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學科不僅具有人文性,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素質,具有一定的德育效果。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語文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是必然的趨勢。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樹立正確的思政觀念,將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語文教育的平臺進行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本文就語文教育與思政教育的相互結合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語文 思想政治 教育
引言
語文學科是各個階段的學習活動中的重要學科,它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有著重要作用,這也是語文課程最基本的教學目標。與此同時,一些語文教學內容還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能夠讓學生懂得很多人生道理。思政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意識。語文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其相互融合能夠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語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
(一)語文教育未達到相應的教育目的
語文課程在學生各個階段的學習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學生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逐漸形成和提高了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但由于受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影響,很多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只是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基礎性地教學,讓學生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而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很好地升華,也沒有將語文學科在人文素養(yǎng)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也就不能達到其應有的教育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內容過于單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個階段的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和意義都十分重大。它能夠讓學生形成和保持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對其認識和分辨事物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但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都是通過相應的思政課進行的,這種單調僵化的教學內容也不利于學生的接受和吸收,往往達不到相應的理想效果。
(三)語文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沒有有效融合
首先,很多教師忽略了語文教育與思政教育的銜接和互融,導致一些思政教育內容被刻板地加入到語文教育中,教育效果也不明顯。其次,語文教育中還存在著過于注重思政教育的情況。這不僅忽略了語文學科的基礎教育和人文性教育,還導致語文教育過程因過多的思政教育內容使學生沒有充足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二、語文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語文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相應教師通過語文學科教育,可以使學生學習到相應的基礎知識,如語言文學知識和文化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涵養(yǎng)。與此同時,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語文技能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為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學生還能夠在不斷的學習中使自己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相應地提高和發(fā)展,從而使其創(chuàng)造性意識和創(chuàng)造性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相應地形成和發(fā)展。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不斷發(fā)展,還為其各方面的發(fā)展提供相應的基礎,也能使學生在語文教育的過程中領悟和接受相應的思政教育。
(二)語文教育具有濃厚的人文色彩
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往往涵蓋了各個時代豐富的知識信息。這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還能夠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厚的人文氣息。這樣充滿人文氛圍的語文教育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同時,這些學習內容和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形成和發(fā)展自身的思想意識及道德觀念,為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梢哉f,語文教育的人文色彩使思政教育充滿吸引力,也能夠更好地達到相應的效果。
(三)語文教育有生動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語文教育能夠讓學生在了解和掌握相應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使其通過相應的文字描述感受到或想象出一個生動形象的畫面或世界。這與語文教學內容所展現(xiàn)出的形象性和畫面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生動形象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使其主動通過學習獲得相應的感悟,為思政教育提供有效的輔助。與此同時,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學科教學時往往可以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這不僅有利于教師將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地講解和傳達,還能使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也能夠使師生共同參與到相應的教學活動當中。多樣的語文教學形式在提高學生參與性和學習興趣的同時,也為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和積極開展提供了相應的幫助。
三、如何將語文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一)對語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準確的定位
首先,相關教師應轉變相應的傳統(tǒng)觀念,正確認識語文教育。語文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yǎng),它還能夠完善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對其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其次,語文教育還要融合思政教育。依據(jù)教育方針和教育發(fā)展的需要,語文教育應承擔起相應的德育和思政教育的責任。此外,思政教育要打破傳統(tǒng)的觀念和形式,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形式和平臺向學生傳遞科學的思政理念,以提高其對思政教育的興趣。同時,思政教育的內容除了相應的科學理論以外,還應增添一些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內容,以使學生能夠從日常行為中不斷完善自我。
(二)將語文教育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
首先,為了更好地將思政教育與語文教育進行有效結合,語文教育的相關內容要進行合理地挑選和設定。語文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明確的思想性的作品進行相應的思政教育,也可以通過適當?shù)拿跃浠蛘哂袗蹏髁x思想的作品進行相應的思政教育。這樣的語文教育素材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相應的輔助,也有利于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和感悟。其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上,語文教育也要進行相應的協(xié)調和搭配。教師既可以針對相應的語文教育內容運用討論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地去理解作品中的深刻意義和思想內涵,也可以通過專題性教學的方式,將相關主題的內容進行融合,還可以利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共同探索相關學習內容的背景和思想內涵。這些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還能夠使其從中獲得思考和啟發(fā),達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三)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師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教師在語文教育和思政教育中都發(fā)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使教師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需要進行相應的學習和自我完善。首先,語文教師應掌握充足且與時俱進的思政理論。語文教師要想在語文教育中更好地融入相應的思政教育內容,其必須要對思政理論及其相關知識進行全面地了解和相應地掌握,這樣才能夠使其在語文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融合相應的思政內容。其次,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教學能力。這不僅要求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的相關知識進行不斷地更新和及時地掌握,還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進行相應的自我完善。這不僅有利于語文教師知識面的拓展,也有利于教師掌握相應的教學技能,對思政教育的進行提供相應的基礎和保障。
(四)依據(jù)學生情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每個階段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個人身心發(fā)展狀況都存在著相應的差異。在進行相應的思政教育時,語文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需求。這既能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又能夠使思政教育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五)充分開展合理的實踐活動
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對思政教育內容進行有效地鞏固和自我認同。首先,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實踐活動來達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如舉辦以“愛心”為主題的校園實踐活動。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舉辦“我愛社區(qū)”的實踐作文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找到寫作的素材,也能夠在無形中接受相應的思政教育。其次,學校也可以通過舉辦相應的活動,將語文教育與思政教育進行有效結合。如,舉辦“愛國主義”學習周,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了解到相應的愛國故事,進而受到一定愛國教育。
結語
語文教育是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思政教育是學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利于引導學生的思想方向,對其未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語文教育與思政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通過語文教育,可以使學生在無形中獲得相應的思政教育;思政教育通過語文教育平臺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語
參考文獻
[1]張軍,榮國.語文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程的交融[J].語文建設,2013(9):10-11.
[2]李琴.淺談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思想教育[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2):92-94.
[3]孫普陽.大學語文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策略研究[J].語文建設,2013(8):77-79.
[4]張艷芳.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德育[J].河南教育,2013(7):60-62.
[5]張華.德化:語文教育的突破與超越[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9(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