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東晉道教儀式音樂之初步研究

        2014-04-29 01:16:05蒲亨強王靜
        音樂探索 2014年1期
        關(guān)鍵詞:儀式

        蒲亨強 王靜

        收稿日期:20130728

        作者簡介:蒲亨強(1952—),男,西南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靜(1976—),女,西南大學宗教音樂學2012級在讀博士生,云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藝術(shù)學項目“中國道教儀式音樂史綱”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1BD035;西南大學2012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中國宗教音樂傳承體系研究”培育經(jīng)費資助,項目批準號:2XDSKZ004。

        摘要:入靜、靈寶齋等道教儀式音樂史料及其研究結(jié)果表明,東晉在繼承東漢請神祝愿儀基礎(chǔ)上,進行了一系列重大變革。通神得道成仙取代了治病卻災(zāi)的宗旨,齋戒內(nèi)修和轉(zhuǎn)經(jīng)誦詠取代了符祝上書等方術(shù),詠唱樂章首次出現(xiàn)并用于儀式關(guān)鍵位置,音樂成為通神娛神的重要手段,佛教功德回向與普度眾生觀念的大量借鑒。這些變革構(gòu)成了東晉儀式音樂的轉(zhuǎn)型,并奠定了未來正統(tǒng)道教儀式音樂的發(fā)展方向。

        關(guān)鍵詞:東晉;道教;儀式音樂;入靜;靈寶齋;齋戒;變革;步虛

        中圖分類號:J60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2172(2014)01009607

        前言

        東漢道教草創(chuàng)了儀式音樂之后,因太平道遭鎮(zhèn)壓而銷聲匿跡,漢中張魯教團被曹操招安分化,道教儀式音樂亦隨之式微。張魯降曹后雖得安撫與賞地封候,但很快被曹操挾而北遷,天師教團遂被分治而削弱。曹操一向防范和禁止道教儀式,早在漢靈帝光和末年任濟南相時,他在當?shù)亍敖麛嘁?,”并嚴令“止絕官吏不得祠祀。”建安中統(tǒng)一北方后,又繼續(xù)“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絕”。①

        張魯死后,天師道遂現(xiàn)群龍無首狀,綱紀松弛,各地行儀多不循舊儀。

        “諸職男女官,昔所拜署,今在無幾。自從太和五年(231)以來,諸職各各自置,職不復由吾氣真氣,……不按舊儀,承信特說?;蛞宦氈毓?,或職治空決。受職者皆濫對天地氣候,理三官文書,事身厚食?!雹凇爸T祭酒主者中,頗有舊人以不?從建安(196~220)黃初元年(220)以來,諸主者祭酒,人人稱教,各作一治,不復按舊道法。”③

        足見當時儀式的章法已亂,道官署職多各行其是,不復按舊道法。面臨這種混亂局面,新教主雖然提倡恢復舊儀,但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措施。故天師道雖繼續(xù)在北方傳播,但其勢已微。

        西晉(265~317)末年北方振蕩,大批士庶南遷,天師道又隨之從北入南,其儀式也漸溶入南方士族道士系統(tǒng)。

        南方素有豐厚的神仙信仰和方士傳統(tǒng),魏晉間已形成了以修道成仙為目標的神仙方士儀式。從晉代高道葛洪(283~343)撰于317年的《抱樸子內(nèi)篇》中,可以看到東晉前的方士煉丹儀,涉及傳授、齋戒、購藥、擇日、施祭、作丹等程序④。

        東晉時期,南方先后出現(xiàn)了信奉上清經(jīng)和靈寶經(jīng)的兩大新教團,其造構(gòu)傳承經(jīng)書,沿襲神仙方士傳統(tǒng),吸收天師道舊儀和佛教儀式,并予以新的綜合提高,逐漸催生出一種理論更博大高明、實踐更精致充實的,以修道成仙、普度眾生為宗旨的新型儀式形態(tài)。其中,音樂也以嶄新面貌閃亮登場。

        東晉時,道教儀式已趨于多樣化發(fā)展勢態(tài),北方天師道、南方方士和新道派三個系統(tǒng)既各行其道,又相互融合。先后出現(xiàn)了方士的煉丹儀⑤和傳授丹法的儀式⑥,傳授五符天文的“醮祝儀”⑦,上清派的“入靜”,靈寶派的“五帝醮祭”儀⑧和“靈寶齋”等。

