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張有點苦惱,心情處于一種別人覺得很正常,自己覺得很不正常的境地。好幾次到了樓下,靠近交通車時,看到有人打手機,一摸口袋,才知道忘了帶手機。如吃飯的時候,過去經常吃工作餐、圍餐,嘻嘻哈哈就吃了一頓飯。現(xiàn)在,在家里吃飯,缺少了氣氛,才知道吃飯也可以冷靜觀察:唔,今晚吃了7根菜心,一條煎紅杉魚,還有一小碟肉餅,飯是一碗半米飯。
這種生活,只是過去在讀大學時碰到過。那時以為讀大學應該多么忙碌,多么了不起,多么神圣。軍訓還不覺得什么,軍訓之后覺得突然間有了“自由”,突然間感到有了充裕的時間,突然間感到每個人的人生觀在大學那么不同,世界觀言人人殊。
老張最近新苦惱是什么呢?是壓縮會議之后,影響了老張有“尊嚴”的生活。老張過去一年要開200個左右的會,最多一年開300多個,大部分有會議通知,也有不少是電話通知或內部召開的會議。那時顯得生活工作很充實,知道臺上坐的那個人臉上有幾顆痣,他在臺下有空就去觀察,他知道臺上哪幾個人中間會去幾趟廁所。當然,也知道哪個講得好或講得不好,講得好的就心里說,這人有點水平,下了功夫。講得不好的,就裝著很認真看著主席臺的樣子,擺出莊重的似笑非笑的臉孔,一邊想自己的事,如想周末去哪間農莊吃飯等,這樣就顯得不露痕跡,兩方面都兼顧了。
老張過去和同學吃飯,臨別的時候說,明天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會議。同學說,哎喲,有什么“關鍵詞”不要忘了提醒。于是,老張便像電視劇里的正面人物,邁著雄健的步伐走了。有時同學聚會,他會向同學朋友說,最近參加了人事工作的會議,不管是公務單位、事業(yè)單位還是企業(yè),以后用人機制可能都會有大的改變。同學們緊張地問,有什么精神?老張說,這事呀,有要求,不好瞎說瞎編,總之呀……說罷,他就去夾一塊排骨,同學們一齊洗耳恭聽,全部人停止咽嚼,在等著他的話,結果就剩了許多菜讓老張?zhí)暨x了。老張又不急著說,他心里特別享受的正是這種神秘的方式,顯得與眾不同,他很享受這“氛圍”,這比那排骨強多了。
今天,這些都壓縮了,嘿,那可以裝10公斤的公文包可以不要了,那這包給誰呢?會議都沒多少了,同學朋友聚會說什么呢?自己的工作過去以開會為主,包包里放滿各種數(shù)據,有的還是10年前的,用來誆人的,現(xiàn)在能不能燒掉呢?老張顯得苦悶。唉,搞城市設計,現(xiàn)在施工的有些設計是10年前設定的,如今還執(zhí)行嗎?望著沒有一條直路的城市,老張心里也亂,像他的設計一樣。
好不容易又有了一次同學聚會,大家一邊玩手機一邊聊天。老張說,哎喲,現(xiàn)在一年要開600多個會了,比過去還多。同學們笑了,說,你別亂說,現(xiàn)在風氣好了,各種各樣的會少了,不折騰。老張說,嘿嘿,現(xiàn)在我們天天玩手機,有空就集中在手機信息上,這不等于天天開若干次的手機會議嗎?大家一想,也對,此言不虛。
于是大家放下手機,七嘴八舌討論著新的轉型生活。老張說,我想啊想,我們過去這種會議人生和開會為樂的人生觀,真的太幼稚太折騰了。這些會浪費時間,扼殺個性,不接地氣。會議質量好像很高,排位都排出教授一級的專家,但生活質量、工作質量天天下降,個個變得能說會道,觀顏察色,心照不宣。但對群眾生活,自己的生活感受麻木,不甚了解,很不清楚。我們不去解決半夜施工,我們不去解決停車難,我們不去解決有毒食品,我們不去解決污水處理,我們沒有解決師資的素質,居然有人調戲女學生……我們沒有解決老師打罵學生,沒有解決幼兒園師資的落后,不解決看病難,一個個好醫(yī)生被病人長期圍著,一天看幾十上百個病人,怎么辦?
大家很認真地聽,很認真地思考,仿佛才覺得,自己有了思考,有了一種擔當,有了很多未了未干未想的事等著我們。我們就要把思路、把精力、把才干用到解決問題上,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才是真正的把理想落到細節(jié)上,落到實處。
老張的苦惱仿佛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了,他想,把開會的人解放吧,每人用過去開會的時間做一小件好事,說一兩句有用的話,提一兩個合理的建議,這應是多么大的改變呀。這是社會轉型的考題,老張他們答對了,答得好。腳踏實地,春暖花開。過去以為開會很幸福,現(xiàn)在才知道有目標地生活、工作才是真正的幸福,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也是一種價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