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共150分,答題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說“俗”道“雅”談文化
于 平
俗,與其說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不如說是一種文化養(yǎng)成或文化習慣。最初的“俗”,源于人的生存本能,體現(xiàn)出人對自然的生存選擇與適應。當人的生存選擇與適應“習慣成自然”時,我們就有了“俗”。
“積習”而“成俗”,說明“俗”是特定時空中特定人群的“集體無意識”,是無需言明的默契,也是無需理析的律令。隨著人類社會組織日趨復雜且日趨精密,鄉(xiāng)民社會的默契需要規(guī)范并敞亮為“鄉(xiāng)約”,于是“約定俗成”成為“俗”的自覺構建。這種體現(xiàn)出鄉(xiāng)民社會“民風世情”的俗,也往往成為“法”的適用基礎。俗,在一定語境中其實是人們維系人際關系的紐帶,也是人們維護社會秩序的準繩。因此,“約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約法”的指向,無論是“積習成俗”還是“約定俗成”,都說明“俗”是一定鄉(xiāng)民社會的內在秉性和價值取向。
但是,“積習”也好,“約定”也好,“俗”的“群體性”呈現(xiàn)總有其“局限性”?!笆锊煌L,百里不同俗”說的是空間局限,“時過境遷,物是人非”說的是時間局限。適宜某一社會的“俗”,對其余鄉(xiāng)民社會可能“不宜”;某一鄉(xiāng)民社會彼時之“俗”,也可能在時過境遷后變得“不宜”……
我國是多民族一體化的文化大國,且地域廣闊。因此,“和而不同”成為眾多個體保持個體特質又顧及和諧相處的“公約”。“公約”可為更大空域和更長時段的“約定”,成為眾多個體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約”的共同理想。這個“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稱為“雅”。
“雅”實際上有文化整合的意味,經過整合并得到提升的文化會得到“雅正”的評價?!把拧辈粌H存在于“文化整合”之中,而且體現(xiàn)為整合后“文化范式”的確立。即以“雅”為“正”。相形之下,雅、俗之間就有了高下之別、莊諧之別乃至文野之別?!八住钡囊夂簿蜐u生“陋意”,漸趨“庸境”。
講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不一定自封“高雅”,但大多自命“清高”,不一定都能“超凡脫俗”,但大多鄙夷“諂世媚俗”。拒絕媚俗可以是為著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也可以是為著彰顯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說,“俗”還是“雅”作為一種價值評判,已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或文化習慣,它還是包括品位、境界在內的文化人格。
所謂“文化”,意在“以文化人”,在于使人脫離蒙昧、超越本能、發(fā)展智慧、趨赴道德。也就是說,“文”是構成,而“化”是功能,相對于“化”之功能取向而言,“文”之構成往往更具有穩(wěn)定性?!帮L俗”作為“人文”的重要構成,需要一定的堅守來維護穩(wěn)定,也需要一定的遷變來謀求發(fā)展?!帮L俗”在需要穩(wěn)定時,是作為正面價值呈現(xiàn)的,背棄者被斥為“傷風敗俗”;而“風俗”在需要發(fā)展時,是作為負面價值披露的,變革者被譽為“移風易俗”。
文化的“以文化人”,主導傾向是“化人以雅”,是使人的品貌、趣味、格調、境界都漸至“文雅”起來。在這里,“雅”成了“文”的內涵,“文”成了“雅”的表征。但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對文化人格的追求并不都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始終如一。既然人們鄙夷“諂世媚俗”,藐視“跟風從俗”,就不排斥有人以“文雅”來裝裝門面,墊墊柱基。因此,我們在遠離低俗、拒絕庸俗、摒棄媚俗之時,更要養(yǎng)文心、修文德、循雅道、育雅趣,通過文化自覺陶塑文化人格并提升文化境界!