        本文擇東晉時期較典型的且與音樂關(guān)系較密切的兩種儀式進行研究,其大致代表了上清派與靈寶派不同的觀念取向和儀式形態(tài)。

        一、入靜

        收載于南朝陶弘景撰《登真隱訣》中⑨,注為上清諸真南岳魏夫人所傳,蓋于東晉中葉上清經(jīng)降世期間編成⑩。是一種在靜室請神祝愿,以求得道長生的儀式類型。同書另載東漢五斗米道之“漢中入治朝靜法”,可資比較?,F(xiàn)錄相關(guān)儀式的文獻記載如下:

        “初入靜戶之時當目視香爐而先心祝曰,太上玄元五靈老君,當召,功曹使者,左右龍虎君,捧香使者,三氣正神,急上關(guān)啟,三天太上玄元道君,奏聞上清宮,某正爾,燒香入靜朝神,乞得,八方正氣,來入某身,所啟速聞,徑達帝前。畢乃燒香行事,燒香畢。初(西)向再拜。謹關(guān)啟,天師女師系師,三師門下,典者君吏。愿得,正一三氣,灌養(yǎng)形神,使五臟生華,六府宣通。為消四方之災(zāi)禍,解七世之殃患,長生久視,得為飛仙。畢,又再拜。

        次北向,再拜訖,三自摶曰。謹關(guān)啟,上皇太上北上大道君,某以胎生肉人,枯骨子孫,愿得……存思神仙,玉女來降,長生久視,壽同三光。畢又再拜。

        次東向再拜訖,三自摶曰。謹關(guān)啟,太清玄元無上三天,無極大道太上老君……當令某,心開意悟,耳目聰明,萬仙會議,賜以玉丹,消災(zāi)卻禍,遂獲神仙……

        次南向再拜訖,三自摶曰,謹關(guān)啟,南上大道君,乞得書名,神仙玉籍,告諸司命,以長生為定?!?/p>

        千二百官儀第七卷之十五云,無上萬福吏二十八人,官將百二十人,主來五方利……臨出靜戶,正向香爐而微祝曰:“香官使者,左右龍虎君。當令靜室,忽有芝草,金液丹經(jīng),百靈交會。在此香火前,使張甲,得道之氣,獲長生神仙,舉家萬福。……乃出戶?!?/p>

        將抽檢上儀之主要程序為,“入戶,香爐祝,依方位燒香,禮拜,三自摶,關(guān)啟,香爐祝,出戶?!笨梢娖湟延休^完整的程序構(gòu)架:齋主入戶(靜室)后,朝香爐祝咒,求老君召官向道君報告齋主正在入靜燒香,并將八方正氣注入身中,以使求愿能快速上報到帝前。接著依西北東南方位繞香爐左旋并燒香拜神、懺悔、向諸神關(guān)啟(報告),祈愿得道成仙。再行香爐祝后出戶?!?/p>

        對照東漢之“朝靜”法,東晉之“入靜”顯然保留了“朝靜”中依方位請官關(guān)啟的核心程序內(nèi)容,清楚證明東晉上清派之入靜儀是模仿東漢舊儀而創(chuàng)立了相應(yīng)儀式,但也作了三個方面的改良。

        首先,程序更精致完整。前后新增兩組程序以構(gòu)成結(jié)構(gòu)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入戶與出戶,兩次香爐祝。其中第二次香爐祝是第一次的變化再現(xiàn),并改心祝為微祝,祝詞內(nèi)容提升到煉丹成仙和意愿實現(xiàn)的狀態(tài),由此使整個儀式完滿結(jié)束。這種對應(yīng)程序的運用,使儀式結(jié)構(gòu)更具邏輯性,在后來的發(fā)展中得到強化拓展,成為正統(tǒng)儀式的基礎(chǔ)框架。如兩次香爐祝在南朝儀式中被賦予形象明確的“發(fā)爐” “復爐”名稱,均為煉丹術(shù)語,以人身為爐,法師通氣后發(fā)派身中之神官去送信給天神,即發(fā)爐。神官送完信后又復返法師身內(nèi),即復爐。這種對應(yīng)性程序,實構(gòu)成了人神溝通的儀式框架。

