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文化體制改革”中,改革的目標指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本文從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角度,分析論證了舞蹈藝術作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中堅力量,以它具有的娛樂性、對民眾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以及它強大的表現力對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傳播過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為舞蹈藝術的從業(yè)者,更好地打開探尋各自專業(yè)領域的思路。
關鍵詞:舞蹈藝術;文化;軟實力;重要性0前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tài)文明體制五個體制的改革內容。而文化體制改革中,以“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為主要的改革目標。改革目標的提出,使我們文化產業(yè)的從業(yè)者,也應該從自身的專業(yè)角度,認真思考本專業(yè)可以為改革目標的實現,做哪些具體的工作。作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在實際落實這些工作之前,應該客觀認識到舞蹈藝術在文化體制改革過程中所擔任的重要角色。對于審視本專業(yè)的發(fā)展、合理規(guī)劃專業(yè)改革的方向、目標是最為務實的選擇,也為更快、更強的展現我國文化軟實力提供了可供參考和探討的角度。
1現代社會,舞蹈藝術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具有重要作用
現代社會中國家文化軟實力在諸多方面都得到了體現,比如文學、電影、音樂、舞蹈、設計等等。文學是從文字的魅力來訴說,電影用光和影記錄,音樂用音符的跳動來傳達,設計用線條和結構來體現,這些文化類型都從不同的方面體現了國家文化的軟實力。舞蹈藝術區(qū)別于其他藝術,它從自身的特點出發(fā),用肢體動作在傳播藝術魅力的道路上不斷發(fā)揮自身功能。它傳達出的國家文化的特色和實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得以體現:
(1)舞蹈藝術娛樂性易于民眾對于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吸收?,F代社會文化的發(fā)展層次縱向是加深的。舞蹈藝術有在劇院、舞臺上演出的表演性劇目,也有綜藝節(jié)目中的表演性,也是作為娛樂節(jié)目參與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這些形式,都無形中傳播了國家文化的概念與風格;這種特性,也影響了除本國之外別的國家與民族。也正因為舞蹈的娛樂功能,它更容易被民眾所認識、吸收和喜愛。比如現在社會在青少年當中很流行的街舞,對于中國人來說這是一種外來文化,但是它在我們國家的發(fā)展速度很迅速?,F在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綜藝節(jié)目,還是廣場公園,從7、8歲的小朋友到70、80歲的大爺大媽,熱鬧非凡的跳著、開心著。雖然并沒有真正探尋過作為外來文化它所具有的特征,以及表達形式。但是不約而同地在實際的表達過程中,與街舞所要表達的精神是那么吻合。另外風靡我們國家很多地方的拉丁舞,也同樣吸引著眾多的愛好者。各種培訓機構,各種比賽層出不窮。不同年齡階層的人伴隨著舞蹈動作的節(jié)奏、力度,充分張揚肢體,達到娛樂身心的目的。這對于外來文化的吸收,也是別國文化軟實力對于我國文化的影響。而這影響,也正是因為舞蹈文化的娛樂性,更容易被他國的人們所認識和吸收。舞蹈的娛樂性使得我們國家的民眾對于并不來源于本國藝術土壤的表達方式,展現的那么自然、和諧。通過表演者的藝術加工,他們的表現形態(tài)也在逐漸的本土化。我想任何藝術的交融是避免不了了,但是如何在交融中保持我們本身所特有的風格與特色,堅持發(fā)展我們本國家的舞蹈藝術特點,這點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
