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風,就讓自己集聚成一日千里的獵獵狂風;如果是水,就讓自己匯入浩瀚無垠的汪洋大海;如果是樹,就讓自己長成傲立霜雪的萬年青松;如果是沙,就讓自己孕育成絢麗奪目的珍珠。
是的,我們應追求生如夏花的絢麗,讓自己變成一顆珍珠,贏得死后如秋葉般靜美的美譽。
讓自己變成一顆珍珠須直面痛苦。魯迅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币蔀橐活w珍珠不也得這樣嗎?屈原在提出“聯(lián)齊抗秦”的政治主張后“忠而被謗”,但他面對痛苦仍吟“哀怨托離騷”“孤忠報楚國”;司馬遷因“不溢美,不隱惡”秉筆直書,卻在慘遭腐刑的痛苦時,仍能“著成信史照塵寰”;杜甫雖受“布衾似鐵”的痛苦,卻能吟唱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名句。他們不是在時間的流逝中淡化痛苦,而是用自己的全部熱情和才智直面痛苦,讓自己變成一顆珍珠,升華了自己,也點綴了人生。
讓自己變成一顆珍珠須付諸行動。徒有萬般“羨魚情”,而無絲毫“結網(wǎng)意”,怎么可能成為珍珠?有的人想成為愛迪生一樣的“發(fā)明大王”,卻畏于鉆研科學技術的艱苦;有的人想繼莫泊桑后,再獲“短篇小說之王”的榮耀,卻懾于終年練筆的艱辛;有的人想成為貝多芬一樣的“音樂巨匠”,卻不愿在五線譜間埋首耕耘;有的人想繼劉翔之后,再創(chuàng)亞洲飛人的佳績,卻怕“聞雞起舞”的訓練。有志卻不愿付諸行動,即使是身為鴻鵠,也難以捉到一條小魚,更何況是讓自己變成一顆珍珠呢?
冰心老人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這不正是告訴我們,要想讓自己變成珍珠,我們就得直面痛苦,付諸行動嗎?
春暖花會開。如果你曾經(jīng)歷過冬天,那么你一定會感受到春意暖融;如果你堅定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不會遙遠;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總有一天你會擁有滿園春色。
點評
全文圍繞主旨,切分為兩個分論點。第一個分論點下選取了屈原、司馬遷、杜甫三個歷史人物的事例,作者穿越歷史,走近偉人,從三位歷史人物不同的命運中找到了相同的人生軌跡,從而證明“讓自己變成一粒珍珠須直面痛苦”這一觀點。第二個分論點則選取了愛迪生、莫泊桑、貝多芬、劉翔的事例來證明。
在語言表達方面,通篇文白夾雜,不夠流暢。
【作者系廣東省東莞市高級中學高二(21)班學生,指導并置評:陳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