(選自《光明日報》2011年12月7日,有刪改)
1.下列關于“俗”和“雅”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人類社會初期,“俗”體現(xiàn)了人對自然的生存選擇和適應,是特定人群中產生的一種不成文的、無需言明的默契。
B.在人類社會組織日益復雜和精密后,維系人際關系的紐帶和維護社會秩序準繩的“俗”往往具有道德“約法”的指向。
C.“雅”是一種“公約”,這種“公約”的特點是眾多個體保持個體特質又顧及和諧相處,是一種更大空域和更長時段的“約定”。
D.“雅”是一種價值評判,講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拒絕媚俗是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或彰顯自己的人格魅力。
2.對于“俗”和“雅”的關系,解說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A.“俗”是一種文化養(yǎng)成或文化習慣,具有道德“約法”的指向;“雅”是社會群體的共同理想,故不具有道德層面的約束功能。
B.“雅”“俗”之間有高下之別、莊諧之別乃至文野之別?!八住钡囊夂哂新猓怯顾椎?;“雅”則是高尚的、脫俗的。
C.“俗”是小的社會群體共同約定和遵守的無需言明的約定?!把拧眲t是面向更大的社會層面,對諸多的“俗”進行共性整合,進而形成的書面約定。
D.“俗”具有群體性,但這種群體性又有時間或空間上的局限性;“雅”則是為了讓更多的群體“和而不同”,是對“俗”的局限性的超越,具有更廣泛的適用性。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積習”可成俗,“約定”也可成俗,但是“俗”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全方位適用的,地域不同、時間不同而“俗”不同。
B.“雅”是文化整合的結果,也是文化提升的產物?!把拧迸c“俗”是相對的,追求“雅”就是要逐漸消除“俗”的影響乃至消除“俗”的存在。
C.“風俗”是人文的重要構成,但它直接受人的好惡的制約。人們認可它時,它便作為正面價值呈現(xiàn);人們厭惡它時,它便被作為負面價值披露。
D.“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化人以雅”使人脫“俗”。因此,我們應該自覺遠離和拒絕俗文化,培育雅趣,提升自己的文化境界。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張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為郎。用善書給事尚書,精力于職,休沐未嘗出。上行幸河東,嘗亡書三篋,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之,具作其事。后購求得書,以相校無所遺失。上奇其材,擢為尚書令,遷光祿大夫。
昭帝即位,大將軍霍光秉政,以安世篤行,光親重之。久之,天子下詔曰:“右將軍光祿勛安世輔政宿衛(wèi),肅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寧。夫親親任賢,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為富平侯?!?/p>
大將軍光薨后數(shù)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車騎將軍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謹厚,勤勞政事,國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為大將軍?!鄙弦嘤弥0彩缆勚?,懼不敢當。請聞求見,免冠頓首曰:“老臣誠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繼大將軍后,唯天子憐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謙。君而不可,尚誰可者!”安世深辭弗能得。
嘗有所薦,其人來謝,安世大恨,以為舉賢達能,豈有私謝邪?絕勿復與通。有郎功高不調,自言于安,安世應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執(zhí)事,何長短而自言乎!”絕不許。已而郎果遷。莫府長史遷,安世問以過失。長史曰:“將軍為明主股肱,而士無所進,論者以為譏?!卑彩涝唬骸懊髦髟谏?,賢不肖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薦之?”其欲匿名跡遠權勢如此。
安世自見父子尊顯,懷不自安,為子延壽求出補吏,上以為北地太守。安世尊為公侯,食邑萬戶,然身衣弋綈,夫人自紡績,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內治產業(yè),累織纖微,是以能殖其貨,富于大將軍光。天子甚尊憚大將軍,然內親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歸侯,乞骸骨。天子報曰:“將軍年老被病,朕甚閔之。雖不能視事,折沖萬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亂,朕所不及,得數(shù)問焉,何感而上書歸大將軍、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將軍強餐食,近醫(yī)藥,專精神,以輔天年?!卑彩缽蛷娖鹨暿拢燎镛?。天子贈印綬,送以輕車介士,謚曰敬侯。
(選自《漢書·張安世傳》)
4.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唯安世識之,具作其事(通“志”,記住)
B.絕勿復為通(通報,舉薦)
C.其人來謝,安世大恨(遺憾)
D.是以能殖其貨(增加)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張安世“滿而不溢”的一項是( )
(3分)
①君之功高,明主所知/②食邑萬戶,然身衣弋綈/③見父子尊顯,懷不自安,為子延壽求出補吏/④然內親安世,心密于光焉⑤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薦之/⑥上疏歸侯,乞骸骨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皇上巡視河東,曾經丟失三箱書,張安世把書中的內容詳備地寫出來,皇上認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書令,調任光祿大夫。
B.霍光死后,有人奏請皇上讓張安世接任大將軍之職。張安世得知此事,不喜反憂,向皇帝極力推辭。
C.張安世身兼選賢拔能的大權,這本是能給他帶來利益的肥差,可他卻從不讓被提拔的人知道是他薦舉的結果。
D.張安世對家人的要求尤其嚴格。兒子為光祿勛,他認為父子俱為顯貴,不宜同朝為官,他便讓他兒子離開京城去做北地太守。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大將軍霍光秉政,以安世篤行,光親重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軍為明主股肱,而士無所進,論者以為譏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8~9題。
永遇樂
次稼軒北固樓詞韻①
姜 夔
云鬲迷樓,苔封很石②,人向何處?數(shù)騎秋煙,一篙寒汐,千古空來去。使君心在,蒼崖綠嶂,苦被北門③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飲,大旗盡繡熊虎。
前身諸葛,來游此地,數(shù)語便酬三顧。樓外冥冥,江皋隱隱,認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長淮金鼓④。問當時依依種柳⑤,至今在否?
