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2月的來臨,2013年開始了倒計時。如同深冬時節(jié)中的肅殺,此刻的圖書零售市場保持著冰冷的面孔,不過在近些年網絡渠道日漸主導零售市場的大格局下,電商平臺和商鋪們紛紛使出殺手锏,“造節(jié)”生財。從四年前誕生的“雙十一”,再到兩年前誕生的“雙十二”,電商一步步“造節(jié)”,也一步步創(chuàng)造出銷量神話。而作為零售市場的一員,圖書業(yè)也“被迫”卷入其中。
相較于3C和日用品等商品來說,圖書因其脆弱的盈利模式(固定的定價,較低的折扣,相對更低的需求度),在這場以折扣取勝的購買狂歡盛宴中,究竟能分得幾杯羹,博得多少利益,也讓不少圖書從業(yè)者憂心忡忡。但隨著京東、亞馬遜中國、當當網、蘇寧易購等電商大鱷紛紛涌入造節(jié)活動中,似乎圖書業(yè)者們也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了。正如很多評論者所擔憂的,“折扣”是把利劍,電商平臺依靠折扣起家,不斷擠占實體店鋪的市場占有率,但“折扣”更是一把雙刃劍,一旦破壞了有序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終將損人不利已。如果說圖書生產屬于制作業(yè)的話,圖書銷售絕對是服務業(yè),良好的購買體驗和附加的增值服務才是行業(yè)生存的關鍵所在。
在眾多電商中,步伐最穩(wěn),或者說最慢的,莫過亞馬遜。從中國卓越變身亞馬遜中國后,貼上了國際化、全球化等亮麗的標簽,亞馬遜看起來似乎更加保守了,雖然不放棄參與諸如“造節(jié)”一類的電商活動,但卻始終按照自己的腳步來前進。從Kindle電子書店上線,到Kindle Paperwhite一代上架,再到近期的Kindle Paperwhite二代的問世,亞馬遜已經悄然將其電子書模式移植到中國市場。雖然不少人對其在中國地區(qū)緩慢的更新?lián)Q代速度,以及還不那么龐大的電子書資源庫充滿非議,但健全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用戶體驗,也讓出版社和讀者們“趨之若鶩”。有理由相信,冬天過去,電子書的春天即將來臨。
文學的冷與暖
年末的圖書市場,諾貝爾獎的效應依舊清晰可見,文學版塊在年末時節(jié)持續(xù)走熱。作為今年的當家得主,艾麗絲·門羅理所應當?shù)叵硎芰俗疃嗟年P注度。得益于中國文學出版人的敏銳眼光,中國讀者得以在其獲獎后短短數(shù)月內,比較完整地分享了這位世界級短篇小說大師的文學風采和藝術魅力。而莫言,作為中國首位諾獎問鼎者,也有理由在這場文學歡宴中分享屬于自己的成就和地位。
但與幾位頂級文學大師尊享文學迷們無限崇拜的同時,純文學圖書日薄西山的出版之勢也是相當明顯。即使如余華一般的名家,新作問世也少不了帶些炒作的噱頭,并在書中引入流行的熱門話題,才得以擠入市場聚焦的前列。不得不說,在嚴肅文學逐漸衰退的當下,莫言等人的存在更加成為中國文學的一面旗幟和象征。
而與純文學板塊整體冷冷清清、凄凄慘慘相較,通俗文學市場卻一派熱熱鬧鬧、高高興興,大有風景這邊獨好的氣勢。其中青春文學更是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兩位領軍人物的新作也在這個寒冬為這場青春盛宴平添了一把火。作為中國青春文壇的一哥,郭敬明今年顯得有些“不務正業(yè)”,放下了筆桿,拾起了話筒,以編劇兼導演的身份亮相影視娛樂圈,將自己的代表作之一《小時代》系列改編為同名電影,在眾多的非議和鄙夷中,不出意外地獲得了相當可觀的票房紀錄。一如青春,有愛有恨,而真正的贏家恰是制作青春的那位幕后人。新作《愿風裁塵》是郭敬明自上作《小時代3.0刺金時代》之后兩年來的首部個人作品,拋棄了以往的虛構小說創(chuàng)作,新作以其少見的散文寫作方式亮相,收錄了郭敬明從2004年至2013年十年間的全部散文作品,堪稱作者十年心路歷程的全紀錄。從年少成名的郭敬明到身披榮耀的明星作家,再到身兼作家、商人、導演、出版人等多重身份的郭敬明,以散文體裁獨有的真實與平和,主動褪去明星光環(huán),還原最真實的郭敬明。燦爛之后終歸平淡,這也是作者選擇以散文方式回歸的初衷所在吧。
同樣是久未有新作問世的作家,七堇年也在暌別五年之后,推出了最新長篇小說《平生歡》。作者以一座江邊小城的一間工廠中一群大院子弟為背景,講述了曾風雨同路或背道而馳的你、我、他相互交織的時光故事。正如編輯所介紹的,我們都是生活的潛行者,當青春的歡歌散場,只剩座椅上的余溫,是我們觀賞過生命的印證。
政治人物的不盡“書緣”
