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字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只有將字詞學扎實,打牢固,那語文水平會有一定的提高。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了多種引導小學生學習字詞的方式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字詞教學 意義合成
小學語文字詞教學,始終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句子,領會課文內容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進行字詞教學才會更有效呢?
一、演示法
演示法包括實物演示與動作演示兩方面。實物演示法就是在教學中,按照漢字的構形理據(jù)恰當運用實物演示,使學生獲得生動鮮明的印象,輕松愉快地掌握漢字。如教“筆”字時,先出示一支毛筆,讓學生觀察毛筆的上面是什么做的,下面是什么做的。讓學生通過觀察主動探究,最終明確掌握“筆”字上面是竹字頭,因為筆的上面是竹子做的,下面是動物的毛做的,所以是“毛”字。從而使學生把字的音、形、義較好地整合在一起,牢固地掌握這個字。動作演示法就是利用身體語言來幫助記憶字形,達到掌握漢字的目的。比如在教“人”字時,教師先分開雙腿站在講臺前,請同學們根據(jù)老師的體形、動作猜一猜這是什么字。學生觀察后馬上能猜出是“人”字。隨后,“大”、“天”、“滅”、“休”、“看”等字就由學生做動作,互相猜認。在整個識字過程中,學生們興致勃勃,所學的生字記憶深刻。
二、歌訣法
歌訣法就是在教學中根據(jù)漢字的構形理據(jù)編歌訣。比如在學習“坐”字時,教師指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個字的字形,左上是什么字?右上是什么字?下面的字念什么?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學生能很快編出“兩人坐在土堆上”的歌訣。朗朗上口、易于記憶的歌訣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一發(fā)而不可收。于是學生又編出了“雪——大雨落在橫山上”等歌訣。由于學生主動學習,所以字形記憶既簡潔、實用又印象深刻。又如,在講“球”、“碧”、“珍”、“珠”等字時,先告訴學生:以‘王’為偏旁的字大都與“玉”(珍寶)有關。接著問:“同學們再想想‘球’為什么是‘王’字旁?”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得出以下結論:過去很多珠寶都是圓形球狀的,所以“球”這樣學習生字,學生不僅興趣濃厚,識字效率還很高。
三、故事法
低年級學生喜歡聽老師講故事,而這種做法便很好地把學生的無意注意吸引到聽故事上來。如教學“家”字,就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介紹古代先民的游獵生活習性:遠古人多為狩獵生活,沒有安定的地方居住,“宀”表示家,后將吃不完的野豬“豕”圈養(yǎng)起來,并從此定居,所以房子里有豬就成了所住的家的標志。學生們聽后恍然大悟,興趣倍增。這樣,使學生不但理解了“家”的構字,還了解了人類生活的演變歷史。
四、字謎法
字謎法是根據(jù)漢字的構形理據(jù)編制字謎。較好地達到音、形、義結合的識字目的,且趣味性強。比如在教“哥”字時,教師先指導學生先觀察“哥”這個字。學生發(fā)現(xiàn)“哥”這個字的上半部分是沒有鉤的“可”字,下半部分是“可”字。再引導學生想,“哥”這個稱呼是誰喊誰的?于是根據(jù)形與義編出了“哥——可上又可下,老二喊老大”的歌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又根據(jù)字的形與義編出了許多字謎。如:目——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字謎法有利于引趣激情,調動了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寓教于樂。
五、游戲法
把識字教學寓于游戲中,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輕松愉快。(1)找朋友 先出示單人旁的卡片,讓學生了解單人旁是“人”字演變而來的。然后出示“爾”、“也”、“門”、“上”、“下”等卡片,讓學生找一找哪些字能和單人旁做朋友。學生找到“你”、“他”、“們”后,非常高興,爭著給同學們出題。又找到了跟“艸”、“三點水”等做朋友的字。(2)擺火柴 給若干根火柴,讓學生擺字,看誰擺得又對又多。一字開花、填字、加、減一筆變新字等游戲都能促進學生的思維活躍,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從而提高識字質量。
六、意義合成法
意義合成是會意字的一種會意方法。這種會意字的特點是字義為各個構件義之和。因此,這種會意字的教學,教師應該先將字分解成幾個構件,讓學生了解各個構件意義,再將這些意義連綴起來,理解該字的意義,最后因義識形,讓學生從構件和字的意義關系這個方面掌握該字的形體。如尖、卡字的教學:尖:由小、大兩個構件組成,字義即為上小下大的東西??ǎ河缮?、下兩個構件組成,字義即為上不來、下不去,夾在中間。意義合成法是從構件與字的意義聯(lián)系這個角度,讓學生掌握意義合成的會意字的意義和形體。
總之,字詞教學在語文科目中起著重要位置,也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只有把字詞學扎實,打牢固,那語文水平會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