[注]①1205年辛棄疾轉任鎮(zhèn)江知府,積極準備北伐。他寫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姜夔深受感動并依辛詞的韻腳填寫本詞。②迷樓:在揚州,與鎮(zhèn)江(京口)之北固山隔江相對,是隋煬帝幸江都時所建。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狀如伏羊,相傳孫權曾與劉備在此共商抗曹大計。③北門:京口,南宋時接近邊界,成為北方的重鎮(zhèn)和北大門。④金鼓:指出征的隊伍。⑤依依種柳:《晉書·桓溫傳》載,桓溫北伐看到自己任瑯琊太守時種的柳樹,都已十圍。
8.請分析“千古空來去”中的“空”的表達作用,并結合上片指出作者在此所寄托的情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下片中作者提及“諸葛”,請分析作者用此典故的用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露橫江,_____________。縱一葦之所如,_____________。(蘇軾《赤壁賦》)
(2)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掛倚絕壁。(李白《蜀道難》)
(3)_____________,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乙 選考題
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25分)
大師的由來
[法國]安德列·莫洛亞
畫家比埃·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畫完那張藥罐里插著花枝、盤中盛著茄子的靜物寫生。這時,小說家葛雷茲走進畫室,看他朋友這么畫了幾分鐘,大聲嚷道:“不行!”
那位正在描一只茄子,驚愕之下抬起頭來,不畫了?!安恍校∵@樣畫法,永無出頭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為人正派??墒悄愕漠嬶L平淡無奇,老兄。這樣轟不開,打不響。一個畫展五千幅畫,把觀眾看得迷迷糊糊,憑什么可以讓他們停下步來,流連在閣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杜什,這樣永遠成不了名。太可惜了?!?/p>
“為什么?”正直的杜什嘆了口氣。
“作品比買主多,蠢貨比行家多。沒成名的成千上萬,你想想,怎樣才能出人頭地?”
“靠苦功,靠真誠?!?/p>
“咱們說正經的。那些蠢貨,想刺激他們一下,非得干些異乎尋常的事。炮制幾篇宣言,否認存在什么動態(tài)或靜態(tài),白色或黑色,圓形或方形。發(fā)明只用紅黃兩色作畫說是新荷馬派繪畫啦;或者拋出什么圓錐形繪畫,八邊形繪畫,四度空間繪畫,等等?!?/p>
這時,飄來一縷幽微的清香,斯卡夫人到來了。這是一位美艷的女子,杜什贊賞不已。只因杜什沒什么大名,便也瞧不起他的畫品,瞅了一眼畫布,嬌嗔地說:“昨天,我看了個展覽,那是關于全盛時期的黑人藝術。噢!何等的藝術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現(xiàn)力!”
畫家送上一張自己頗感得意的肖像畫,請她鑒賞。“蠻好。”她用舌尖輕輕吐出兩字。之后,她失望地,婉轉地,嬌媚地,留下一縷清香,走了。
杜什抄起調色板,朝屋角扔去,頹然坐倒在沙發(fā)上:“我寧可去當保險公司跑街、銀行職員、站崗的警察。畫畫這一行,最要不得。幫閑們只知瞎捧,走紅的全是畫匠。那些搞批評的,不看重大師,一味提倡怪誕。我領教夠了,不干了!”
葛雷茲聽畢,點上一支煙,想了半天。臨了,說道:“你能不能這樣做,向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鄭重其事地宣布,這十年來,你一直著意于革新畫法?”
