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也是最懂得品茶的國家之一。在中國,茶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飲料,更代表著一種氣質(zhì),一種文化。毫無疑問,中國茶藝具有超凡脫俗的美學氣質(zhì),它早已經(jīng)在現(xiàn)實中,成為人們精神上的一種美學享受。本文另辟蹊徑,首先對茶的審美情趣進行入手,進而對茶藝的美學特征進行研究。事實上,刨除嚴謹、繁瑣的學術研究,駐足于中國茶藝,這又何嘗不是人生的一種態(tài)度。
關鍵詞:中國;茶藝;美學特征
[中圖分類號]:TS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36--01
1、茶味之美
想要對茶藝的美學特征進行研究,首先就應該了解茶,了解它的具體特征。毫無疑問,藝術作品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藝術美,其往往具有一種怡情養(yǎng)性的感染性。它在現(xiàn)實中,往往會通過“同質(zhì)共鳴”的途徑與審美主體的思想感情緊密聯(lián)系,從而獲得良好的藝術效果。而從差來看,其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茶之味。自古以來,多少人在茶中味之間不能自拔,大到征戰(zhàn)沙場的梟雄,小到市井閑游的百姓,都對茶之味有著不可割舍的情感。人生百態(tài),有的時候往往就一股腦的陷在一杯茶里。傷心了,可以品茶,愉悅了,可以品茶。換句話說,茶本身的味道與氣質(zhì),也就使得人們無論處在何種背景、何種心情中,都能夠完全適合的對其進行品味。事實上,品茶之味雖然只是日常的生活行為,但是,當泡茶者全神貫注地在沖泡,芬芳誘人的茶香就會散開,而當喝到嘴里的時候,甘醇可口的滋味、齒頰留香的馀味等等,都能夠極好的呈現(xiàn)出茶之味的美學特征。也可以說,茶味之美,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它能夠真正的引發(fā)品茶者在品嘗過程中享受茶味美的同時,生發(fā)聯(lián)想,追求一種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在這一過程中,品茶者的心靈就能夠得到凈化。由此來看,茶的味道,豈不就是一種美么。
2、茶形之美
事實上,任何藝術都需有形式,沒有形式的藝術是不存在的。從自然的情況來看,形式是屬于美的自然性,它也是客觀存在、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自古以來,關于形之美的描寫就一直存在,從人來看,美除了內(nèi)在美、心靈美之外,無疑還存在形體美、姿態(tài)美、服飾美等諸多“形”之美。因此,我們可以說,對于一樣具有美學特征的“作品”而言,除了主題思想和健康內(nèi)容之外,無疑還應該具有一定形式因素上的,能夠體現(xiàn)在我們的眼中,給我們以美的享受的“形體”美。同樣,在相關的茶藝要素中,茶葉、泉水等等,都是自然界的產(chǎn)物,因此,它們在構成茶藝的藝術美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自古以來,我國的許多茶人都強調(diào)著茶藝要素的形之美,他們在構建茶藝氛圍時,往往就喜歡使用一些簡樸、天然、脫俗的外在形體來表現(xiàn)茶之高潔。而對于茶形來講,其在顯示給人們看的時候,就已經(jīng)具有了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毫無疑問,我國是世界上茶類最豐富的國家,其中主要分為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黑茶六大類,其外形品質(zhì)特征各異。尤其是綠茶,由于加工工藝不同,其主要分為炒青型、烘青型、曬青型、蒸青型等四種。而這四種工藝所加工的名茶,按外形又可分為幾大類型,例如扁形、針形、螺型、眉型、蘭花形、雀舌形、珠形、片型、曲型、菊花形等等茶形,對于我們這些愛茶者而言,可以說就是已然將其形熟記于心。而它們的形狀,即便是很少接觸茶的人,也能夠看出,它們的千姿百態(tài)。在茶藝表演中,特別是在沖泡的時侯,只見杯中輕霧飄渺、澄清碧綠、芽葉朵朵、亭亭玉立,這無疑是一種茶形之美的具體表現(xiàn)。
3、茶香之美
我國古代就一直對茶香之美推崇備至。例如宋代詩人袁樞在《茶灶》一詩中,就留下了:“清風已生腋,芳味猶在舌”這一句千古名句,而也是這一句詩,也直接的吧茶香之美顯露在了我們眼前,甚至留在了我們心里。無獨有偶,宋代詞人劉過在其《臨江仙·茶詞》中也留下了類似的“飲罷清風生兩腋,余香齒頰猶存”一詞。這就是再說,飲茶讓人甚至感覺如臨仙境,而其中的茶香,也讓人滿嘴生香,久久不能忘懷。除此之外,宋代晃補也用夸張的手法,對茶香的悠長持久進行了刻畫:“未須乘此蓬萊去,明日論詩齒頰香”。我們知道,朱熹在政治上頗有見地,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政治家,也喜歡安靜的品茶,感受那縷縷茶香隨風裊裊,若有若無中,心境也漸然達到了一種忘我境界。人與茶香已融為一體,那茶香也牽引著人們追求自由的思緒,或許,身邊的一切都變得不再重要,每個人理想的世界,就需要茶香來指引。這難道不是一種大美,至美嗎?
4、茶藝之美
茶藝是基于人們生活而顯露出來的。近幾年,表演性茶藝的創(chuàng)意漸漸深入人心,不同于古代對茶的描述,在現(xiàn)代,茶藝也直接使得我們能夠與茶進行親密接觸。也可以說,茶藝也是體現(xiàn)茶美學特征的最好表現(xiàn)。近幾年來,全國各地都開始舉行茶藝大賽,而這種不求名次、不為利益的比賽,也直接涌現(xiàn)出了大批優(yōu)秀的表演者。由此可見,欣賞茶藝表演,這本身就是一種美的享受。而從茶藝之美來看,藝美主要靠表演者技能,也就是表演者態(tài)度和思想的統(tǒng)一。雖然,自然、社會是復雜多樣,我國現(xiàn)今的國情也遠稱不上太平,但是,在茶的世界里,在茶藝的美學享受里,或許一切都顯得太過幼稚,太落俗套。美的多樣性,也是有機統(tǒng)一的,其絕對不是雜亂無序、肆意發(fā)揮的。因此我們可以說,茶藝之美,不管其表演形式如何的千姿百態(tài),但其都具有共同之處,那就是,茶藝有一種使人賞心悅目的特點和氣質(zhì)。就中國的茶藝而言,從沖泡的技藝來看,無論是何種泡法,其都具有幾個環(huán)節(jié),而這幾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必須要做到的,從備器,到煮水。從備茶,到溫壺。從置茶,到泡茶,這每個階段,都是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的。因此,可以說,在編創(chuàng)茶藝時,每一個表演者,都能夠做到吸收各種表演藝術的手法,泡好一壺茶湯。這就是茶藝之美,美得讓人動心,美得讓人醉。
結語
綜上所述,茶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美學特征,就茶藝而言,無論其表現(xiàn)形式如何,其都有著共同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同時,其也具有共同的思想素質(zhì)和審美價值。而從現(xiàn)實來看,茶藝之美,既獨立與世間,也存留在人們心中。這一種美,長久,在朦朦朧朧之間,我們也就能夠記住它的美。
參考文獻:
[1]彭彥琴.審美之魅[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3-4.
[2]林治.中國茶道[M].北京:中華工商聯(lián)合出版社,2010:84-85.
[3]葉羽晴川.茶緣[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