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短跑水平一直徘徊不前,就總體而言,除個別項目在亞洲處于領先外,多數(shù)項目與世界記錄差距很大,我個人認為應用正確合理短跑放松技術的不到位是導致短跑項目長期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目前短跑研究的現(xiàn)狀看,依然注重于對短跑的本體性研究,主要研究領域局限于對短跑運動員的選材、體能、機能特征和短跑技術的研究,相對而言,涉及到短跑放松跑技術的作用、意義、影響因素研究的相關專題還是比較零散和薄弱,為了更好的發(fā)揮運動員的潛質,提高我國短跑的成績,所以如何建立短跑放松跑技術的正確概念,明確它的意義及影響因素,及指明短跑運動員放松跑技術訓練方向,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國內外優(yōu)秀短跑運動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查閱有關短跑放松跑技術和放松跑訓練方法的資料。
1.2.2專家訪談法:與短跑相關的專家進行訪談,了解有關放松跑技術的相關知識。
2分析與討論
2.1短跑放松跑技術的概念分析
“短跑放松跑技術”的概念為:短跑的放松跑技術是建立在正確的短跑動作技術之上的合理的肌肉用力方式和跑的節(jié)奏,是為達到最佳運動成績的經(jīng)濟高效的短跑技術,受神經(jīng)系統(tǒng)靈活性、心理品質、肌肉本體感覺、速度耐力等生理、心理因素的影響。
2.2短跑放松技術對速度提高的意義
2.2.1從生理學特征來看
在短跑中合理分配體力,是保持高速到達終點的重要條件。人體在短跑中肌肉收縮的直接功能能量來源于三磷酸腺甘的分解,但ATP-CP數(shù)量有限,僅可維持7s-8s全速跑。這就需要肌糖元無氧糖酵解能接替供能,糖元分解生存乳酸并釋放能量以生成ATP:肌糖元+ADP+磷酸→ATP+乳酸。而乳酸的生成對肌肉工作是不利的。因此,我們要盡量利用肌肉中的ATP和CP分解供能,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放松跑的能力。
2.2.2從運動學特征來看
(1)提高肌肉放松能力,能增大肌肉收縮的力量和收縮的速度
人體運動是由依賴于大腦運動中樞神經(jīng)興奮和抑制的快速轉移,支配人體運動肌肉收縮和放松相交替的結果,肌肉收縮越快,跑速也越快。而有效的放松能改善和協(xié)調肌肉群之間和它們與對抗肌群之間的協(xié)調關系,減少對抗肌群因其緊張而產(chǎn)生的阻力,并且也能使肌肉收縮前的初長度容易拉長,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從而增加肌肉收縮力量。
(2)良好的放松能力能夠增加運動動作幅度
運動動作幅度主要由肌肉的伸展性、關節(jié)的靈活性和柔韌性組成;而良好的放松能減緩因組織摩擦和組織粘滯所導致體溫增加,使舒張肌群拉長,關節(jié)的幅度和范圍得到伸展,并使關節(jié)的周圍的肌肉韌帶和伸展性得到提高,從而增加肌肉的收縮力量。
2.2.3 從心理學特征來看
我們經(jīng)常在比賽中發(fā)現(xiàn),運動員的比賽成績不如訓練成績,出現(xiàn)“失常狀態(tài)”,這是由于比賽過程中感到恐懼、膽怯、自卑或過分追求取得好的成績所致。而有效的進行肌肉放松,能夠改善和調節(jié)情緒的穩(wěn)定、保持肌肉的彈性、減少運動中的能量消耗,使動作更規(guī)范合理,從而增加奔跑的速度。
2.3 影響短跑放松跑技術的因素
2.3.1正確合理的短跑動作技術
2.3.2肌肉的協(xié)調放松能力
2.3.3合理的節(jié)奏
2.3.4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靈活性
2.3.5良好的心理品質
2.3.6精確的肌肉本體感覺
2.4短跑放松跑技術訓練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2.4.1正確認識短跑放松跑技術和放松的概念
2.4.2對短跑放松跑技術訓練應首先建立正確合理的短跑動作技術
2.4.3短跑放松跑技術的訓練應貫穿于整個訓練過程之中
2.4.4短跑放松跑技術的訓練應貫穿于影響因素的各個方面
2.5短跑放松技術的訓練方法
自我節(jié)奏調節(jié)法
(1)慣性跑:慣性跑是一種放松而又不減速的跑法,一般從起跑后加快跑 25 至 30 米,使速度達到最快,然后肌肉停止主動用力而被動地隨慣性跑進 15至 20 米,再加速跑 25至 30 米,然后再隨慣性跑進 15 至 20 米,慣性跑時肌肉盡量放松,體會放松慣性跑的動作。通常在80 至100 米完成。
(2)放松大步跑:用舒展協(xié)調的動作,適宜的步頻,做到充分高抬大腿,打開髖關節(jié),使髖前送,有節(jié)奏的練習。
(3)順風跑:利用自然風力的推動,充分體會肌肉放松的感覺。
(4)下坡跑:利用下坡向前的慣性力在 3 度至5度的坡度上,充分體會肌肉放松感覺。
(5)往返跑:運動員加速跑 60—80 米,然后慣性跑20—30 米,往返為一次,5—6次。
3結論和建議
(1)短跑放松跑技術和放松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短跑放松跑技術是短跑的一種技術,是完成短跑動作的一種方法,是決定運動員競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放松是訓練后的一種恢復手段,是一種輔助訓練的方法。
(2)我國短跑成績一直滯后的原因主要是短跑放松技術的應用不合理,所以我國短跑運動員,要想取得優(yōu)異成績,就必須正確掌握良好短跑的放松跑技術、具有較強的放松跑能力。
(3)短跑的放松跑技術是建立在正確的動作技術之上的合理的肌肉用力方式和跑的節(jié)奏,為達到最佳運動成績的經(jīng)濟高效的短跑技術,短跑的放松跑技術受神經(jīng)系統(tǒng)靈活性、心理品質、肌肉本體感覺、速度耐力等生理、心理因素的影響。
(4)對短跑的放松跑技術的訓練必須從動作、肌肉、節(jié)奏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的訓練。
(5)了正確的掌握短跑放松跑的技術,我們可以通過自我節(jié)奏調節(jié)法、利用外界助力法、設定跑線法、放松心理訓練法等方式來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建.試談放松跑對提高短跑成績的作用一我國短跑落后原因的探討[I].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82(2).
[3]周興田.談李雪梅“世界女飛人賽”失利[J].田徑,1998(7)
[4]李立群,百米跑的放松跑技術[M].田徑,1997(6)
[5]王保成,袁運平.短跑田徑教學訓練實用從書[K].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1)
[6]李平,巍曉光,對提高短跑放松跑能力因素的探討[M].體育與科學,1998(6)
[7]王瑞元.體育院校通用教材—運動生理學[I].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