“你聽著……我寫兩篇文章,登在顯著位置,告訴知識界的名流說你開創(chuàng)了一個意識分解畫派。真正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不是肖像,而是他在我們心中喚起的意念。因此,畫一位上校,就應以天藍和金黃兩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杠,這個角上畫匹馬,那個角上畫些勛章。實業(yè)家的肖像,就用工廠的煙囪、攥緊的拳頭來表現(xiàn)。杜什,就得拿這些去應市,懂嗎?這種肖像分解畫,一個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來?”
畫家慘然一笑,答道:“一小時里都畫得出??杀氖?,我不會胡說八道。”
“那好辦,老兄。有人向你請教,你就不慌不忙,點上煙斗,朝他臉上噴一口煙。來上這么一句:‘難道你從來沒看過江流水涌嗎?’這樣,人家會覺得你很高明。你等著讓他們發(fā)現(xiàn)、介紹和吹捧吧!到時候,咱們再來談這樁趣事,拿他們取笑一番!”
兩個月后,杜什的畫展在勝利聲中結束。美麗的斯卡夫人,那么嬌媚地跟著新近的名人,寸步不離。“噢,”她一再說,“何等的藝術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現(xiàn)力!哎,親愛的,真是驚人之筆,你是怎么畫出來的?”
畫家略頓一頓,點上煙斗,噴出一口煙道:“難道你,夫人,從來沒看過江流水涌嗎?”
波蘭美女感動之下,微啟朱唇,露出柔媚的微笑。
風華正茂的斯特隆斯基,穿著兔皮領外套,在人群中議論開了:“高明!真高明!但是,杜什,你是從什么地方得到啟示的?”
杜什吟哦半晌,得意地朝他噴了口煙道:“難道你,朋友,從來沒看過江流水涌嗎?”
“妙哉!妙哉!”那一位點頭贊嘆道。
這時,一位有名的畫商,在畫室里轉了一圈,抓住畫家的袖子說道:“這些作品,我統(tǒng)統(tǒng)包下了。不告訴你,你就不要改變畫風,我每年向你買進50幅畫……行不行?”
杜什像謎一樣不可捉摸,只顧抽煙,不予理會。畫室里人慢慢走空,這時樓梯上還傳來漸漸遠去的陣陣贊美。跟畫家單獨相對時,小說家興沖沖地說:“哎,老兄,你信不信,他們全給你騙了?我原以為人類的愚蠢是深不可測的,殊不知更在我預料之外!”
他抑止不住狂笑起來。畫家皺皺眉頭,看他不住地笑,突然喝道:
“蠢貨……”“蠢貨?”小說家憤憤然了,“我剛開了一個絕妙的玩笑……”畫家傲然環(huán)視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畫,躊躇滿志,一字一頓地說:
“是的,葛雷茲,你是蠢貨。這種畫自有某種新意……”小說家打量著他的朋友,愣住了?!罢娓呙?!”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誰讓你改弦更張新法作畫的?”
這時,杜什消消停停地從煙斗里吸了一大口煙。
“難道你,”他答道,“從來沒看到過江流水涌嗎?”
(羅新璋編譯,選自《半月選讀》2008年4期)
(1)下列對小說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5分)
A.畫家杜什的靜態(tài)寫生被否定是因為他的畫風平淡無奇,不能吸引人的眼光。由此看來,要想成名不能只靠苦功和真誠,有時要講究一下技巧和手段。
B.杜什頗感得意的肖像畫換來斯卡夫人輕描淡寫評價后,他“抄”“扔”“倒”等一系列動作,表現(xiàn)出了他對自己畫風的極度失望之情。
C.小說家深諳世事,處事圓滑,作為朋友也很真誠。他幫畫家開創(chuàng)了一個意識分解畫派,這個畫派的典型特征是以喚起來的意念來代替肖像。
D.畫展勝利結束后對杜什的“不可捉摸,只顧抽煙,不予理會”這句描寫,在情節(jié)結構上起到了轉承的作用,使得后文寫杜什性格的變化有了支點。
E.小說圍繞“大師的由來”有明、暗兩條線索:明線寫朋友的啟發(fā)、幫他成為“大師”;暗線寫畫家思想上的一步步變化,以致最終墮落。
(2)畫家比?!ざ攀灿心男┬愿裉攸c?請簡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說中斯卡夫人前后出現(xiàn)兩次,請簡要分析這個人物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覺得這篇小說以“大師的由來”為題目不如以“江流水涌”為題目好,你認為哪一個題目好?請談談你的觀點和具體理由。(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25分)
駱家輝:一英里夢想
岑伯寧 范思旻
提到61歲的駱家輝,總有兩個離不開的話題,一是他的華裔血統(tǒng),二則是“美國夢”。
“100年前,我的祖父乘蒸汽船到了美國華盛頓州。他在一個白人家庭當傭人,這戶人家距離州長官邸不到一英里路程。我們家族用了一個世紀,才從那幢當傭人的房子搬到了州長的房子里。”“我的父親駱榮碩在二戰(zhàn)爆發(fā)前加入美國陸軍,戰(zhàn)后回到西雅圖,開了個小雜貨鋪,在美國扎下根來?!边@是駱氏家族的轉折點,也是他整個人生的開端。
