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是英特爾的核心詞。從1970年至今,英特爾處理器運算能力提升了35萬倍。這一期間,主流電腦的形態(tài)也從笨重的PC機發(fā)展到了時尚的筆記本和一體電腦。
感受到越來越大外部壓力的英特爾,已經開始轉型,盡管動作略顯遲緩,但按照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鄧慕理的看法,似乎已經找到了新的方向,即通過“感知計算”,實現人機交互,為未來計算機的功能和適用范圍帶來質的飛躍。
2014年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上,主管新技術的鄧慕理現場演示了“感知計算”的原型機,讓觀眾感受未來神奇科技,同時把展會帶入高潮。會后,總是帶著貝雷帽的鄧慕理接受了《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的獨家專訪。
“感知計算”
“你知道‘你’嗎?”熱情洋溢的鄧慕理還沒等記者發(fā)問就先提了個問題。“Natural(自然)+Intuitive(直觀)=NI(你)。而再加上Immersive(身臨其境),就是‘感知計算’的三個關鍵詞,你看,這像不像專門為中國市場打造的概念?”鄧慕理笑著說。
鄧慕理提出的“感知計算”理論是,在現實世界中,人們相互間的交流并不主要通過觸碰來實現,人的自然交互方式應該是相互溝通的聯系,包括聲音、手勢、動作,等等。因此,人和設備之間交流的未來也不該主要通過觸碰鍵盤、屏幕,或者用手移動鼠標來實現。
“再比如,我們現在談話的時候,為什么你會看著我的臉,而不只是聽?那是因為你需要看到我的表情,了解我的情緒,那么我們在與計算機交流的時候也應該如此,計算機也同樣應該了解我們的情緒,這些就需要感知計算技術來實現。”鄧慕理說。
“我不想嚇唬你,說不定應用這種技術的計算機要比愛人更懂你?!编嚹嚼碚{侃道。在他看來,未來的電腦會變得很貼心,如同一個“完美戀人”:它知道我們在想什么,能讀懂我們的身體,讀懂我們的語言,甚至知道我們的想法,可以為我們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
“感知計算”技術將讓計算機用戶不再局限于使用鼠標和鍵盤,而是步入觸屏、語音指令、手勢控制、面部識別、手部和手指追蹤、情緒識別等全新領域,能夠使設備識別三維物體,區(qū)分前景和背景,具有信息解讀能力……,這種技術,將帶來全新的人機交互體驗。
鄧慕理告訴記者,從某種程度上講,“感知計算”與人機互動幾乎是同一個概念,同樣強調了與設備之間的交流。也就是說,人和電腦之間的交流,就像人和人之間的對話,通過感知計算技術,電腦應該能感知環(huán)境,能夠模仿人腦去理解自然語言。
鄧慕理說,感知技術產品將非常自然和容易上手,“這是面向大眾設計的,對所有人來說上手都不難,這種技術將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所有人,無論是誰,都可以非常容易地使用這種技術,這意味著向社會開放互聯網的使用。還有一件事是,如果你從效率的角度來考慮,這個產品大大提高了人們的效率?!?/p>
“知我者”
在2014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英特爾推出了名為英特爾RealSense技術的全新軟硬件產品系列,旨在將“感知計算”引入基于英特爾架構的設備。
作為該產品系列中的首批產品,英特爾推出的RealSense 3D攝像頭是全球首款、體積最小的集成3D深度和2D鏡頭模塊的設備,具備類似于人眼的視覺深度。這款產品將被集成到基于英特爾架構的多個類別的設備中,包括2合1設備、平板電腦、超極本、筆記本電腦和一體機設計等。英特爾預計,宏碁、華碩、戴爾、富士通、惠普、聯想和NEC等廠商最早將于2014年下半年推出帶有這一全新攝像頭的產品。
在采訪中,鄧慕理拿出一個拉斯維加斯籌碼與鑲嵌這款3D攝像頭的芯片對比。他說,“首先我們必須把這個設備做得很小,安進電腦等設備中,我們總不能把外接的攝像頭移來移去吧。所以我們唯一能嘗試去做的事情就是,當我們制造這個攝像頭的時候,把它做得很小。我現在拿鑲嵌它的芯片來跟拉斯維加斯籌碼對比,因為我們現在就在拉斯維加斯,所以籌碼也算是一個合適的參照物,你這樣看它的厚度,能看到嗎?是不是比籌碼???”
