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重在強調教學的實踐性,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這也就是說要讓學生的學習能為己所用,學以致用。但是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要實現(xiàn)這一轉變就變得異常困難。針對小學英語教學來說,考試分數(shù)又不能完全代表學生的能力。為此,本文,筆者就主要探究了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就是如何提升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提升 小學生 英語閱讀 口語表達 策略
據(jù)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較差和口語表達能力較弱,學生的書面表達通常優(yōu)于他們的口頭表達,這一方面是由于過去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致使許多學生學習知識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另一方面也反應出了許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能力和口語能力培養(yǎng)的忽視。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特別是現(xiàn)如今的國際交流越加頻繁,社會越來越需要具備良好口語表達能力的實用型人才。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推廣,我們也發(fā)現(xiàn)在教學中改變教學理念,讓學生真正的學有所用,已經(jīng)成為每位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就小學英語教學而言,要想增強英語的實用性,讓學生學有所用,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善于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交流中來,以體現(xiàn)英語的交際作用。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閱讀能力的積淀可以促進語感的提升,語感的提升反過來也能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
一、注重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勇氣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生理發(fā)育還不夠成熟,致使不同學生除了英語閱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有差別外,性格特點、自身素質、心理承受能力都存在差異,特別是那些不善于表達的學生,閱讀和口語表達的效果可能不盡如人意。對此,在初次訓練學生的閱讀和口語表達能力時,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特別是對那些膽小且口頭表達能力較差的同學,要有足夠的耐心,同時在他們每次表達完之后,老師一定要及時的給予評價,盡可能的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的鼓勵,從而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消除學生的膽怯心理,從而逐漸對口語表達產(chǎn)生興趣,進而積極的參與到口語表達訓練中來。當然,讓學生對自己的表達產(chǎn)生信心,并積極投入的目的還主要是增強學生的興趣,就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口語表達能力而言,增強學生興趣尚且處于感性認識階段,畢竟閱讀和口語能力的提高還是一個量的積累問題。所以,不斷的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口語練習,實現(xiàn)量的積累,才能真正達到提高的目的。
二、加強訓練,實現(xiàn)量的積累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學生有了提高閱讀和口語能力的信心和勇氣,無疑成了實現(xiàn)閱讀和口語能力提高最為重要的一步。有了這一步后,提高閱讀和口語訓練量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就這一點來說教師可以通過這幾個途徑實現(xiàn),例如開展課前演講,閱讀比賽等,要求每一位學生都參與,一節(jié)課一位同學,每次演講或者閱讀一段小材料三分鐘,要求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演講的可以圍繞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展開,閱讀比賽的要結合學情選擇適中的材料,設計適宜的問題。這樣一來,每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同時對那些不愿意表達的同學而言,他們也不得不積極準備,進而實現(xiàn)所有同學參與。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所教學的課文內容,臨時命題,讓學生在稍作準備后當堂演講。這種形式的演講,不僅需要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而且還需要學生在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歸納、總結并加以想象,從而使局部的內容擴展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進而從課文中整理出一個故事,或者是續(xù)寫故事結尾擴充整個內容,一定程度上也會提升閱讀能力。這種閱讀和口語訓練的方式不僅有利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擴展學生的思路。
三、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教學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記是傳統(tǒng)課堂的慣有方式。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積極性被打擊,導致許多學生沒有參與課堂的興趣,甚至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厭倦情緒。要改變這一點,最主要的就是教師要有意識的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具體來說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知識水平,這樣教學才會有的放矢。但由于班上學生參差不齊,個體差異明顯,如果教師長期以一個標準進行教學,時間一久,學生就會慢慢的感到不同程度的厭倦,學習外語的興趣也就會逐漸消失。但是如果反過來,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和口語表達活動,讓學生在歡快的語言實踐中學習教師僅起引導和督促的作用,這樣不僅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學生的興趣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大幅的提升。要做到這些,首先教師應該相信學生的學習潛力,不要老是放不下,而是應該放心大膽地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懂得,課堂不是教師利用講臺練習閱讀和口語的地方,而是學生學習外語的場所。我們應該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在每節(jié)課下來,都有新的體會和提高。
隨著國際化趨勢的增強,英語作為一種國際性的交際語言已經(jīng)得到了許多非英語國家的重視,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英語閱讀和口語表達能力還有待提升,未來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突出小學生英語閱讀和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
【參考文獻】
[1]陳冠杰.小學英語閱讀和口語訓練的對策[J].校園英語.2013(07)
[2]馬建軍.試探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J].大觀周刊.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