駱家輝1950年出生于西雅圖,上幼兒園前,駱家輝還不會講英語,因為家里人只說臺山話;在幼兒園時,他還因為不愛吃美式早餐而被教員打了手板?,F(xiàn)在,他喜歡喝星巴克的摩卡咖啡,有時還親手調制,并用流利的美式英語與記者暢談咖啡文化。
1968年,駱家輝考上耶魯大學。幾年后,又取得了波士頓大學法學學位。因為出色的法學教育背景,駱家輝受聘在華盛頓州金縣的檢察院辦公室工作。1982年,成功競任華盛頓州議會眾議員。1996年更是以58%的優(yōu)勢選票當選華盛頓州州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亞裔州長——而該州只有約5%的亞裔人口。這也是駱家輝第一次完成他的家族百年來的“一英里夢想”。“駱家輝就是美國夢的主角。”在1997年的國情咨文中,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如此評價駱家輝的當選。時隔12年,這一評價被另一位民主黨總統(tǒng)奧巴馬重新復述了一遍?!榜樇逸x懂得‘美國夢’,他令‘美國夢’鮮活起來。”2009年,已離任州長近6年的駱家輝正式宣告復出,就任奧巴馬政府的商務部部長。
“我的成功,大概要歸功于我的家庭教育?!瘪樇逸x在接受采訪時提及,“我們家庭的基本理念就是重視教育。作為第二代移民,我的父母從祖父那里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也體會到華人在美國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他們對教育的重視影響了我。我對自己的華裔身份非常自豪?!?/p>
在華盛頓州長任上一年多后,駱家輝才和祖先的家鄉(xiāng)第一次發(fā)生了聯(lián)系。1997年10月,駱家輝以私人身份開始了自己的尋根之旅,借道香港回臺山祭祖。對新任州長的駱家輝來說,這多少有點“衣錦還鄉(xiāng)”的感覺。他和夫人先乘車來到了水步鎮(zhèn),再按照臺山的習俗,下車扛著大燒豬,點了香燭拜祭祖先。對駱家輝來說,返鄉(xiāng)祭祖,也是他個人政治生涯的另一個開端。從這一年開始,駱家輝開始為中國高層所熟知。他在北京受到了江澤民的接見。在駱家輝訪華之前,中美關系正處在由低谷趨向緩和的敏感期,他的尋根之旅,也因此被媒體評論為“中美關系融冰的一次試探”?!断愀凵虉蟆穭t報道說,在過去的兩年中,中國高官幾乎每次訪美時,都會與駱家輝見面。也許,這種源于血統(tǒng)的關系,使得駱家輝成為中美兩國關系特殊的“潤滑劑”。
駱家輝言談溫和,態(tài)度理性,尤其注重家庭生活,完全符合傳統(tǒng)的在美華人形象。但一旦涉及國家利益和價值觀的問題,他的言談就會變得格外謹慎。駱家輝說過:“我以我的中國血統(tǒng)而自豪,我以我的祖先而自豪,我以華裔為美國的貢獻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瘪樇逸x曾感慨地回顧了自己年少時如何想做“標準的美國人”而掙脫中華文化影響的心路歷程。整個青少年時代,他既要面對教師要求的“美國化”,又要面對父母的“努力往同拉”——有的時候,駱家輝希望自己的午飯能像美國同學一樣帶烤蘋果派,而不是米飯。他掙扎得非常痛苦,甚至為此和父母關系緊張。成年以后,他才開始在熱愛美國的同時,深深認同自己的華裔身份。他意識到,亞洲移民因為人種原因,很難像大部分歐洲移民那樣被完全同化,華人實際上永遠擺脫不了“美國人”前面的“華裔”二字。
盡心盡力維護和爭取美國利益的言談和行動,相信會一直伴隨著駱家輝的外交生涯。
(選自《讀者》2011年21期,有刪改)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5分)
A.從駱家輝的祖父起,他的家庭就扎根美國,三代的努力為他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他的成長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
B.和奧巴馬的成功之路類似,駱家輝從政的成就也得益于他的少數(shù)族裔身份,因而他能在亞裔人口僅占5%的華盛頓州當選州長。
C.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使駱家輝回中國尋根,如同很多成功人士的“衣錦還鄉(xiāng)”,完全按照家鄉(xiāng)的習俗祭祖的行為贏得了華人的贊譽。
D.華裔血統(tǒng)使駱家輝在中美交流活動中具備了特殊的優(yōu)勢,可能是這種優(yōu)勢讓他在中美關系的敏感時期起到了改善兩國關系的作用。
E.本文記述了駱家輝的成長過程,著重表現(xiàn)了他同時受中美兩國文化影響的特點,在世界逐漸走向一體化的今天,他的經歷值得關注。
