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語是英語學習中的一項基本技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應在了解影響口語能力諸因素的基礎上,有的放矢,教學生掌握口語表達的方法。從而使學生在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得到相應提高,逐步發(fā)展成聽說讀寫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
【關鍵詞】高中英語 口語表達 能力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中的四項基本技能。過去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往往將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忽視了對中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許多學生在英語交際中成了“聾子”和“啞巴”,這顯然跟不上當今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快速發(fā)展。因此,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英語教學中重要的一環(huán)。然而,學習任何語言總是先從口語開始的??谡Z和書面語同等重要,不可偏廢。在改革開放、不斷擴大國際交往的時代,口語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說,比書面來得重要。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通常落后于書面表達能力,特別是在農(nóng)村中學中,很多學生學了幾年的英語也開不了口,成為“啞巴英語”。這種現(xiàn)狀必須糾正。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創(chuàng)設英語環(huán)境,營造異域氣氛
英語教學的對象是已掌握了漢語、養(yǎng)成了固定的漢語語言習慣的學生。他們在這個基礎上學習英語,要面臨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不同認識的心理過程的困難。因此,教師應該設法營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掌握用英語思維、表達和實際交際的能力。(1)利用實物,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容帶些與教學有關的實物或布置學生自帶一些與上課內容有關的物品。(2)利用想像,模擬情景。不是所有的英語課都可以利用實物創(chuàng)設情景來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將教室想像成體育館、花園、醫(yī)院等不同的場合,模擬日常交際的真實情景,運用所學的語言進行交際,讓學生體會語言的交際功能,做到學用結合。(3)為了創(chuàng)設和渲染一種純英語的環(huán)境,我在開學一周后,就給學生們每人起一個英文名,中英文對照,制作一張簡易名片,發(fā)給每個學生,并要求他們在今后的課堂上必須使用這個英文名,以便于開展英語對話。事實上,同學們對英文名是很感興趣的,樂于用英文名相互稱謂,引以為榮??傊?,口語始終貫穿在平日的教學中,這樣就會使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和潛力有所發(fā)展。學生在說的同時,聽、讀、寫的能力就會相應提高,到那時,學生就會有駕馭語言的能力。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的英語教就能培養(yǎng)出聽說讀寫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由此可見,提高初中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勢在必行。
二、遵循規(guī)律,循序漸進
哲學說“量變帶來質變”,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語言學習也一樣,不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需要我們從基礎做起,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我認為練就英語口語要立足于英語課堂,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地發(fā)揮效率。首先,過好音標關。學習音標時,先讓學生認清基本的音標,記住音和形,然后引導他們學讀音標詞,過好音標關為學生奠定自學英語單詞的基礎。第二,過好詞匯關。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單詞學習中進行相應的單詞聯(lián)想,比如學習red,white,black等詞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記住相關顏色詞匯grey,pink,purple等;在教學職業(yè)名稱時,很多教師也是補充了不少相關詞匯,比如:actress,waitress,worker,farmer等;還有同一詞根單詞的各種詞性齊記憶,我們常把它稱為“詞語大薈萃”,比如:interesting,interest,interested;succeed,success,successful,successfully。學生不但要認準讀準英語單詞,而且要記住詞匯的涵義和用法,引導學生多用重點詞匯造句,以便他們在交際中可以信手拈來,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第三,過好句式和課文關。學生必須學會課本中的基本句型,多聽錄音多跟讀,熟練朗讀和背誦重點句式,才能形成良好的語感,才能有正確的語音語調,也才有可能流利地朗讀或背誦英語課文。
三、設置恰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讓學生有話可說
通過設置恰當?shù)恼Z境,設計合適的話題,不僅能促使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中,而且還能激發(fā)他們主動開口的欲望,從而避免“冷場”局面的出現(xiàn),活躍課堂氣氛。比如教師可以假定大家在醫(yī)院里,這是可設計一個話題—看病。因為這個話題接近現(xiàn)實生活,學生發(fā)揮余地大,所以他們能很快進入這個語言環(huán)境中,并快速思維。他們會覺得有東西談,且容易談。相反,過于專業(yè)化的題目,教師應竭力避免,如避免讓學生談“如何使用計算機”或“談談艾滋病”,因為雖然學生們會對計算機,艾滋病等產(chǎn)生興趣,但當他們談論此類話題時,往往會遇見很多語言障礙。比如遇到計算機或醫(yī)學中的一些專業(yè)術語,他們會不知如何表達,這樣勢必會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降低他們的自信心。另外,在口語課上,這樣會出現(xiàn)“冷場”局面,既浪費時間又使學生得不到很好地訓練,收效甚微。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小組活動。小組活動的定義是,一定數(shù)量的人(課堂小組通常是四到八人)集合在一起,每人都意識到自己與其它成員的存在,為完成一個具體任務進行磋商,以達成一致或做出決定。如果說小組活動可運用于各門課程,那幺,對外語口語學習來說,他幾乎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外語口語是重要的交際工具,離開了人際交流無法學好它,因此,外語口語更需要開展合作學習。但在中國,教學班級通常很大,個人在課堂上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機會極其有限,這對口語學習是不利的。聽說法曾提倡同桌學生成隊練習(即pair work)。這必然比沒有說話對象的單人學習好,但成對練習的對象始終是同一人,形式單一,具有教大的局限性。況且,組成小組后,如有必要,仍可在小組內開展兩個人的成對練習。
【參考文獻】
[1].王雪麗.淺談新課程理念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新課程學習,2012(01)
[2].王婭蘭.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大觀周刊,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