        其次,祝詞更繁復,內(nèi)容有提升。如請官,不是如東漢那樣由法師直接向神報告,而是先發(fā)爐向道君報告,請給齋主通氣,獲得神力,然后才向天神報告齋意。祝詞內(nèi)容的重心也從治病卻災(zāi)提升到修道懺悔、長生成仙。獲神助的方式從外求諸神轉(zhuǎn)換到內(nèi)求諸己,自身的修煉上升到主導地位,從而大大提高了儀式功能的層次。

        再次,拜神方位順序發(fā)生變化,從依東北西南方位右旋改為依西北東南方位左旋,同時在拜神程序中增加了天師道表示悔罪的“三自摶”節(jié)次。

        可證入靜儀在沿襲東漢同型舊儀骨架的基礎(chǔ)上,于儀式的程序和功能上作了局部改良,反映了上清派重修煉成仙、輕儀式實踐的傾向。

        察其音樂運用,則一如漢魏之儀,仍無明確記載可供稽考。惟其祝咒、關(guān)啟之詞文,多參用四言五言之詩體,且其祝咒之術(shù),通常具有神力,宜用吟誦之法或更有效力。又證之當代蘇州道教儀式所用之“發(fā)爐”祝詞仍用歌唱法。故可有理由推測,入靜中祝禱之詞,當屬吟誦之類音樂行為。

        二、靈寶齋

        《靈寶齋》,全稱《太極真人敷靈寶齋戒威儀諸經(jīng)要訣》,東晉(317~420)末人葛巢甫(397~410)撰。托稱太極真人敘述施行靈寶齋儀的基本要點。此書主述集體修齋方式,間述個人在家或在山林修齋之方式。

        全書首數(shù)行文字開宗明義,敘齋之要義:

        “夫?qū)W真仙白日飛升之道,皆以齋為立德之本矣。靈寶座有大法,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是歲六齋。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名為月十齋。長齋久思,以期凌虛之道也。故靈寶無上齋,皇老天尊大圣常奉修不倦,而況道士仙人,可不翹慕之乎?由來仙道之上要,請奉太上教敷齋戒威儀節(jié)度口訣,此題幽妙,子靜心諦聽焉”云云。

        則其齋之宗旨及行持之時間,均可知也。它是用長齋之法來尋求立德成仙得道的儀式。齋之行事程序頗為豐富,茲簡述如下:

        入齋堂,東向香爐祝曰:太上靈寶老君,當召真官功曹使者,左右龍虎直符捧香使者,關(guān)啟,無上三天玄元大道。臣等正爾入靜,燒香朝真,愿得太上十方正氣來入臣等身中。所啟時聞,逕御真一玉皇幾前。

        次長跪鳴天鼓二十四通;

        謹出臣等身中,五體真官功曹吏,出臣等身中,無上三天,執(zhí)法開化,陰陽功曹,度道消災(zāi),散禍度厄君吏各十二人。出……土地之主,社稷將吏,一時嚴裝,與臣等身中功曹使者,飛龍騎吏,……

        上啟,太上無極大道,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臣等生長魔俗,沉淪季葉,玩樂榮華,宿命因緣,忽見啟拔,得奉大道。不以下愚好樂至真,升仙之道,而宿罪深積,結(jié)縛不解。今相率共修靈寶無上齋,請燒香轉(zhuǎn)經(jīng),以求所愿。功曹使者,飛龍騎吏,分別關(guān)奏,以時上達。關(guān)啟事竟,各還臣等身中,復于宮室,須召又到,一如故事。

        此謂初建齋啟事儀,共日夕六時燒香。

        次向香爐祝曰:香官使者,左右龍虎君,捧香使者,當令靖室齋堂之所,自然生金液,丹碧芝英,百靈交會。在此香火爐前,使臣等得道,遂獲神仙,舉家蒙福,天下受恩。十方仙童玉女,侍衛(wèi)香煙,傳奏臣等所言,逕御太上金闕玉皇幾前。

        持齋者、齋主皆三燒香三祝愿。第一燒香愿曰,臣等燒香歸身歸神歸命大道,臣等首體投地,歸命太上三尊,愿以是功德,歸流七世父母,乞免離十苦八難,上登天堂,衣食自然,常居無為。今故燒香,自歸依師尊大圣眾,至尊之德,得道之后,升入無形,與道合真。

