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會活動,人們通過閱讀不僅可以獲取各學科知識,還能通過閱讀來獲取更多的精神食糧來豐富自己的主觀情感世界,而閱讀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比較式閱讀的出現(xiàn)及應用不僅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同時也對加深學生對文本的印象,加強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對比較式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際運用進行詳細討論,并對比較式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比較式閱讀;高中語文教學;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比較法是中國教育體系中較為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比較可以準確地分析出事物間的不同點,從而可以幫助學生更清楚地去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這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高中語文教師開始將比較式閱讀廣泛運用到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通過比較式閱讀可以直觀地對文本進行判斷,在有了明確的比較點之后會幫助學生更輕松地去了解、去認知文本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同時也對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著重要作用。
一、比較式閱讀教學方法的重要意義
高中教育階段很多學生都認為語文教學是一門十分輕松的課程,大部分學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注意力都無法高度集中,這種現(xiàn)象在理科班較為嚴重。這是因為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過于注重考試成績,在課堂上會針對同一知識點進行反復教學,這不僅無法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會導致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都被鎖在封閉思維內。但是高中語文是集社會性與人文性于一身的學科,其知識點的涉及范圍相對十分廣泛。因此,要求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采取一些方法活躍課堂氣氛,而比較式閱讀就是以教材作為依托并找出相關的文章,而教材中沒有的文章很容易讓學生去閱讀,這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高中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作用,并可以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原有知識點進行反思,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效率有著重要意義。再者,學生在接受比較式閱讀教學后會有效增加其閱讀量,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閱讀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只要學生有了一定知識積累后便可以找到更多寫作素材,同時學生在寫作練習過程中也會將其對文本中的一些想法和啟示融入其中,這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比較式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一)文本內部的比較
比較式閱讀教學方法在運用過程中一切都要圍繞教材進行,只有將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讀通和讀透,才能使學生在進行比較式閱讀過程中加深對原文的印象,從而使比較式閱讀實現(xiàn)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這一目的。例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的第一單元便是選取了兩篇中國的小說,并有一篇外國比較經典的小說,雖然小說在社會上廣受各層次讀者喜愛,但是我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沒有幾個學生對該單元感興趣。因此,教師在該單元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比較式閱讀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去分析這幾篇小說的人物形象,通過品味小說的語言特色來深入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通過對小說人物形象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更多知識,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高中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
(二)文本之間的比較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講讀教材內容,導致學生十分反感語文課堂教學這種被強迫式的學習模式,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不佳,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閱讀積極性的發(fā)展與閱讀量的增加。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拿幾篇與課文內容相似的文章進行比較式閱讀教學,學生會很高興地去閱讀這些文章,并在教師的引導下與教材內容進行對比,這對激發(fā)學生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熱情與積極性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例如,教師在講解李白的《蜀道難》一課時可以引入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與其進行對比,讓學生了解到《蜀道難》中通過“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自然險惡來表達對唐朝的憂思,而范仲淹通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閱讀來深刻地去體驗文中的思想。
(三)文本與影視作品的比較
現(xiàn)階段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多種現(xiàn)代教具已廣泛運用到高中教育中,高中語文教師在比較式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利用多媒體將較為抽象的語文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感覺到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和有趣,同時也可以為學生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例如,在講解文學家巴金所寫的《小狗包弟》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美國的著名電影《忠犬八公》,在學生看完電影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八公”和“包弟”進行評價,并要讓學生通過討論來比較“八公”和“包弟”之間存在哪些相似之處,這樣可以使學生通過比較來獲取更多的新知識。
三、結語
事實表明,比較式閱讀教學方法是一種具有很大潛能的教學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運用實踐中也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效,但是部分教師由于缺乏對比較式閱讀方法的認識,更沒有掌握比較式閱讀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導致比較式閱讀教學方法在實際運用中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本文認為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教學方法勢必被廣泛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
參考文獻
[1]鄧曙芬.淺析比較閱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價值及運用[J].閱讀教學,2011(8).
[2]李希堂.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語文教研,2011(11).
[3]梁美鳳.比較閱讀法在山水游記閱讀中的運用[J].教學時空,2012(28).
(編輯:董 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