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著名科技創(chuàng)業(yè)公司孵化器Y Combinator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在一次訪談中談到他如何識別有潛力的公司。其中的一席話引來了許多外國企業(yè)家的不滿,在硅谷掀起軒然大波,不過也反應了風險投資家們保有的一種偏見。
格雷厄姆在采訪中表示,“一個CEO如果操一口外國口音,那是非常糟糕的。我不知道為什么,但在工作中確實有很多微妙的事情需要交流,有濃重的外國口音是無法交流的。而且大家都知道,說一口地道的英語有助于商業(yè)成功,但是到現在你還操著外國口音,說明也夠沒頭腦的?!?/p>
雖然格雷厄姆的話很粗魯,但據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勞拉·黃(Laura Huang)的一項新研究,卻是大實話。她指出,不能講一口地道英語的企業(yè)家獲得創(chuàng)業(yè)投資的概率大大低于英語流利的企業(yè)家。招聘管理層人才時,有外國口音的面試者成功的概率也要低于沒有口音的面試者。而且,對操一口外國口音的在職人員來說,“這個群體在晉升為管理層時面臨著巨大阻礙,在為自己的創(chuàng)意尋求資金時,也會受到歧視”。
口音一下就能暴露你外國人的身份,而且更嚴重的問題是它會讓人覺得你“政治技能”不好。“政治技能是個很難準確定義的東西,它不僅是指有效的溝通,還包括敏銳的感知和影響他人的能力。”黃說,“不管在行政管理還是創(chuàng)業(yè)活動中,這項軟技都變得越來越重要。”
風險投資家和其他投資者往往只會給你幾分鐘來展示自己,并根據這幾分鐘做出投資決策?!斑@么短的時間里,口音會成為對話中一個明顯問題,進而變成外地企業(yè)家面臨的挑戰(zhàn),因為投資者不再關心他們在說什么,提出了什么樣的創(chuàng)意,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語言上。”不過黃指出,尋求投資的創(chuàng)業(yè)者可以積極應對,想辦法削弱這種偏見。
解決這個難題,最穩(wěn)妥的辦法就是進行艱苦的口音訓練,讓自己的發(fā)音更加接近當地人?!暗粋€人要改口音是很難的,而且一旦改變口音,他們的移民群體會認為他們背棄了老祖宗?!秉S指出。
與其這樣,不如直接面對這個問題,一開始就說明你有扎實的政治技能,告訴投資者,“雖然有人覺得我有口音,我在爭取資源方面也沒有別人那么主動,但我實際上是非常積極有能力的,我會確保我的員工獲得他們所需的一切資源。”或者說,“大家可能會因為我的口音而斷定我不能很好地與客戶溝通,但看看我之前的工作表現就知道了,我和別人的交流是非常有效的?!?/p>
人力資源從業(yè)者和投資者也要負起一定責任。他們要意識到這種偏見的存在,在評估非母語創(chuàng)業(yè)者時,需要清楚自己在評估這個人的什么品質,不可單憑個人喜好或直覺作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