        燒香祝愿畢,齋人向東拜,自陳言:臣等今歸命東方無極太上靈寶天尊賜,

        所愿隨心,求欲克得。

        次十方愿,如先法。然后按正西向再拜言:臣等今歸命西方已得道大圣眾,至真諸君丈人,賜所愿者合。

        北向次東向次南向。面向經(jīng)三過祝愿如初,畢。此皆回向香爐,取其方面之正也。是為靈寶齋禮十方太上大法妙賾矣。皆當安徐雅步,審整庠序,男女不得參雜,令威儀合于天典,則為鬼神之所具瞻,飛仙之所嗟嘆,三界之所軌范也。拜既竟,齋人以次左行旋繞香爐三匝畢。

        是時亦當口詠步虛,躡無披空洞章。所以繞香爐者,上法玄根無上玉洞之天,大羅天上太上大道君所治七寶自然之臺,無上諸真人持齋誦詠旋繞太上七寶之臺,今法之焉。又三洞弟子諸修齋法皆當燒香歌誦,以上象真人大圣眾繞太上道君臺時也。

        轉(zhuǎn)經(jīng)法。次向高座禮經(jīng)都三拜言:臣等今歸命太上無極大道,至真無上三十六部尊經(jīng)寶符太上三尊,今燒香轉(zhuǎn)經(jīng)希仰太上濟度之恩,乞七世父母以及帝王民人一切眾生……,圣人必得解脫諸苦八難,咸就無為道場矣。

        ……靈寶齋法,燃十燈火以法十方?!兽D(zhuǎn)經(jīng)說法,象古真人教化時也。圣人傳授經(jīng)教,教化于后世,使未聞?wù)呗?,未知者知。欲以此法橋普度一切人也。……晝夜六時禮拜,三時中講,三時思身中神。……王候皆受前世福,致富貴才智精明……夫感天地致群神通仙道洞至真,解積世罪,滅兇咎,卻冤家,修盛德,治疾病,濟一切物,莫近乎齋靜轉(zhuǎn)經(jīng)者也。古聞其言,今希見其人矣。……賢者欲修無為大法,是經(jīng)可轉(zhuǎn)。及諸真人經(jīng)傳亦善也。唯有道德五千文,至尊無上正真之大經(jīng)也……所謂大乘之經(jīng)矣。靈寶經(jīng)是道家之至經(jīng),大乘之玄宗?!T齋法皆上宗于靈寶本齋矣?!迩南扇藗魇谥?,素與靈寶同限高才至士,好諷誦求自然飛升之道者。

        建靈寶齋法,舉高德玄解經(jīng)義者為法師,次才智精明,能通妙理聞見法度為都講,次監(jiān)齋彈罰非法,次侍經(jīng)次侍香次侍燈。齋時皆心注玄真,永無外想。

        道士遠絕人跡,靜棲名山,修是長齋,獨處幽谷,則不復選法師,唯心與口談矣。

        太極真人曰,修齋之道常行十善念。第一為道念四大,令得七世父母,免脫憂苦,上升天堂,衣食自然。第二念帝王國主,道化興隆,癢序濟濟,皇教恢弘,威儀翼算,普天所瞻,民稱太平,六靈震伏,妖惡日誠,賢圣日生。第三念法師功德大建,教化明達,俱獲飛仙……,頌曰:道以齋為先,勤行登金闕。故設(shè)大法橋,普度諸人物。宿世恩德報,道心超然發(fā)。身飛升玄都,七祖咸解脫?!笔芫贡仨灤宋?。

        南岳先生鄭君曰,吾先師仙公常秘此書,非至真不傳也。萬金不足珍矣。仙人相授于口。今故書之。仙公言,書一通封還名山。一通傳弟子。一通付家門子孫,世世錄傳。知道者也,與靈寶本經(jīng)俱授之,道家要妙也。

        茲抽檢齋之主要程序并略作分析:

        “入堂,香爐祝,鳴天鼓,出官,啟事儀,香爐祝,三燒香三祝愿,禮十方,詠步虛,空洞章,轉(zhuǎn)經(jīng),拜言,行十善念,頌?!?/p>

        整體結(jié)構(gòu)富于邏輯性,程序內(nèi)容很豐滿。先吸納“入靜”之程序(從入堂到第二次香爐祝),繼增加大量禮神轉(zhuǎn)經(jīng)之歌唱曲目而形成擴充,最后以頌作總結(jié),從而體現(xiàn)了“請神” “禱神” “祈愿總結(jié)”的三段式邏輯思維。

