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或者都曾有過這樣的抱怨:那么認真地備課,怎么學生就是不配合,導(dǎo)致課堂死氣沉沉? 細品味,發(fā)現(xiàn)缺少的是激情——教師的激情。教師在課堂上有激情、有活力,學生學習語文才有興趣。充滿激情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要求,也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保證。本文探討了教師激情的來源和表現(xiàn)形式,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硪稽c思考和啟迪。
關(guān)鍵詞:語文課堂; 教師; 激情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2-031-001
總感到?jīng)]有激情的課堂,就沒有真正意義的語文教育。沒有教師的激情,就沒有學生的激情,就沒有課堂的活躍和生機。語文可以說是眾多課程中最豐富多彩的一門學科,語文課本處處蘊含著美,但很多學生卻對語文課提不起興趣。作為最有活力、最具靈性、最有趣味的學科,屢屢遭受學生的冷遇,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語文教師毫無激情的講析也難辭其咎。教師在課堂上有激情、有活力,學生學習語文才有興趣。充滿激情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要求,也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保證。那么,在語文課上,教師的激情要怎樣表現(xiàn)呢?下面就談?wù)勎业囊恍┐譁\認識:
一、情現(xiàn)語言
語文是語言的藝術(shù),語文課的課堂效果最終要靠教師的語言表達來實現(xiàn)。而語言也是最利于表達情感的媒介,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出色的、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課堂上,教師的語言有激情,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可以燃燒起每個學生的熱情。如果語言缺少了激情,課堂的“水面”上就會少了很多漣漪,多了幾許平靜,少了很多智慧的火花,多了幾許思維的沉寂,甚至平淡無味。
縱觀古今中外的演說家們或言辭犀利,跌宕縱橫;或嚴密精謹,滴水不漏;或妙語連珠,口若懸河;或處變不驚,機敏風趣。其說服力之大,鼓動性之強,讓我們?yōu)橹畤@服。當然我們不能要求教師具有演說家的口才,但應(yīng)該學習和揣摩他們的語言表達技巧,掌握語言運用的規(guī)律,注意運用聲音的輕重、緩急、停頓、起伏和語氣的變化來描摹形象,敘說情節(jié),渲染環(huán)境,展示意境。富于魅力的教學語言永遠是語文教學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語文表達的具體要求如下:
1.語言要有真情
《最后一課》中的韓麥爾先生在敵軍占領(lǐng)祖國后的最后一堂法語課上,“感情激動,連聲音都發(fā)抖了”,“哽住了”,“說不下去了”,使平時淘氣的小弗郎士也終身難忘。確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具有真情的語言,才最容易打動人,教師要以情作為紐帶,將作者之情化為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去點燃學生之情,把作者的情感波瀾準確傳達給學生,感染學生。在教學鄒韜奮的《我的母親》這篇文章時,我設(shè)計了一樣一個開頭:課堂開始前,讓我們把心沉靜下來,把記憶拉回到幾年前,5月12日,那個讓我們痛到不能呼吸的日子,留下無數(shù)黯然的感動……今天,我?guī)Т蠹铱吹牟皇菤纾皇窍M?,不是死亡的黑色,不是生命的綠色,我只是帶著你們一起去把目光聚集到那場災(zāi)難中留在我們記憶深處的母親。這樣的語言觸動了學生內(nèi)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一下子就能把學生帶入到情景之中,也易于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2.語言要有藝術(shù)和韻味
語文教師課堂語言最鮮明的特色是有激勵性和感染力。單調(diào)、乏味的語言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語文教師的語言不僅要有抑揚頓挫之感,更應(yīng)如一首詩,有情感的起起伏伏,似一部小說,有情節(jié)的曲曲折折,像一部戲劇,高潮時扣人心弦,動人心魄。就如魏巍小學的老師蔡蕓芝是“愛用歌唱的音調(diào)教我們讀詩”,使學生“直到現(xiàn)在”還記得她讀詩的音調(diào),背誦她教的詩。教師在課堂上要挖掘出蘊含于課文中的那些積極、進步、閃光的東西,并通過語言去影響、感染、教育學生,要把真知和真情融入自己的心靈和血液中,只有這樣,才能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恰當運用肢體語言
教師的一個手勢、一絲微笑、一伸手、一低頭、一舉步,出現(xiàn)在課堂這一特殊的領(lǐng)空,都會成為一種微妙的語言,都會在學生的心弦上播出不同旋律的樂章。就像三味書屋中的先生讀書到動情處“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拗過去,拗過去”,雖然不是在指導(dǎo)學生讀書,但是他的充滿激情的表現(xiàn)給學生做了極好的示范,以致學生“疑心這是最好的文章”。有位教師在教學《口技》時,講到口技藝人所發(fā)出的各種惟妙惟肖的聲音時,不僅拍案叫絕,學生與之共鳴,也為口技藝人高超的技藝所嘆服。
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其他任何手段所無法替代的。因此,只有教師的語言豐富多彩了、充滿魅力了,語文課才會更吸引人、更打動人,語文的課堂才能煥發(fā)生命的光輝!
二、情重結(jié)構(gòu)——課堂結(jié)構(gòu)宜張弛有度
沒有高潮的語文課,不是成功的語文課。動人的樂曲、美好的詩篇、精美的散文,之所以給人以美的感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張弛有度的節(jié)奏。節(jié)奏控制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了表達效果。我們要努力把課上得有節(jié)奏而且富有詩意。教師要善于運用設(shè)問、懸念、鋪墊等手法,使課堂呈現(xiàn)出起伏、急緩、張弛等變化。在設(shè)計教學時,要預(yù)留出教學高潮出現(xiàn)的時機,引導(dǎo)學生達到思維力度的高峰,課堂高潮迭起,氣氛熱烈,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就會增加,課堂就會是一汪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
三、情帶教法——教學方法宜靈活多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們在采用任何形式的教學法時,都不可忘了一個”活”字。教師應(yīng)結(jié)合學習的文本和學生的實際,每節(jié)課要有針對性地選用教學方法,而且應(yīng)注意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使課堂面目不斷推陳出新,使學生在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過程中感受創(chuàng)新帶來的學習樂趣。
激情如火,熊熊燃燒;激情似水,洶涌澎湃。教師用激情的火花燃燒學生的心靈,漫溢著濃烈的情感,像一泓泉水流進學生的心田,學生才能樂滋滋讀書,主動求知和探索,在激情充溢的語文課堂里,培養(yǎng)學生富有激情、悟性和靈性,師生共同享受著語文課堂教學的快樂和成功。
生命,因激情而更美麗;教學,因激情而更動人。行動起來,讓語文課堂充滿激情,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汲取知識的甘霖,陶冶自己的情操,拓展自己的視野,邁向更廣闊的新天地。
激情,讓語文課堂如此美麗!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藝術(shù)》
[2]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
[3]盧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學》
[4]魚霞.《情感教育》
[5]周慶元.《中學語文教育心理研究》
[6]魏本亞.《語文教育學》
[7]曹明海.《語文教育智慧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