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就像兒時昔日里不小心打翻了糖罐子,偷吃了幾顆糖。心虛,懊惱又竊喜。又如同看著昔日里的破洞衣服,陳舊的氣味兒刺激到腦細胞,有種莫名的滄桑感。
往事如歌,歲月坦然自若。
我走過一段很長的路,遇見很多不同類的人,最后發(fā)現(xiàn),能夠真正陪伴身邊的又寥寥無幾。轟轟烈烈,真真切切,都變成了散落一地的荒涼。
我一直覺得,我并不是個悲觀主義者,事實上,自己的心性又是那么清高與孤傲。哪怕跌跌撞撞,使自己遍體鱗傷,也仍然倔強著,緘默著。
很久很久,我才用時間明白一個道理:我,再也不可能是過去的那個自己。在陽光下,笑得一臉燦爛,大大咧咧,猶如向日葵一般生長的自己已經(jīng)不復存在。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是個亙古不變的成長定律。慘烈蒼白,可是又那么令人刻骨銘心,悲壯又清醒,日光傾城而下,單薄的青春打馬而過,穿過時隱時現(xiàn)的悲喜與無常,那些我們以為念念不忘的事,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往里被遺忘了。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無法確定自己未來的時候,就會想突然停下來思考。我越發(fā)覺得自己開始變得慈悲。換句話說就是心平氣和了,收斂了,沒有之前的狂躁與夸張。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時光賦予我的另一種勇氣。褪去虛浮的外在,沒了當初那份傲氣與矯情,也沒了對某些事固執(zhí)到頭、誓不罷休的執(zhí)著。只是多了份睿智與沉穩(wěn),事實上離成熟與干練又還有一定的距離,無法判斷該哭還是該笑,總之成就了現(xiàn)在這樣一個真實的我,不悲不喜,不爭不怒,《詩經(jīng)》里說,有女若茶,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不知傾國與傾城,佳人難再尋。美好女子的定義便是,擁有清凈與悲憫的秉性,令人心生敬佩之感。于是,我便想努力蛻變成那樣,堅強、獨立而又美好。
我想:我還是感謝生活的。感謝它一如既往帶給我些許溫暖與感動。即使再不濟,我依舊是青蔥時光最美好的模樣,我還擁有一群相知相伴的朋友,我還有一個避風的港灣以及那些追逐的夢……
試著接受所有的不公。
命運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逆來順受,最重要的,是寬恕。寬恕自己或別人那些無妄的歲月,然后背著行囊重新出發(fā)。
有時候我會想起在我生命中路過的貴人。他們教會我成長,教會了我傾心付出與等待,教會了我懂得知足與溫暖,他們燦若桃花般的笑容讓我覺得有股信念油然升起,叫做不離不棄。
這是桃花盛開的三月,我們曾流連在花海里肆無忌憚追逐嬉笑。望著遠方空曠的綠意,抬頭看著純凈湛藍的天空,決然相信:此去經(jīng)年,我們分離各安天涯,時隔多年,景色依舊,友誼駐于心。
我一直在以自己單薄的方式來詮釋對生活的見解。不知不覺,天亮了,花開了,透明的紅、黃、白一點點綴在半山腰下一次天荒地老,留在下一場遇見。輕輕呢喃:舊時光,再見……
(指導老師:劉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