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的美妙就是師生在語文的境界里,如發(fā)現(xiàn)世外桃源的漁人一樣,“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固然美不勝收,但柳暗花明后的那種“豁然開朗”的境界更令人贊嘆吧。精彩的語文課堂即時評價,定能激發(fā)學生生命中的“一次次難忘的經(jīng)歷”“一個個永恒的瞬間”。
【關鍵詞】課堂評價;評價語言;激勵性語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贊揚。”我們的每一句激勵性語言能使學生茅塞頓開,能撥動學生的心弦,對學生產(chǎn)生心理的催動和激勵作用,能鞭策學生終生并使其銘記不忘。一句傷害性的語言能使學生消極沮喪,停滯不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當學生意識到自己被賞識、被重視,自信心就會樹立,就會表現(xiàn)出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梢?,上好一堂課,教師的語言至關重要。準確生動的教學語言,能始終緊扣學生的心弦,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滋潤一顆顆幼小的心靈。這段時間我有幸傾聽了許多教師的教研課,感觸特別多,也特別值得我去努力地學習。對于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對學生回答方面的評價,我總結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激勵性語言要適宜學生的心理特征
維果斯博士曾指出:“適當?shù)馁澝琅c事實相符,才能使孩子建立真正的自我評估體系,否則只能產(chǎn)生負面效益”。所以適度的激勵性語言,能引起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心理刺激,增強學生積極向上的自信心。激勵語言要有量度控制,過多或不和諧的表揚語言,不但不能引起學生的激情,反而易引起學生的心理偏差,影響學生知識信息的吸納。如果激勵性語言細心定位于不同心理特征、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學生身上,那才恰到好處。我在一年級語文課堂上,當組織學生認真思考、合作討論時,對答得正確的學生就用“你真行”;對答的不正確的學生就用“再給你一次機會,老師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答好”等。我用沉穩(wěn)、實在、接近學生心理現(xiàn)實的激勵性語言,鼓足了學生的勇氣,達到了學生不解決問題決不罷休的目的。當學生遇到困難、情緒低落時,我就用親切期待的目光注視學生,用“試試看”“我們一起做吧”“在田字格中寫上相應的字,我想你一定能寫得很漂亮”等。我委婉、真切地鼓勵,肯定學生的長處,和學生一起來克服困難,消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當學生有進步,取得了好成績,我就豎起大拇指,并撫摸他的頭或鼓掌,說“你真是個有創(chuàng)意的好孩子”,使學生感到被鼓勵肯定的滿足與自豪。這樣學生從心理上貼近了我,也喜歡上我的課。課堂氣氛活躍,個個積極參與,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會產(chǎn)生自信,擁有積極爭取成功的心態(tài)。
二、激勵性語言要培養(yǎng)學生會思考質(zhì)疑探究
激勵性課堂教學評價的作用,在于促進教學而不是區(qū)分學生的優(yōu)劣。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課堂教學評價不能只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簡單的好壞之分,而應發(fā)揮其激勵的作用,注重發(fā)展的功能。一次評價不僅是對一段活動的總結,更是下一段活動的起點、向導和動力。在小學低段課堂教學中運用激勵性教學評價,我深深地體會到能促進學生萌生成就感,滿足其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以提高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與自我發(fā)展的內(nèi)驅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例如在學習《蝸牛的獎杯》一課時,在學生讀題目后我問:“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有的學生說:“蝸牛為什么會得到獎杯?蝸牛的獎杯是什么樣的?”我隨機評價:“你們真是了不起,還沒學課文就提出了這么好的問題,如果自己從文中找到答案就更棒了。”學生質(zhì)疑的興趣就更高了,提的問題也越來越好了。
三、激勵性語言要鼓勵學生張揚個性
教育本質(zhì)上應該是民主的,只有民主的教育,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張揚。只有讓每個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都得到尊重,有發(fā)言權,積極進取,學生的聰明才智才能得到發(fā)揮,自身才能得到真正發(fā)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得到真正發(fā)展就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空間,不唯書,要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劉心武寫過一篇文章,批評他的老師,說老師有一種扼殺學生個性的傾向。劉心武從小愛寫作,老師在班上讀他的一篇夾敘夾議的文章,文章中寫了一句:“這是作家擲向浩渺宇宙一聲強勁的吶喊。”同學們哄堂大笑,老師也帶著不置可否的態(tài)度。好在劉心武不服,繼續(xù)向雜志社投稿,不久,他的文章在雜志上發(fā)表了。
四、激勵性語言要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多元發(fā)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而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構成應是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兩方面,而我們當前教學中往往偏重教師評價。要改變這一現(xiàn)象,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評價,評價學習材料和學習過程,評價同學的知識掌握和運用,評價自身的長處與不足等等。在學生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則采取延時評價的策略,使學生的思維趨向活躍,然后引導學生互評,在互評中產(chǎn)生智慧的火花和積極的情感。此外,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也是一種好方式?,F(xiàn)代教學理論認為,自我評價能夠消除被評者本身的對立情緒和疑慮,調(diào)動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如一個學生讀課文后,我要求他自我評價,他說:“我讀得很有感情,但聲音太輕了?!薄澳悄懿荒芨倪M一下?”他又讀了一遍,既響亮又富有感情,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賀。實踐證明,自我評價能引導學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斷地完善自我,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
我們的課堂,有時需要教師及時的歸納,畫龍點睛,一語中的;有時需要教師的引申,縱橫發(fā)散,左右逢源;有時需要指正,由表及里,指點迷津;有時需要面向全體,相應成揮,各抒己見;有時需要針對個體,循循善誘,春風化雨。也許,語文教學的美妙就是師生在語文的境界里,如發(fā)現(xiàn)世外桃源的漁人一樣,“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固然美不勝收,但柳暗花明后的那種“豁然開朗”的境界更令人贊嘆吧。精彩的語文課堂即時評價,定能激發(fā)學生生命中的“一次次難忘的經(jīng)歷”“一個個永恒的瞬間”。當然,別忘了教師那充滿魅力的課堂評價雖產(chǎn)生于即興,但卻根植于自身深厚的教學功底、良好的口語素養(yǎng)和正確的教育理念。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