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要理性回歸。注重學科特點,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引導學生去聯(lián)想,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學生的個體體驗,領悟文章情感;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書寫的指導。
【關鍵詞】課標;改變;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2011版新課程標準的再次修訂,讓我們教師明確了基本的方向。曾經(jīng)一度迷茫,語文課到底該怎么上,學習了崔巒對新課標的解讀,進一步領會了他提出的四個堅持、四個建議之后,課堂上發(fā)生了新的變化。
一、教師在教學中圍繞學習目標,開展教學活動
通過恰當、靈活的方式讓學生明確單元目標、課時學習目標,圍繞學習目標組織教學,強化教學的反饋和調(diào)控,重視對目標的回應和小結,充分發(fā)揮目標的導向功能。
二、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并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新課標對于低年級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是:低年級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遣詞造句的能力,注重讀寫結合,那么,好的詞語、好的句式,好在哪里,引導學生學習句式。在教學中可喜的發(fā)現(xiàn),老師在教學中體現(xiàn)這種精神,并且能夠根據(jù)課標精神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做到有效的落實,引導學生在積累詞語的同時讓學生練習遣詞造句。比如,老師在《日月潭》教學中,學了日月潭最后一段,教師引導學生在情感朗讀中體會日月潭的美麗,然后進行句子訓練。例:湖面上飄著霧。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1)葡萄架上掛著葡萄。學生隨后說出,葡萄架上掛著誘人的葡萄。葡萄架上掛著五光十色的葡萄。葡萄架上掛著暗紅的葡萄。(2)樹上長出葉子。學生進行說話練習:樹上長出嫩嫩的葉子。樹上長出茂密的葉子。樹上長出綠油油的葉子。在教學中,老師們方向明確,就可以在課堂中做到有效落實,扎扎實實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能夠真正體現(xiàn)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
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性質(zhì)做這樣的陳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惫P者做過一項調(diào)查,有的孩子除了在學校讀的教材,好多家長也很支持學生讀書,還有的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親子閱讀,有的一學期買了不少的課外書,但是一到讓寫作文的時候就寫不出東西來,寫出來的東西有的是千篇一律,有的是東拼西湊。那么,我們不禁要問,怎么學生寫不出好文章來呢?冷靜思考之后,課堂上缺失了一些根本的東西,那就是語文技能訓練的缺失,如此,語文能力訓練是必須。一篇好的文章,讀起來很美,作者用什么方式方法表達,用什么樣好的詞句去描寫,不僅讓學生知道,還要引導學生進行練習,更要加強訓練。那么,在今天的課堂上,教師能夠體現(xiàn)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如在教《詠柳》一詩中,學生理解了詩意以后,教師引導:“你能夠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這首詩的畫面嗎”?學生進行練說,然后老師又提出新的要求:“請說出你積累的描寫春天的詞語”。學生相繼而說。這時老師進一步引導,在柳樹旁、小河邊、藍天下,你仿佛還看到了什么,用上你積累的描寫春天的詞語寫一寫,進行小練筆。
四、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引導學生去聯(lián)想,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低年級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加的直觀和感性。如在教《贈劉景文》一詩,理解“擎”這個詞語時,低年級的學生對這個詞語很難理解,老師就出示多媒體畫面,讓學生看高高的慘敗的荷葉,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再借助圖畫,通過觀察、聯(lián)想來理解難以理解的詞句。再比如進行《題西林壁》一詩的教學時,學生了解了詩意以后,引導學生看圖片進行想象,遠看像 。近看像 。抬頭看像__________。低頭看像 。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五、重視讀書能力的培養(yǎng),體會文章情感
在語文課堂上,體現(xiàn)“以讀代講”的教學理念。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學生的個體體驗,領悟文章情感。如在教《秋天的圖畫》一課時,引導學生讀出秋天豐收喜悅的心情,先出示圖畫內(nèi)容,然后再出示和圖畫內(nèi)容相對應的句子,讓學生讀書。教師先做情景描述:看到這樣的情景,你再讀“秋天來啦,秋天來啦,山野就是美麗的圖畫”。引導學生讀出對秋天美景的展望和豐收喜悅的心情。在教《詠柳》一詩時,引導學生把柳樹比作一位姑娘,在這樣的情景描述中,讓學生美美的讀,體會情感,體會在大好春光中,那春風拂面、春意盎然的景象,學生陶醉其中。
六、在識字、寫字教學中,能夠?qū)W生進行書寫的指導
2011版課程標準中對識字、寫字的要求是: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那么在今天的課堂上,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能夠認真地落實課標對寫字的要求,在老師的指導下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寫字的訓練,在寫字指導中,字在田字格那個位置,引導學生細細的觀察,并且讓學生先進行書寫描紅,然后進行自我練習。幾點思考:
1.正確制定學習目標,不出現(xiàn)目標“越位”和“不到位”。如低年級閱讀學習目標過高,就可能不顧學生的認知特點,無形拔高閱讀要求。本來應該注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在讀課文中學習識字,在讀課文中學習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在教學中往往拔高要求,引導學生逐句逐段地分析,隨意增加教材的難度。
2.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要圍繞學習目標去制定,每個環(huán)節(jié)更要圍繞目標去扎扎實實地落實到位,和教學評價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課堂教學才更有實效性。
3.在正確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同時,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讓學生在讀、說、議、思的過程中獲得語文知識和提高語文能力,從而獲得語文素養(yǎng)。
4.朗讀指導要凸顯層次性,有效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教學中,雖然重視學生的朗讀,但教學層次不清。比如:學生剛讀過一遍課文,對課文還沒有一個進一步的理解就要求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朗讀要指導,每讀一遍要有不同的要求,要有梯度和層次,每次的讀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
5.語文課堂教學無論怎樣變化,心中都要裝著學生,讓學生在我們本真的課堂上彰顯個性,健康的成長。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