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這種新型的教育方法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并注重與教師之間的雙向交流與溝通。本文基于此,以當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作為切入點,探究了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此提出了應當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模式及相關的合理建議。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 教學觀念的創(chuàng)新 綜合能力培養(yǎng) 初中語文教學
前言
近年來,隨著初中語文課程在新課程標準下的迅速改革,整個課堂對初中生的語文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對于其他學科,學生在語文上投入時間占了絕大部分,但往往收效卻不夠顯著。本文認為,只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教育理念,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和個性的發(fā)展。也只有發(fā)揮學生作為主體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并樹立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真正促進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下面對當今初中課堂語文學習的現(xiàn)狀展開分析。
一、對當今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與探討
初中生語文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了初中語文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然而大部分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卻依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1)教師忽視學生作為主體的作用,導致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不濃
隨著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除了需要重視對學生知識的傳授過程,還需要注重與學生之間雙向的交流與溝通。然而,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多是以教師作為課堂上的主體,注重單方面的知識教授。大量的語文課堂教學案例表明,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由于忽視學生作為主體的作用,往往會導致學生與老師之間缺乏一定的交流,從而難以取得優(yōu)秀的教學效果。整個課堂教學難以形成一個互動性的教學模式,缺乏雙向的溝通與交流。學生不能夠向老師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師也不能夠了解學生對新的知識掌握了多少。因此,學生沒有能夠發(fā)揮自主學習與雙向交流的能力,發(fā)揮不了學生的主動性,就會慢慢喪失對語文課程的興趣。
(2)學生自身的語文閱讀范圍狹窄,教師指導閱讀的方針較為粗略
在絕大部分初中里,學生每天閱讀的資料僅僅局限于課本和練習冊,教師也認為學好了教材也就抓住了中考的核心。這種想法并無大錯,但若是想學好語文,學生的語文閱讀范圍就必須寬闊,包括傳統(tǒng)名著,現(xiàn)代小說以及其他語文方面的書刊。老師需要教給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的方法,學生再通過他們喜歡的書籍提升語文閱讀的能力,而不是因為自身狹窄的語文知識面導致難以學好語文這門課程。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方面也略顯不足,即使一部分教師有意識地讓學生閱讀一些經典名著,但卻因為缺乏閱讀的指導方針,使得學生僅僅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沒有領悟書籍之中蘊含的靈魂,導致閱讀的效果得不到真正的發(fā)揮,自身語文的成績自然也就難以提升。
二、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基于21世紀的人才培養(yǎng)日標,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應在注重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相關教師需要在語文課程原有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多元化的調整,由過去較為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掌握,轉變?yōu)閺娬{學生自主學習和能力的培養(yǎng)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提高。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更新,則需要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與時俱進,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能力為核心,充分展示出語文課程中教師的教學魅力和自信心。教學過程,教師需要倡導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充分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啟發(fā)式、參與式、討論式、互動式的教學方法作為教學基本形式貫穿于整體教學過程。例如,在進行《出師表》一課的教學時,可以通過《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歌曲進行課程的導入,在這樣一個契合課程主題的背景音樂中,引導學生進入那龐大的三國歷史世界,充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取得更完美的教學效果?;诖?,語文課程教學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鍛煉素質的過程,也是一個強化閱讀與聽說讀寫能力的實踐過程,教師需要源流并重,進一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在生本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做出新的嘗試。
三、開展完善合作學習,注重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將自己的成果與人交流與分享。所以教師在進行相應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加入要求學生合作完成的環(huán)節(jié),從而增強學生之間合作的能力。如在《孔乙己》一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之間建立起小組的學習模式,對文中主人公孔乙己的性格,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為什么孔乙己自身的生活與他人格格不入。這些問題相較于初中生而言是相對難以理解的,教師在進行講授之下,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自主地思考,在學生得出答案后進行講解,以促進學生對其更好地進行理解。同時通過開展合作學習這一模式,也能夠有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作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構建以生為本的有效課堂。
四、結語
通過大量的教學事例,不難看出課堂上如何體現(xiàn)出生本教育理念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較為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更是語文教學中最大的重點與難點。然而,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重要性是完全不能忽視的,注重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可以使學生更樂意去接受新的知識,可以讓學生更愿意去思考問題,并且在解答問題的同時更好地學習好語文這門課程,還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在不知不覺中漸漸成長。希望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能多拿出一份思考與認真,更嚴謹?shù)纳虾妹恳惶谜Z文課,讓學生更好的在知識的天空中翱翔。
【參考文獻】
[1]蔣曉花.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語文思維方法》課程教學改革[J].江蘇教師學院學報.2012,6:53-54
[2]彭緒梅.初中語文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新教學方法探究.2011,5(7):12-14.
[3]李虹波.生本教育理念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遼東教學學院院報.2006,7(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