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不能選擇出生在一個家財萬貫的家庭,此生注定與財富無緣。
或許你不能依靠一個有權強勢的父親,這輩子注定與高官無份。
或許你沒有一個聰慧的頭腦、湊巧的機遇,此生注定運氣不會光顧你。
那么,請安分地做一個“一品百姓”吧,這,也是一種的選擇。
做一個平凡的“一品百姓”,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甘于淡泊,專于一事。沒有好高騖遠,只有腳踏實地。就像普通員工郭明義,15年來總是提前2個小時上班,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堅持資助貧困學生;就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幾十年躬身于田疇,甘做一介農夫;就像退休后的楊善洲,鉆進大亮山植樹造林二十多年,留一片郁郁蔥蔥的綠給人間,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做一個平凡的“一品百姓”,執(zhí)著奉獻,心系天下、關懷民生,勇于擔當。就如魯迅,在祖國陷于黑暗之時,說著一個中國人的話,做著一個中國人的事。他用“吶喊”驚醒麻木的國民,用筆為劍直刺敵人的心臟。就像劉和珍,一個溫婉的弱女子,卻將興校興國的重任扛在肩頭。面對暴力,無懼相迎;面對血腥,殞身不恤,用生命詮釋了剛毅和責任,愛國和擔當。
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生命何其短暫。那么我們又該如何讓短暫的生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呢?多少人為了風光無限的“一品高官”荒廢了青春;多少人為了遙不可及的“巔峰高位”蹉跎了一生。所以,要讓生命的意義放大,我們能做的、該做的便是努力做好自己,做好一個“一品百姓”。
盡力做一個“一品百姓”,便是利民,因為你生活在民民相生的社會;盡責地做一個“一品百姓”,便是利國,因為你的傾力是為了國家這部龐大機器的轉動;盡心做一個“一品百姓”,便是功在千秋,因為你行走在人類前行的歷史隊伍中。
做好“一品百姓”,重在一個“品”字?!捌贰奔雌沸?、品德。而“一品”,即一流的品行,一流的襟懷,一流的愛心。這個“品”字,是你的立身之本,立世之基。是否具備“品”,是你能否由一個“庸常人”升華為“一品人”的關鍵所在。
生活中“一品高官”畢竟只是萬里挑一,那么,就讓我們努力地做好一個“一品百姓”吧,像陶行知先生那樣,融入民土,具備民心,擁有民本。當“一品百姓”越來越多時,我相信,“一品社會”的形成也就為時不遠了。
【教師點評】
這篇議論文開篇用一組排比提出“做一品百姓”的論點,繼而分析了“一品百姓”的內涵,而后在對反面現(xiàn)象的剖析中,闡述了為什么要做一個“一品百姓”。接著在“一品百姓”與國、與民、與史的關系分析中,道出其作用,指明其途徑。全文層層深入,邏輯嚴密,鋪排的語言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說理氣勢。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6分+發(fā)展等級17分=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