(2)舞蹈藝術對民眾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利于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傳播。在社會發(fā)展中,政治、經濟的發(fā)展變革影響著民眾的意識形態(tài)。政治是思想上直接的干預,而經濟是從生活的點滴潛移默化的影響。政治、經濟的不同,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藝術表達手段和方式,他們影響了藝術的發(fā)展和傳播。比如中國舞蹈體現出的內斂、含蓄的體態(tài)特征和美國現代派舞蹈表現出的直接、力量的體態(tài)表象就是不同政治體制下產生的不同意識形態(tài)作用后的結果。無論何種結果,藝術的感染力是同樣存在的,而它所傳達出的藝術魅力和表達出本國民眾的意識形態(tài)會伴隨著它的感染力的擴散而逐步影響他國民眾。從影響得到了現實回應的過程,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傳播過程。這個傳播過程借助的就是舞蹈藝術的娛樂功能。舞蹈藝術的娛樂性直接的作用便是在娛樂的過程中影響了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比如說大眾傳播媒體的綜藝節(jié)目,觀看這些節(jié)目的人很多,這些節(jié)目所體現的節(jié)目內容也在不斷地挑戰(zhàn)著人們的審美和意識。綜藝節(jié)目中出現的舞蹈畫面,很多是流行、時尚、動感或者性感的內容。在80、90年代,我們在電視節(jié)目中看到的伴舞節(jié)目中,舞蹈演員基本都是以端莊穩(wěn)重裝扮的。而現在打開電視屏幕,各種綜藝節(jié)目中的舞蹈演員造型多是以性感為主。我們的審美和意識形態(tài),也在不知不覺中包容了這樣的變化。意識形態(tài)影響了舞蹈藝術的創(chuàng)作,而舞蹈藝術的傳播過程也自然地表達了意識形態(tài)。如果需要加強意識形態(tài)的形象力,則需要充分利用舞蹈藝術的傳播特點。所以在傳播國家軟實力的途徑當中,應該注意到舞蹈對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舞蹈對于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是很大的。
(3)舞蹈藝術豐富的表現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傳播。舞蹈是一種表現力很強的藝術形式,因為它調動了全身心的力量來表達內在的情緒,它所表達的情感沖擊力是巨大的。正是由于它有這么強的表現力,才能在文化的交流與競爭中占據有利的形勢,達到傳播文化軟實力的目的。由于地域的遼闊,在我們國家當中產生了很多不同風格和特色的舞蹈形式。在本國的各民族之間,這種舞蹈藝術豐富表現力的展現也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比如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的四川省,就產生了有藏族、羌族、彝族等多個民族的舞蹈形式。這些民族在生活中的交集和文化的交流中,舞蹈豐富的表現力使得各民族之間的舞蹈藝術有很多的聯(lián)系和融合。比如四川羌族和彝族,這兩個民族舞蹈的動率和體態(tài)特征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從一個國家民族之間的舞蹈藝術傳播過程可以看到,即使在國家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較量中。舞蹈藝術豐富的表現力仍是加強了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有效途徑。我們國家像這樣舞蹈風格表現力強、特點明顯的民族還有很多。過去由于交通不便導致文化傳播閉塞,很多舞蹈風格沒有被大家認識,現代社會傳媒技術不斷加強,更多舞蹈形式也在不斷涌入我們眼瞼。這么多藝術形式,占有這么強大的表現團隊,通過適當的傳播,我們的文化也同樣會受到各國人民的關注與喜愛。
2結語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使我們國家的改革和發(fā)展走上另一個臺階,改革的步伐也越來越響亮。在舞蹈藝術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們這些從業(yè)者也應該認真思考我們專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的內容與方向。為的是能更好地“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我們國家本身就具有強大的內涵和實力,而舞蹈藝術作為其中獨特的一支更應該引起重視,因為它具備了這樣的能力。這需要我們對本國家的文化有客觀的認識,堅持本身所固有的特色,自信的向世人展示我們的文化。雖然在這個過程中避免不了各國、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只要我們有信心,任何交融都不可怕,它有助于我們的發(fā)展。舞蹈藝術將會在歷史中繼續(xù)擔任傳播者的角色,和其他藝術門類一起向世人展示我們國家的實力。參考文獻:
[1] 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2] 王克芬.中國舞蹈發(fā)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作者簡介:羅雪(1982—),男,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生,助教,鄭州大學體育學院藝術系青年教師,研究方向:舞蹈教育,舞蹈編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