科學,第2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60.
[2]黃金蓮.改良聯(lián)合斷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3,17(93):400-401.
[3]黃金蓮.改良聯(lián)合斷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3,17(93):4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