從朱镕基到李瑞環(huán),從吳官正到溫家寶,中國的政治人物在今年度不斷傳遞著新書出版的交接棒。步入年末,這股熱潮依舊火熱,未有衰退之感,又有幾位重量級的作者與讀者見面了。作為長期以來主管國家文化產業(yè)和意識形態(tài)的領導人,李長春的新書《文化強國之路:文化體制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的出版也恰如其分地體現(xiàn)了其工作特色。在這部作品中收錄了李長春自2002年12月至2013年5月期間關于文化改革發(fā)展的重要講話、談話、文章共計90篇,另有重要照片69幅。全書共分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牢固樹立符合科學發(fā)展觀要求的新的文化發(fā)展理念”、“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加快構建覆蓋城鄉(xiāng)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推進文化科技創(chuàng)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等七大板塊,記錄了這段時間中國家關于文化發(fā)展和文化改革的總體歷程。從內容上來看,和《溫家寶談教育》一書相似,都是圍繞單一專題展開,以收錄作者的重要文字為主,就閱讀的趣味而言可能沒那么大,但是文獻價值較大。從去年底,中央正式提出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的國家戰(zhàn)略方針,該書由前任主管文化的領導人推出,對于文化產業(yè)研究者和從業(yè)者了解國家關于文化產業(yè)的政策沿革等具有很大作用。而在出版形式上,該書有精裝和平裝兩種版本,這一點似乎也成為近期領導人讀物的標配了。
如果說前作的價值在于文獻和研究,那么后面這本政治人物讀物則更能吸引一般大眾的眼球。由中國第九任外交部長李肇星帶來的首部外事回憶錄《說不盡的外交》自出版以來,頗受市場的追捧。作為中國外交領域的老兵,李肇星不僅外交手腕強硬,更是一位頗具文采的詩人,曾出版若干作品。在這部回憶錄作品中,作者圍繞其親身經歷的近半個世紀的外交生涯這一主線,記錄了其與美俄法英以及朝鮮等多國政要的私人交往過程,以及應對各種復雜外交問題的豐富經驗,書中更是首次披露中美炸館事件、“9·11”恐怖襲擊、中美匯率博弈等重大外交事件背后的內幕。就閱讀話題而言,這絕對是一本“說不盡”的書。
12月5日,南非前總統(tǒng)納爾遜·曼德拉以95歲的高齡告別了這個他曾奮斗畢生的星球,作為一位享譽全球的自由斗士,終生為南非的種族斗爭和民主自由和努力,成為南非的世界級和歷史性標志性人物。這位傳奇人物的離世也催熱了大陸相關圖書的熱銷,《漫漫自由路:曼德拉自傳》、《與自己對話:曼德拉自傳》等多部傳記以及與其有關的圖書都成為讀者的購買對象,相信未來幾個月還會有不少此類圖書涌入市場,讓讀者們在書中向這位偉人致敬。
看懂這個世界:心理風暴來襲
專業(yè)知識普及化通俗化已經成為當前圖書市場的流行趨勢,在歷史人文等學科褪去專業(yè)外衣,走入普通讀者之后,心理學也開始被掀開神秘面紗,走下學術神壇,心理學普及讀物的潮流已悄然進入讀者視線。去年一本書名不太清新、內容有點重口味的《重口味心理學》在全國掀起一股心理讀物浪潮,同時得益于一位國內知名主持人的無心插柳式的推薦,該書成功登入年度暢銷書,累計銷售近40萬冊,對于“心理”這樣一個高深玄妙的話題,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而有了前作的巨大成功,續(xù)作的問世也是理由應當。本月這部《重口味心理學2》正式上市,保留了那個不太清新的書名,副書名由“怎樣證明你不是神經病?”升格為“怎樣證明你不是變態(tài)?”,內容上延續(xù)了前作的重口味風格,為讀者講述了更隱秘更深層的心理學內容:自閉癥、抑郁癥、催眠、性變態(tài)、碎尸殺人狂、同性戀、臨終關懷、潛意識等,而書中對于“男人女人各種性怪癖的根源在哪里?”“碎尸殺人狂為什么更喜歡死人而不是活人?”“自閉癥患者都有哪些神奇的才能?”等話題的延展敘述,也讓讀者在頭皮陣陣發(fā)麻的同時又忍不住繼續(xù)讀下去。
談到心理普及讀物,就不得不提心靈勵志類圖書。以“心靈雞湯”等作品為代表的勵志類圖書,從十幾年前到現(xiàn)在一直都是圖書市場的熱點,堪稱常青樹。心靈勵志讀物重在用他人的故事感化讀者自身,套用一個流行詞就是引入正能量,激勵自我;而心理普及讀物則更像是上述圖書的專業(yè)升級版,通過將專業(yè)的心理學知識與現(xiàn)實的讀者需求結合起來,實現(xiàn)了從“心靈”到“心理”的升級。與心靈勵志讀物以情感關懷為主所不同,心理讀物重在解決讀者深層次的心理需求,如《重口味心理學》系列通過引入心理學知識,講述諸多日常避而不談的隱秘話題,滿足了讀者對于這些話題的好奇感。而像《行為心理學:怎樣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了解并影響他人》、《拖延心理學》、《7天治愈拖延癥》這樣針對特定人群,幫助讀者了解自己、認識他人的讀物也頗受市場的歡迎和讀者的喜愛。社會越來越發(fā)達,人與人的交往日益復雜,心理學普及讀物的流行,無形中已然成為世人互相認知和理解的橋梁和潤滑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