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課堂中的演示實驗是教師為學生提供感性認識材料的,它無法代替學生自身的學習活動,教學中如果把教師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邊學邊實驗,既能使學生對實驗獲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學到物理知識,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學生充分的動腦、動手、動口,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觀,促進學生實現(xiàn)立體學習。
【關鍵詞】實驗 能力 方法
近幾年,通過自己在教學中的努力實踐和不斷借鑒,使低成本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應用低成本實驗可以不斷改進學生實驗,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經歷,豐富他們的學習經驗
在物理實驗中,不僅要求學生關注實驗本身,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與科學工作者進行科學探究的相似過程,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應用學生身邊的器材做簡易的隨堂實驗,可拓展實驗空間,增加學生實驗探究經歷,是改善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溫度和溫標”的教學中,原來的教學設計中老師只是拿些溫度計讓學生觀察、使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只能停留在對溫度計的作用、結構和原理等淺層次的識記階段,自主探究能力不能得到培養(yǎng)。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中,我給學生準備一個平底燒瓶、一根細長玻璃管、一些染成紅色的水和刻度尺等這些常用的實驗器材。通過老師的漸進性提問“如何用平底燒瓶和其他器材來比較兩個燒杯中水的溫度”“看到什么現(xiàn)象”“玻璃細管中的液柱為什么會先上升再下降或先下降再上升”“你能較準確地說出這兩杯水的溫度嗎?你認為還需要什么器材”“你們手上的裝置與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在結構上有什么類似”“你能將這個裝置改進成一個簡易溫度計嗎”。學生在將瓶中裝滿水,插入細管蓋緊制成一個溫度計的模型的實驗過程中,不僅很容易理解有關溫度、溫標的概念,并且通過將模型改進成實用的簡易溫度計,經歷了與往常不同的學習方式,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且小小的一個平底燒瓶貫穿了整個教學內容,這樣的低成本實驗教學既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效果又非常明顯。
二、恰當的利用低成本實驗器材,可以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方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
新課標提出教學過程要以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行為、完善學生的學習方式為重點,要求教師組織合理、有序和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優(yōu)化教學內容結構,整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往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往往會準備很多實驗器材,但幾乎每樣器材只用一次就放置一邊了,整節(jié)課忙得不亦樂乎。老師費時費力,學生的注意力也很容易經常被分散到老師取放實驗器材的動作上去了。合理應用低成本實驗,課堂教學即時效果會更好。
如“大氣壓強”教學中,我準備了一個拔火罐??捎盟〔⑻崞鹨粔K玻璃說明“大氣壓強的存在”;可以讓學生通過測量玻璃所受的重力和拔火罐的吸附面積大致估算大氣壓強的大小來說明“大氣壓強很大”;在分析“大氣壓強的應用”時可以讓學生觀察拔火罐上的“小孔”并解釋為什么這么設計。這樣一個拔火罐貫穿大氣壓強的現(xiàn)象、大小和應用這條主線,教學節(jié)奏緊湊,課堂教學即時效果明顯。
再如前面提到的平底燒瓶在“溫度和溫標”中的應用設計等等,都能充分說明這一點。
三、應用低成本實驗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小實驗,突破教學難點
物理課本提供了基本的教學內容,但教師在教學時不應僅局限于課本所呈現(xiàn)的內容,而應在理解課本編寫意圖的基礎上,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低成本實驗無疑是極好的一種手段。
例如,“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是初中物理光學中的重點知識,要求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發(fā)現(xiàn)和歸納實驗結論。通常作為物體的都是蠟燭,實驗中燭焰的像是放大還是縮小、正立還是倒立等現(xiàn)象很直觀,但一般情況下學生幾乎很難自主發(fā)現(xiàn)凸透鏡成實像時物像“左右互置”這一特點。改用兩節(jié)干電池和若干發(fā)光二極管做成一個可控發(fā)光的“上”字代替燭焰,則“物像左右互置”的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學生基本上都能自主發(fā)現(xiàn),歸納出成像規(guī)律更快捷、更完整。而且,這樣既可以重復實驗、節(jié)約資源,減輕實驗老師因蠟燭燃燒的損耗需不斷更換的工作量,還可以避免因大量蠟燭燃燒時產生的煙霧,可以更好地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
四、反思
通過實踐和借鑒,我對低成本實驗也有了進一步的體會。
1、低成本實驗教具雖然成本低,但智慧不低、價值不低。利用和制作低成本實驗,對教師的業(yè)務素質要求較高:不僅自己要動手參與設計和制作,還需要指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小制作、小發(fā)明;不僅需要專業(yè)知識,還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所以教師加強自身的知識更新和專業(yè)素質培訓是非常重要的。
2、低成本實驗設計中更值得欣賞和提倡的不是實驗器材的簡單替代,而是實驗裝置的簡化,特別是對一個原本已不太復雜的實驗裝置做進一步的簡化,使實驗現(xiàn)象更明了。
3、低成本實驗的設計與改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時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探究,甚至可能做出來的器材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時需要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我常常在向同事和學生講解設計意圖和思路的過程中得到啟發(fā),從而完成實驗。這對我,還有學生都是一個學習和提高的過程,并使師生關系更融洽、平等。
4、不能把低成本實驗僅僅看作解決設備不足問題的權宜之計,而應重視在新課程理念下低成本實驗在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和價值。
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和各種物理低成本實驗,構建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可以拉近物理學與生活的距離,能有效地開展科學探究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