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不同于小學生,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等正在逐步形成,在這一階段中的學生必須要有良好的環(huán)境對其思想進行引導,避免他們因缺乏社會經(jīng)驗和常識而步入歧途。初中生在這一階段中主要的生活圈子是學校,大多數(shù)的時間都集中在學校,因此學校對其思想的形成有著重大的影響。初中開設的課程涉及到學生思想和價值觀形成的主要學科就是政治教學,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社會實踐,初中政治教學做到知行合一,將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社會引導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教學 政治理論 社會實踐
中學生作為社會中的特殊群體,他們既沒有形成一套完整清晰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但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普遍對社會及學校以外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探索心理,對于法律意識極其薄弱的他們,如果沒有良好的引導將極易被社會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所影響。社會中的誘惑無處不在,中學生的辨別能力又十分低下,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容易將我國的青少年荼毒成日后對國家有害的敗類,為了避免此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國家應該重視中學生的政治教學。
政治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社會需要的是才行兼?zhèn)涞娜瞬牛瑢W校在面對尚未成型的青年教學時,應該重視將初中政治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提高政治教學的實踐性,及時引導中學生的思想和道德意識,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最需要的就是政治教學的科學引導。
一、政治教學中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在中學政治課本中首先對學生進行關于自尊、自強、自立的相關概念的分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辨別自尊與虛榮的區(qū)別,教會學生在社會上如何做到自尊自信,拒絕虛榮心理的存在,這些政治理論是學生在逐漸形成人生觀、價值觀中的重要指導理論。不僅如此,政治課本中還講授了對于我們遇到困難或者挫折時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如何去調(diào)整自身的情緒,培養(yǎng)自身的堅強意志力。教會初中生相關的法律知識,讓他們做到知法懂法,使之清楚地意識到作為社會主義公民應該具備的權利和義務,提升自己的責任感。這些政治理論看似只是書本上的知識點,但對初中生成長的過程,會逐漸培養(yǎng)他們在社會中樹立科學合理的價值觀。
在初中政治課本中以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和父母間的矛盾為例:課本中從青少年與父母兩方面的觀點展開分析,首先是青少年認為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具有自身獨立的思想,希望父母不要再對自己的私生活多加干涉,希望自我獨立。但從父母這方面看孩子,他們永遠是自己的孩子,他們沒有自己的主見,思想還不夠成熟,需要作父母的不斷對其叮囑。由于雙方的思想沒有交集點,因此矛盾不斷,初中生通過老師對這節(jié)內(nèi)容的講解與分析,逐漸明白父母的想法,在發(fā)現(xiàn)父母對自己的用心后,學生將學會如何換位思考,懂得理解和寬容,在不斷學習與反思中完善自身。
二、優(yōu)化教學策略,服務社會實踐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大多數(shù)都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紙上談兵對初中生的社會實踐性而言沒有太大作用。就如在政治學習中,我們學習有關的法律知識,但在社會實際中我們還是不懂得如何運用法律去捍衛(wèi)權利等,知法但不懂法也是徒勞無功。在政治教學中,學習自尊、自強、自立不是只為了背誦其含義并默寫下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使自己的內(nèi)心能夠真正受到影響,政治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偏重于實際的效用,充分發(fā)揮其理論知識。
首先老師應該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只有本身具有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意識,才能做到言傳身教,政治老師其自身擁有的政治品質(zhì),使得其在一言一行中都具有具體的體現(xiàn),這種自身的影響帶給學生的是更具有說明力的語言,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容易將老師作為人生的崇拜者,因此政治老師自身的品質(zhì)培養(yǎng)對于學生的影響力和作用是不可小覷的。
初中政治課本大多都是理論知識,但是這些理論知識的理解層次又都來源于生活,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老師在對學生進行長篇理論知識灌溉后,將課本中的案例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通過對實際例子的分析和講解讓學生能夠理解課本中理論知識的含義,以致能更深層次了解我們所處的現(xiàn)實社會的一方面。
三、知行統(tǒng)一,提高社會認知能力
初中政治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還不成熟的中學生樹立一個科學合理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讓學生逐漸認識到真實的社會面貌。為了將政治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就不能單純滿足于在課堂中進行政治知識的傳授,政治課堂應該逐漸向開放式方面轉(zhuǎn)變,帶領學生走向社會大課堂,在實際的社會中去體驗真實的環(huán)境。由于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現(xiàn)在的初中政治教學還局限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并要求學生背誦下來以便于考試的時候直接默寫出來,但這種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的政治知識對學生今后走入社會沒有任何作用。政治學科是學生日后步入社會的一門實用基礎學科,學生逐漸學會如何在社會中與人相處,如何培養(yǎng)自己自信自強的基本能力等。就如政治課本中所涉及到的消費者這章內(nèi)容,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同時也是消費者角色,如何維護自身作為消費者的權益就是通過政治課本中所傳授的關于消費者維權的知識,引導學生如何正確處理類似問題。關鍵還在于學生如何有機協(xié)調(diào)和運用這些理論知識。
總結:政治學科不僅是初中課堂中的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社會學科,它的實用性和價值是與社會實踐分不開的,政治學科中包含了關于社會中的各個方面的內(nèi)容和知識,對初中生而言,其思想和各方面的心智還沒有成熟,但卻具有相當強的好奇心,在這種特殊的年齡階段就需要有一種有效、明智的引導,對其進行及時的提醒和矯正。政治學科在初中課堂中的作用就應該是引導初中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而不是為了讓中學生學會背誦相關的理論知識并能通過考試。將政治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是目前初中政治教學中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沈蘇甜.芻議初中政治教學與學生社會認知力的有機融合[J].新課程學習(中).2012(08)
[2] 王榮.討論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