(2)請根據(jù)傳記內容,簡析標題“一英里夢想”的含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駱家輝說“我以我的祖先而自豪,我以華裔為美國的貢獻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駱家輝為祖先自豪的原因是什么?駱家輝為美國作出了哪些貢獻?為什么他自認為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幼年到成年,駱家輝對中美文化的態(tài)度,走過了怎樣的歷程?這些對你有怎樣的啟示?請結合文本分析。
(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黑體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牵?)(3分)
A.老師教了很多的寫作技巧,學生們即使這些都做到了,在寫作時還不一定就能得心應手。因為寫作的基礎是生活。
B.剛剛宣布訂婚了的莎拉波娃和武賈西奇一起漫步在早上的街頭,兩人十指緊扣,間不容發(fā),無視狗仔追拍。
C.踏入師范學校的第一天,我的老師就告訴我:一個好教師的標準就是要“無所不至地關心學生、培養(yǎng)學生”。
D.面對這次犯下的大錯,他還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采用裝聾作啞、一推三六五的手段,拒不認錯,物我兩忘。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閱覽室中的書籍出現(xiàn)“開天窗”現(xiàn)象,我們可以從這一現(xiàn)象反映兩個問題,一是閱讀者素質不高,二是管理力度不夠。
B.《中國質量報》曾報道,食品專家基本可以斷定“一滴香”是通過合成反應及化學品直接調和的方法,營養(yǎng)作用十分有限,長期食用會損傷肝臟。
C.“感動中國”將鏡頭對準生動的現(xiàn)實生活,聚焦于推動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主體力量,解讀了平凡中的偉大。
D.節(jié)前,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勞資糾紛紛紛進入高發(fā)期,為了避免讓“流血討薪”的慘劇不再發(fā)生,九部委聯(lián)合發(fā)力,緊急部署,要求確保農民工工資節(jié)前按時足額支付。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3分)
眼睛的近視可以用眼鏡或手術來緩解,但是視野的近視并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總有一天你平靜的生活就會被外界的變化打破。我們這只“井底之蛙”,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視野近視癥而被社會淘汰。
①只是這樣的日子對外面世界變化的反應與感受也是極其微弱的②周而復始、機械、單一的城市生活,讓我們對世事發(fā)展變化缺少思考,患上了“視野近視”病③這種視野的近視讓我們自己成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④不管你愿不愿,外面的世界總是在不斷的變化,這樣的變化遲早會影響到你⑤如果你不具備廣闊的視野,提前解讀社會的發(fā)展趨勢,為自己的未來積極準備⑥過“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沒有太多煩惱的
A.③②①⑤⑥④
B.②③⑥①④⑤
C.③⑥②④①⑤
D.②⑥③④①⑤
16.依照下面的示例,以觀人為話題,另寫六句話,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
古人有“四觀”來看人是否可交:“觀人于臨財,觀人于臨難,觀人于忽略,觀人于酒后?!边@深入人性的四個方面:愛財是否取之有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分寸感就不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對于自我修養(yǎng),同樣適用。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微博沒有傳統(tǒng)媒體“守門人”過濾、壟斷信息的特權,而且門檻很低,_______①。
但是由于人們大多使用匿名,_______②,于是微博從開始時,虛假信息就一直是一個被人詬病的方面。與此同時,由于短小精悍,微博往往只有論點而缺少論證,似乎只需要情緒化的語言打動人,_______③,這就造成微博里客觀理性的意見往往受到息視或蔑視。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美國]蕭伯納
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chuàng)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周國平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