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力是個體先天稟賦和后天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個體智力的發(fā)展存在明顯的差異。根據(jù)英語雙邊活動的特點和因材施教的原則,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克服個別差異對外語教學的抑制作用,提高外語教學質(zhì)量,開創(chuàng)外語教學的新局面。
關(guān)鍵詞:智力差異; 因材施教; 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問題
在多年的英語教學工作中,老師們碰到了一些難題。難題之最是學生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剛開始學英語時,學生學習熱情都高,成績普遍較好,但時隔不久一些學生就落后掉隊,以后不及格者、放棄不學者越來越多,使英語教學陷入被動。如何克服差異對英語教學的抑制作用,防止和縮小分化,大面積提高外語教學質(zhì)量?這就是我們需重視研究及解決的問題。
二、理論依據(jù)
加拿大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等(R.C.GardnerMaclntyre,1992)把影響學生學習語言的個性差異分為三個方面,他們分別是:
1.認識方面:智力因素(指學生能夠迅速、準確理解教師講解的能力),語言學習潛力(指學生學懂某項知識或掌握某項技能所需的時間)、語言學習策略和學生過去的語言學習經(jīng)歷。
2.情感方面:學生學習語言的態(tài)度和動機、學習的自信心、個性(如內(nèi)向或外向)以及個人學習風格等因素。
3.其他方面:主要有學生的性別、年齡及其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
三、解決問題
雖然我們很難把這種差異消除掉,但我們可以降低影響。老師應該承認,學生的學習與智力是有關(guān)系的,學生智力方面的差異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與教師的“教”相互作用,從而對學生的“學”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造成學生在學習成就上的差別。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做了以下探索:
1.課堂教學
(1)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渠道,如果教師的課堂設(shè)計不能兼顧幾乎班上所有的學生,那么就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久而久之班級兩極分化現(xiàn)象會越來越嚴重。因此首先要改變教學方法,在教學設(shè)計上盡量考慮到各個層次的學生(主要分為好、中、差三個層次),把多樣化的活動以高效的方式整合到課堂中來。在備每一堂課時,我盡量以層次教學法為原則,一年下來取得了明顯的變化,兩極分化現(xiàn)象減輕,低分段人數(shù)減少。
(2)學生的配合很重要,因為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教師的教是客體,只是外部因素,學生的學是主體,是主要因素。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種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該理論注重學生的智能多樣性、整體性、開放性和差異性,強調(diào)以不同的教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各種智能,調(diào)動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提倡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學,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如我班有兩位同學智力不是很高,但語音語調(diào)漂亮,我讓他們參加無錫市英語短劇比賽,獲得了二等獎。他們看到了自己的長處,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第二環(huán)節(jié)的話題討論不盡人意,知識面狹窄,口語能力欠佳。自這次比賽后,這兩位同學對英語越來越感興趣,相信勤能補拙,成績上升。在平時的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發(fā)掘其身上的閃光處,這樣的成功體驗積累多了,后進生的自信心就能夠重新樹立起來。
(3)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學生自由組合,每個小組以4至6人為宜,小組的組成應考慮性別、能力、個性、成績的互補。教師對小組提供指導或幫助。如讓學生將《21世紀中學生英文報》“高中版”介紹周杰倫的文章“Jay shows new talent”改編成采訪。各組中書面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當總編劇,具有導演才能的學生充當導演,口語表達能力強的兩名學生分別扮演周杰倫和記者,具有繪畫潛質(zhì)的學生布置模擬演播室的背景。從中,學生學會如何傾聽、理解他人的立場和觀點,尤其是外語成績差的學生,通過團體合作提高自己的能力,并覺得自己是班級不可或缺的一員,同時受到組內(nèi)成績好的同學的感染。
2.學法指導
注重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不同的智力體現(xiàn)出不同的能力傾向。但成績的高低并不完全是由智力決定的。許多學生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許多不符合學習規(guī)律,因此導致學習效果的不理想。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對成績有著事倍功半的效果。對成績好的學生及成績差的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問卷調(diào)查并輔之以階段性觀察。我對兩個實驗班95人的英語成績進行了一次統(tǒng)計,穩(wěn)定在95分以上的同學有45位左右,70分以下的有10位左右,設(shè)計以下表格對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行調(diào)查:
從表格分析得出,成績好的同學調(diào)查的四項內(nèi)容完成得比分數(shù)低的同學要好得多。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們的智力水平呈常態(tài)分布(又稱鐘形分布),他們的聰明程度屬中等。一般認為,智商超過140的人屬于天才,他們在人口中不到1%,也就是說大多數(shù)人的智商是屬于同一層次的。由此看來,學習方法的使用對成績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我給成績差的學生分析他們學習方法中的不足之處,一部份學生主要是缺乏持久力和自制力,注意力易轉(zhuǎn)移,無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故造成成績起伏不定。還有一部分人是誤以為自己的智力不如他人,久而久之,影響學習成績。讓他們和成績好的同學結(jié)對互幫互學,逐漸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后來這10位同學的英語成績上升到90多分,從而樹立了學英語的信心。
四、實施結(jié)果
根據(jù)英語雙邊活動的特點和因材施教的原則,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教學方法上從學生的原的基礎(chǔ)出發(fā),考慮學生的接受情況,克服個別差異對英語教學的抑制作用。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出現(xiàn)外語教學中的兩極分化,大面積提高外語教學質(zhì)量,開創(chuàng)外語教學的新局面?!皩嵺`出真知”,怎樣更好地、妥善地處理學生的智力差異,還需在英語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體驗。
參考文獻:
[1]《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實用全書》
[2]《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Howard Gard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