鄧慕理又把自己的手指與這款攝像頭產品作比較,并開玩笑說,“你可以拍下來,看3D攝像頭比手指細很多,但是寫報道的時候記得要說我的手指一點也不粗”。
“數十年來,人們必須通過學習新語言、技能和指令,才能讓設備做我們希望它做的事情。有了英特爾RealSense技術,我們希望徹底改變這種現象,讓設備學習和理解我們。”鄧慕理說,“而通過在眾多設備中融入以更真實、自然的方式模擬人類感官能力的技術,人們在學習、工作、溝通和游戲等日常體驗領域將發(fā)生巨大變化,使全新的體驗成為可能?!?/p>
鄧慕理說:“當我與電腦互動的時候,我希望電腦會像真正的人類一樣來回應我,我希望電腦更了解我。所以我們的3D攝像頭所做的事情就是,它會在你臉上設定一些點,這些點都是根據不同的深度來定位的,然后它只要一直探測那些點就好了,它會探測你的嘴唇、你的臉頰、和你的眼睛。機器可以測出你驚訝、生氣等的情緒并且作出反應。如果你想聽音樂,機器可以放出符合你情緒的音樂。就像一個人的正常反應一樣,你跟我說話的時候,你會讀取我臉上的表情,而機器也會做同樣的事情?!?/p>
“有了3D的攝像頭,我們可以做到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游戲將會變得更有意思,而使用電腦的時候也會感到互動性非常強?!编嚹嚼碚f。
中國的誘惑
“感知計算”技術不僅承載著拯救英特爾的重任,似乎還承載著拯救PC的夢想。不過,新技術落地總是需要時間,最關鍵的是,要與時間賽跑,超過市場變化的速度,讓科幻盡快變成現實。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現在已經進入了“后PC”時代。對此,鄧慕理說:“我可不相信現在到了什么所謂的后PC時代,但現在這一行業(yè)已與之前大不相同,可以說面對巨大的變革。而‘感知計算’將推動這種變革,讓這一行業(yè)繼續(xù)向前?!?/p>
鄧慕理說:“為更好推廣產品、軟件和用戶群等,我們正與騰訊公司等多個合作伙伴共同開發(fā)感知技術 ?!?/p>
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但面臨不一樣的挑戰(zhàn)。鄧慕理說,英特爾需要專門為中國開發(fā)出中文識別技術。再比如手勢識別技術,一些手勢是國際化的,而還有一些是非常本地化的,所以還需要專門開發(fā),也需要和當地企業(yè)開展更多合作。
不過,鄧慕理認為,與以色列等國家相比,針對中國的技術研發(fā)面臨的困難更小。因為中國的工程師更多,市場和需求也更旺盛。
“盡管目前我們還不能公布與中國企業(yè)的合作細節(jié),但毫無疑問的是,我們會盡可能多地與中國公司開展合作,中國擁有大量非常智慧的工程師,講中文的人數量眾多,無疑會更快尋找到解決方案,我相信我們的隊伍在不斷地前進,也在不斷地壯大。”鄧慕理躊躇滿志。
鄧慕理表示,在技術研發(fā)過程中,還會面臨一些瓶頸。比如在能讓用戶通過語言向計算機“說出”指令的聲音識別技術方面,準確性、識別速度等還面臨挑戰(zhàn)。事實上,在語音控制、手勢識別、生物指標控制中,語音控制是感知計算中發(fā)展最快的,目前像一些中國企業(yè)也在積極研發(fā)語音搜索。
“我相信未來的互聯網和計算機是一個社會網絡。感知計算能夠讓我們更簡單方便地生活,更容易地溝通合作,這不僅是一種技術變革,同樣是一個社會變革。未來技術不會讓我們變得更孤獨,當我們坐在咖啡館里的時候,也許鄰桌的人們可以通過我們在咖啡杯上顯示的信息變得更容易親近?!编嚹嚼碚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