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情境進行教學,并抓住良好時機的適時教育,得到的作用可謂事半功倍。
我在講授六年級的一篇文言文《學弈》中的“為是其智弗若與”一句時,隨即問道:同學們,我們班的李萍同學上學期中下半學期的語文成績總是躍不上來,是不是她的智力不如其他同學嗎?(她的家庭環(huán)境有點差,而她的學習動機又不那么濃,其原因就是上課時精力有點分散,不專心致志。)本來她以前五年級時的基礎是比較扎實的,為什么下半期語文成績大大滑坡呢?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其實她上半期語文成績還是我們班前五名,為什么在期末降為第二十名了呢?因此,現(xiàn)在必須自查一下原因,改正上課時不專心致志聽講的不良習慣,來一個亡羊補牢,一定會趕上來的。在這里,我根據班上的實際情況,以點帶面,以李萍同學為實例,一舉幾得,同時教育了另外一部分同學。
新學期剛剛開頭,借用本冊第一課《學弈》中的內容適時教育學生,效果很明顯,第一單元測試的李萍同學終于躍進班上前三名。
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適時貫穿于語文教學活動中,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中有一節(jié)講授《為人民服務》一文的第三自然段中的“如果我們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幾句時,我即時問同學們:當你們家中愛嘮叨的媽媽嫌棄你做某一項家務(如刷碗、掃地等)不認真時,指責了一句——你太不中用了,連飯碗都洗不干凈,將來有啥出息等之類的尖刻語言,同學們,你是否當時就是氣呼呼,干脆不聽愛嘮叨的媽媽而撒腿就跑呢?同學甲:我一定沖她一句——洗碗不是我們小孩子干的,等我們長大了之后,一定會洗干凈的;同學乙:我就有次遭到媽媽大吼了一聲之后頭也不回索性跑到學?!@個時候,老師見縫插針,適時教育:父母親們在家夠辛苦的,一天不分晝夜勞累,供我們姐弟讀書,吃的穿的用的,他們全權包干,做一點家務又何嘗不可呢?(話鋒一轉,達到教育目的)媽媽,我們的好媽媽,我們要不嫌其煩地傾聽,對我們成長一定有所裨益的。我們要接受批評,要歡迎任何人的批評,還要歡迎任何人的正確的批評。只有這樣,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只要別人說得對,我們就必須改正;只要是符合大家的利益,我們就按照所說的去辦。(延伸教育)還有,我們的班集體,同學之間要搞好團結,不能斤斤計較,一旦同學之間有一點小矛盾,就應該相互指出缺點,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澆灌好四季常青的友誼樹,讓大家成為和諧班集體的成員。
這一節(jié)課,我抓住了鄉(xiāng)村學校孩子們的所處家庭家務繁重而懶惰現(xiàn)象的特點,提出勞動光榮和易于接受批評的教育思想,讓全體學生形成愛勞動、尊重勞動、孝敬父母和隨時隨地接受批評的良好品德。
針對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性格易于反彈時會造成逆反心理的傾向,我在教學過程中抓住時機并適時品德教育,既教好書又育好人,讓學生擁有一顆美麗而健康向上的心靈。從此之后,這個班的班風急轉,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有學生扯皮、學生經常告狀的現(xiàn)象發(fā)生了,學生成績也穩(wěn)步上升。
教學中,好的時機越多,加之老師像慈母般那樣去及時發(fā)現(xiàn),并及時把握和誘導,讓學生走近你,自然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