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是剖腹產(chǎn),生下來3斤8兩,媽媽又沒有奶水喂,以致于孩子從小就體弱多病,粘液質(zhì)的性格又讓他做什么都動作緩慢,爺爺奶奶甚至都擔(dān)心我們能不能養(yǎng)活他。就是這樣一個“慢兒子”,在我們的愛心陪伴下,不斷進步,給我們意外的驚喜,2009年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績考上了重點大學(xué),去年又考取了研究生。
耐心和毅力,堅持總能勝利
我們從小對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健健康康的,將來能自食其力,做個菜販子也很好。我們經(jīng)常喊孩子“小菜販子”,并告訴他,只要憑勞動掙錢,都是光榮的。
我們最為慶幸的是,兒子的童年生活安靜而又快樂。安靜而快樂中,兒子養(yǎng)成了很多良好的習(xí)慣,比如說分享——兒子吃東西的時候,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在最后吃,等著和爸爸媽媽分享。
還有堅持和耐心——再困難的事情,孩子不論付出多大代價,總是堅持到最后,從不半途而廢。
孩子經(jīng)常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搭積木。搭積木很考驗孩子的耐心,一不小心,小房子就倒了,其他小朋友玩一會兒就紛紛離開了,而兒子卻越來越有興趣,雖然他很慢,但他可以搭半天,最后總會成功搭一個漂亮的房子給我們看。每到這個時候,我們總會放下手中的活,和孩子一起欣賞。我們夸獎孩子搭得好,尤其夸獎他的耐心和毅力,孩子總會不好意思地說:“我沒有你們說的好,是爸爸鼓勵我的?!?/p>
或許因為孩子從小養(yǎng)成這些良好習(xí)慣的原因吧,他在學(xué)習(xí)上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雖然在小學(xué)、初中階段成績并不讓人十分滿意,但孩子一直堅持著,在學(xué)習(xí)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方法,并且通過努力實現(xiàn)了自己設(shè)定的目標(biāo)。
進步一點點,表揚一點點
有的父母總是研究如何讓孩子考100分,而我們總是在研究80分比100分有哪些優(yōu)勢。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我們使用最多的是安慰和鼓勵。當(dāng)孩子有一點點進步的時候,我們總會如獲至寶。不論在哪里,只要聽到老師、同學(xué)、鄰居夸兒子,我們都會很高興地告訴他。每到這時,兒子總會很矜持地說:“人家是隨便說說的,你們不要當(dāng)真哈。”
孩子小學(xué)一年級的時候,數(shù)學(xué)成績總是不好,我和他媽媽雖然非常著急,但是沒有辦法,我們想可能是孩子的智力和同齡孩子相比有些偏弱吧。我們從不責(zé)罵孩子,讀不了書,將來還是有辦法生活的。
孩子在我們的耐心等待中,給予了我們極大的驚喜。
我清晰地記得那是一年級下學(xué)期。有一次我在菜市場遇到孩子的數(shù)學(xué)老師,張老師告訴我說,你家的孩子最近數(shù)學(xué)有了進步,這次測試考了80分,試卷已經(jīng)批好了。我高興得菜都顧不得買,馬上隨張老師一起到學(xué)校拿了試卷,回家路上又專門買了孩子愛吃的蛋糕。晚上,我們一家人就像過節(jié)似的給孩子慶祝。兒子紅著小臉說,“爸爸,我上課好像有點能聽懂了?!甭牭竭@句話,我們心里甜極了。
兒子小升初時,在200個考生中考了82名,我們也給他開了慶祝會;孩子中考超過高中錄取分數(shù)線7分,盡管孩子不滿意,我們還是逢人便夸孩子憑自己的能力考上高中了。
不知道我們的表揚能給孩子帶來多少動力,但至少,我們時刻傳遞給孩子一份信任,孩子帶著這份信任前行,會更有自信心、成就感。
慢半拍,其實也是一種優(yōu)勢
兒子從小干什么事情,總是比別人慢半拍。幾個同學(xué)在一起做作業(yè),其他的同學(xué)都完成,開始做游戲了,兒子還沒有完成。但兒子從不受外界干擾,一直堅持完成作業(yè)才去參加他們的游戲。
每次考試的時候,其他的同學(xué)都交卷了,兒子還在那里慢慢地做著。他有時候也很糾結(jié):“爸爸,為什么我總是比別人慢呢?”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guī)е⒆映鋈ネ妗T谔镆袄?,我們找到了一只蝸牛,我讓兒子觀察蝸牛的爬行,兒子說,“這個家伙比我都慢!”然后我們給這只蝸牛做了記號。一個小時后我們再來找這只蝸牛,結(jié)果這只蝸牛爬行了幾十米,孩子驚嘆不已。
我問兒子為什么會這樣?孩子說:“因為它始終不停堅持爬?!蔽腋嬖V兒子:“兒子,雖然你比別人慢半拍,但你的耐力很強,總是堅持做到最后,所以,你一定不會比他們差的!”
孩子蝸牛一般的慢性情,經(jīng)常被我和他媽媽表揚,久而久之他在心中形成了這樣一種理念:我慢,但我堅持。就是這種堅持,讓孩子在高中階段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同學(xué)很佩服他,有位同學(xué)回家告訴媽媽:“他總是按部就班,他總是不慌不忙,別人都在拼命,都緊張得要命,這些好像和他都沒有關(guān)系似的。他的成績好像蝸牛爬行一樣,慢慢地一點一滴的進步,大家都非常害怕這樣的競爭對手?!?/p>
如果我們用手指搭一個“入”字,在別人的眼里就是一個“人”字。對待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往往會有不同的效果。孩子“慢”,在常人的眼里,是個缺點,但正是因為孩子的“慢”,才形成了孩子“堅持”的性格;也正是這個性格,才成就了孩子的人生理想。
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善待孩子身上的缺點,換一個角度,讓孩子的缺點變成一種優(yōu)勢。
很多以愛的名義對孩子拔苗助長的家長,不妨看看農(nóng)民伯伯種莊稼、栽樹的過程——給植物適宜的土壤,恰當(dāng)?shù)姆柿希蛔屗鼈兏芍?、淹著,然后就不要太多關(guān)注它們,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粒種子每一顆樹苗都會茁壯成長的。其實我們教養(yǎng)孩子又何嘗不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