        總體結(jié)構(gòu)富于變革的色彩。即使沿用入靜,亦有新的變革。如香爐祝中所注之氣由八方改為十方,顯示了佛教觀念的影響,并為后面的“禮十方”作鋪墊。易東漢“請官”名目為“出官”,齋主派神官送信,此新名目語義更明確,為后世沿用,亦稱“發(fā)爐”。易“關(guān)啟”為“啟事儀”,向天神報告齋意,報告完后又將眾官召回身中,即后世之“復官” “復爐”程序,與“出官” “發(fā)爐”等構(gòu)成對應(yīng)關(guān)系。

        全儀的音樂性大增。自香爐祝及之后所增大量程序,多具音樂性,并與南方神仙道及佛教儀式密切相關(guān)。

        “鳴天鼓”,即叩齒法術(shù),以此法加強通神作用,聯(lián)系到出官之龐大神仙陣容,此法亦有模擬鹵薄儀仗擂鼓聲的象征含義。

        香爐祝詞內(nèi)容提升到為眾生蒙福,初現(xiàn)佛教普度眾生之觀念。

        三燒香,將燒香誦經(jīng)積累的功德,轉(zhuǎn)贈父母、君臣及眾生人群。三次愿詞轉(zhuǎn)贈功德之對象逐步擴大。從獨修拓展到普度,體現(xiàn)了“普度” “回向”等佛教觀念。

        禮十方,禮贊十方神,構(gòu)成“齋之大法”,齋儀之高潮。威儀莊嚴,音樂豐富,眾人繞香爐旋行并連唱兩首經(jīng)韻,以模擬天上眾仙旋繞七寶壇而贊頌。突顯了歌唱通神的功能及其在齋戒中的地位,十方、旋繞等儀式也借鑒自佛教觀念與儀式。

        轉(zhuǎn)經(jīng),類似三燒香,但功能更廣大,出現(xiàn)諸多為后世沿襲的術(shù)語和法術(shù),如道場、燃燈、思神等。出現(xiàn)大量佛教術(shù)語如普度、法橋、宿罪、大乘等。再次強調(diào)傳承經(jīng)戒的歷史沿革及教化作用,所有齋法以靈寶為大本宗。

        又有注說明齋儀的神職分工和資格要求,表明齋法表演形式的的規(guī)范化。

        行十善念,表達愿念,與燒香求愿相同,均以七世父母為先,次為君、師,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的祖先崇拜思想。

        頌,總結(jié)齋意之經(jīng)韻,受戒結(jié)束時必唱。

        最后一段文字托鄭君(所南)所言,述齋的傳授系統(tǒng),葛弘傳鄭,鄭傳巢甫,并云此齋可與靈寶經(jīng)一同傳授。

        可見,《靈寶齋》的程序、功能和宗旨都有明顯的變革性質(zhì),其音樂運用的豐富也前所未見。

        三、靈寶齋音樂分析

        靈寶齋音樂運用之豐富,首先體現(xiàn)于出現(xiàn)了三首有明確標題和唱法描述的經(jīng)韻,這是道教儀式音樂史上最早出現(xiàn)并見諸記載的一組經(jīng)韻。但因未載唱詞,仍有語焉不詳之處,現(xiàn)參照相關(guān)文獻資料加以分析。

        “口詠步虛”,口詠,“觀隨聲游曰詠也”,隨聲律而暢游景觀,意指富于想象的抒情唱法,想象旋繞七寶壇,模擬眾仙繞壇的贊頌。查古《靈寶經(jīng)》有《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jīng)》(后簡稱《步虛經(jīng)》)一卷,約出書于東晉末。書前有文字敘述大羅仙境、諸仙繞七寶玄壇誦詠空洞歌章之壯麗景象,并指出只要堅持誦經(jīng)煉氣即可成仙得道。經(jīng)書最后敘其傳承線索,葛玄于天臺山授鄭思遠,思遠于馬跡山中授葛玄之從孫葛洪(抱樸子)。經(jīng)書之主體為五言贊頌歌詞五章,即《洞玄步虛吟》十首、《太上智慧經(jīng)贊》八首、右英夫人頌三首、太極五真人頌五首、《禮經(jīng)咒》三首。這些歌章乃仙圣們朝禮玄都玉京山時飛步虛空時誦詠。

