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即使因苦難低到塵埃里,仍能沖破厚厚的土壤,燃起星星之火,在原野上形成燎原之勢。
曼德拉,正義與勇敢的化身,曾經(jīng)在孤島上被關(guān)押27年。寂寞與艱難的囚禁生活并沒有折斷他向往自由、和平的翅膀。獄卒的虐待,艱苦的環(huán)境,非人的待遇,并沒有消磨他的意志。他韜光養(yǎng)晦,養(yǎng)精蓄銳。終于,在被關(guān)押27年后,他得以張開翅膀,飛向自由的藍天。磨難加諸他身上的重量,反而讓他更堅定自己的信仰。他當上了南非總統(tǒng),帶領(lǐng)南非人民走上自由的道路。
假如在獄中,他說他將來會作出這么巨大的貢獻,有誰會相信?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在成功之前,一切都看似不可能。而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最終往往都成了可能。無論是司馬遷的《史記》,還是曹雪芹的《紅樓夢》;無論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還是霍金的《時間簡史》;無論是阿炳的《二泉映月》,還是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都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因為他們生命中的磨難,為他們的人生撞擊出了星星之火,輝煌了他們的理想。
樸槿惠,黑暗夜空中的一只鷹。“第一家庭”曾給她籠上一層神圣的光環(huán),但好景不長。父母相繼遇害,生活給予她的苦難是生命里的不能承受之重,但她依然挺起脊梁,頑強地走著人生旅途。她開始閱讀大量的書籍,從哲學中汲取為人處世的道理,默默積蓄能量,期待爆發(fā)。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在2012年的韓國大選中,她終于以柔和的微笑生動地書寫了“總統(tǒng)傳奇”。
磨難可以使生命消逝,也可以使生命脫胎換骨,重現(xiàn)輝煌。還是曼德拉說得好:“生命中最偉大的光輝不在于永不墜落,而是墜落后總能再度升起?!倍@時候的生命色澤才會更加艷麗,迷人。
23歲的美國女孩凱利,出生時即缺少左前臂。但旁人的眼光并不能阻止她嘗試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她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想做的事情,絕不會因為一聲不行而放棄”。正因如此,這個女孩在美國愛荷華州小姐比賽中摘得桂冠。磨難并沒有使她沉淪,反而使她有了鋼鐵般的意志,去抵御暴風雨的侵襲。
害怕磨難,蛹怎能孕育出美麗的蝴蝶?害怕磨難,鳳凰怎能在烈火中重生?害怕磨難,荊棘鳥怎能吟唱動聽的歌?生命完全可以承受磨難之苦,因為在其堅強的內(nèi)核里蘊藏著永不熄滅的火種。
點評
本文開頭點出“磨難”的價值,中間部分分別以曼德拉、樸槿惠、美國女孩凱利等典型事例從點上進行開掘,充分論證觀點;同時,又從面上列舉司馬遷、曹雪芹、愛因斯坦、霍金、阿炳、貝多芬等人的事例,進行輔助論證。全文論據(jù)充足,議例精要,點面結(jié)合,論證有力。結(jié)論部分以反復(fù)、排比、反問的句式,再一次強調(diào)磨難的重要性,給人以振聾發(fā)聵的啟迪。全文思路開闊,能夠從現(xiàn)象深入本質(zhì),敘議結(jié)合,逐層深入,同時,語句通暢,整散結(jié)合,富有文采,體現(xiàn)了作者扎實的寫作功底。
【作者系浙江省臺州市路橋中學學生,指導(dǎo)并置評:王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