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治課不好教,政治課不好學,學了也難拿高分?!边@已成高中師生的普遍心聲。這種現(xiàn)象尤其在主觀題得分方面。歷經(jīng)幾屆薄弱高中教學的“摸爬滾打”,我略有總結自己的教學心得?,F(xiàn)就如何培養(yǎng)高中政治主觀題“審題習慣與能力”策略淺談自己的體會,不成系統(tǒng),希望借此反思和總結個人教學,翼能達拋磚引玉之效。
關鍵詞:高中政治; 主觀題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6-013-001
一、培養(yǎng)學生政治學習的慣性,消除學生學科誤區(qū),樹立正確的政治學習觀
由于初中開卷考試教學和政治學科的特殊性,在統(tǒng)考各學科的“排位”中,經(jīng)常會處于被邊緣化的境地,正因如此,高中教師必須首先讓學生消除政治學科學習誤區(qū),樹立正確的政治學習觀。
如何消除政治學科學習誤區(qū),樹立正確的政治學習觀?
1.確立信心
讓所有的學生都認識到,高中政治是屬于重要科目,政治是最有所為最能夠突破的科目,但學好政治必須從平時抓起,講方法、講思維、講實踐。可以身邊語數(shù)英不好,但文綜好而考上大學的真實例子鼓舞學生。
2.細心激發(fā)和維護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
學生對于政治學科的態(tài)度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喜歡,一類是討厭;對喜歡政治的同學,教師應不斷教授他們學習政治的方法及應對難度較大考題的解題策略,有計劃提高其綜合答題能力;針對不喜歡學習政治科的學生,在政治課上往往有互動性差、配合主動性弱、成績難提高等一系列問題,教師則應該不時努力尋找機會對其進行表揚。
細心激發(fā)和維護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教師可以嘗試以下做法:
首先,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具體的學習政治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能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在課堂。政治課的意義和靈魂在于它的思想性和社會實踐性。高一高二政治教學可以放開些,發(fā)揮教師的主導角色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必須讓自己教學做到有時政性、趣味性和計劃性,上課和作業(yè)的節(jié)奏適中,課內(nèi)課外貫穿布置圍繞政治教學的主題內(nèi)容。每個內(nèi)容教師必須先做重點強調(diào),再課堂點撥,適量作業(yè),再及時反饋。這樣就避免了“有形式無內(nèi)容”走過場之嫌。
其次,營造學習政治的磁場,教師還要注重方法,耍點“心眼”來調(diào)動同學的積極性。比如對于一些偏難怪題,許多學生焦頭爛額,但是也有不少同學光知道著急,卻不怎么投入時間,盲目的認為別人也一樣沒時間看。我在班上利用休息時間搞一點高考難題輔導,剛開始有些同學聽,后來聽的人不斷增多,也有采取交流的形式圍者甚眾。我認為這一方面是在提高,但是更重要的是把解難題的氣氛帶活了,很多同學聽了后發(fā)現(xiàn)自己差距很大,回去趕緊抽空看。然后回頭看看,又覺得很多同學都在緊張政治啊,這樣政治的氣氛也就營造出來了。
最后,鼓勵一些同學問問題來刺激提醒其他同學的政治學習熱情。對問問題很多的同學,教師在改卷時可巧妙地多給點分,或在考前解答時巧妙的漏題,這樣其他懶于學習政治的,經(jīng)常看到同學來來往往和老師交流答題而且成績又有進步,他的緊張感也會被調(diào)動,教師再指導他具體操作的方法,他一定會去認真實踐。
二、培養(yǎng)閱讀審題習慣,答題才能真作為,避免答案“兩張皮”式通病
如果說以上是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對學生學習政治主體性的調(diào)動,它是教學內(nèi)容是否得到有效實施的前提。那閱讀審題方面的能力就是學生答題能力的首要能力。
只有在平時規(guī)范訓練,通過一定的量的強化訓練,培養(yǎng)學生正確閱讀審題的習慣和能力,學生就能夠?qū)懗霰容^完整規(guī)范的答案。
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訓練學生的閱讀審題的習慣和能力:
1.從高一開始,教師就應該規(guī)定他們完成頗“大量”的閱讀考題,把政治成績的高低看作自己文科素養(yǎng)很重要的標志。做“閱讀審題”筆記,定期讓他們把以前的讀題翻出來,把以前的讀題感悟重新修改,重新儲存讀題內(nèi)容,同時加固自己印象,不斷運用。很多同學最后發(fā)現(xiàn),那些讀題筆記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每次考前不翻翻讀題筆記就覺得心里不踏實。
2.在讀題筆記作業(yè)上要繼續(xù)強化做題,強迫學生去審題,通過做題實踐去開拓思維,去更多積累讀題思維,讓學生養(yǎng)成習慣書面表達并能表達流暢。
3.在讀題的時候進行背誦。不記住考點要點,運用幾乎是空話。對于文學科而言,記憶優(yōu)先,強記是不可忽視的。
4.教師能夠多了解不同學生讀題和答題的特點,有針對性輔導,因材施教。
三、讀題審題,教師先行,要精講練,才能事半功倍
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一些閱讀和寫作能力挺強的同學,他答題的分數(shù)卻不高。問題在于他沒認真讀懂材料而致使他不懂要答多少,怎么答才是出題者所需要的答案。所以提高答題的能力關鍵不在于做題,而在讀題。另外作為綜合性的問答題,往往有不少的條條款款,是一種特殊的閱讀,有時答案相對“標準性”也說明這其實可以算客觀題,所以問答題需要訓練,但切忌“題海戰(zhàn)術”,要精訓練,精講,才能事半功倍。
教師在訓練過程中必須把握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自己必須認真研究琢磨總結方法,審題有好幾個層次,不一定閱讀能力越強就越會做問答題。我自己剛進入中學教政治時,做問答題也經(jīng)常稀里糊涂,有些是因為題目不規(guī)范,沒能引導統(tǒng)一思路,但更多是因為不了解這種題目中材料所云,答題時往往“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所以很難做好。教師應該思路清晰地把一些題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講解給同學,并提示他們歸納總結類似的題型,長期如此,同學就會在答題時有章可循,至少知道答題時應如何讀題審題組織答案了。
其次,教師讓學生訓練也必須選擇符合高考要求的典型題型,主動琢磨題目的基本思路和答題方法。
實踐證明,問答題在高中階段通過教師有規(guī)律的講評,學生主動琢磨,利用高考題目有目的強化訓練,是改變高中生在初中所養(yǎng)成“不細心不耐心認真審題的習慣”及培養(yǎng)其審題習慣和能力的非常務實有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