        先以《步虛吟》為目述其唱法,須先行叩齒、煉氣、存思等法術(shù),并述此經(jīng)在齋儀中之用法“皆如威儀法,悉依大法建齋”,并言傳經(jīng)之方法等。

        次錄《洞玄步虛吟》十首詞:

        稽首禮太上,燒香歸虛無。流明隨我回,法輪亦三周。玄元四大興,靈慶及王侯。七祖生天堂,煌煌耀景敷。嘯歌觀太漠,天樂適我娛。齊馨無上德,下俗不與儔。妙想明玄覺,詵詵巡虛游。

        旋行躡云綱,乘虛步玄紀。吟詠帝一尊,百關(guān)自調(diào)理。俯命八海童,仰攜高仙子。諸天散香花,蕭然靈風起。宿愿定命根,故致標高擬。懼樂太上前,萬劫猶未始。

        嵯峨玄都山,十方宗皇一。岧岧天寶臺,光明爛流日。煒燁玉華林,蒨璨耀朱實。常念餐元精,煉液固形質(zhì)。金光散紫微,窈窕大乘逸。

        俯仰存太上,華景秀丹田。左顧提爵儀,右盼攜結(jié)璘。六度冠梵行,道德隨日新。宿命積福慶,聞經(jīng)若至親。天挺超世才,樂誦希微篇。沖虛太和氣,吐納流霞津。胎息靜百關(guān),寥寥窺三便。泥丸洞明景,遂成金華仙,魔王敬受事,故能朝諸天。皆從齋戒起,累功結(jié)宿綠。飛行凌太虛,提攜高上人。

        控轡適十方,旋憩玄景阿。仰觀劫仞臺,俯盼紫云羅。逍遙太上京,相與坐蓮花。積學為真人,恬然榮衛(wèi)和。永享無期壽,萬椿奚足多。

        大道師玄寂,升仙友無英。公子度靈符,太一捧洞章。舍利曜金姿,龍駕欻來迎。天尊盼云輿,飄飄乘虛翔。香花若飛雪,氛靄茂玄梁。頭腦禮金闕,攜手遨玉京。

        騫樹玄景園,煥爛七寶林。天獸三百名,獅子巨萬尋。飛龍躑躅嗚,神鳳應(yīng)節(jié)吟。靈風扇奇花,清香散人衿。自無高仙才,焉能耽此心。

        嚴我九龍駕,乘虛以逍遙。八天如指掌,六合何足遼。眾仙誦洞經(jīng),太上唱清謠。香花隨風散,玉音成紫霄。五苦一時迸,八難順經(jīng)寥。妙哉靈寶囿,興此大法橋。

        天真帝一宮,靄靄冠耀靈。流煥法輪綱,旋空入無形。虛皇撫云璈,眾真誦洞經(jīng)。高仙拱手贊,彌劫保利貞。

        至真無所待,時或轡飛龍。長齋會玄都,嗚玉扣瓊鐘。十華諸仙集,紫煙結(jié)成宮。寶蓋羅太上,真人把芙蓉。散華陳我愿,握節(jié)征魔王。法鼓會群仙,靈唱靡不同。無可無不可,思與希微通。

        十段唱詞,當為一曲多詞的分節(jié)歌體裁,其詞以齋戒修煉為主線,說明通過“長齋”潔身通神,而達玄都仙境,修持成仙。唱詞又多涉誦經(jīng)音樂和佛教觀念。如第一首:“法輪亦三周,嘯歌觀太漠,天樂適我娛。”第二首:“吟詠帝一尊,百關(guān)自調(diào)理?!钡谌祝骸俺D畈驮?,煉液固形質(zhì)?!钡谒氖祝骸皹氛b希微篇。沖虛太和氣,吐納流霞津。胎息靜百關(guān),寥寥窺三便。泥丸洞明景,”第五首:“逍遙太上京,相與坐蓮花。”第六首:“舍利曜金姿,龍駕欻來迎?!?,第七首:“騫樹玄景園,煥爛七寶林。”第八首:“眾仙誦洞經(jīng),太上唱清謠。香花隨風散,玉音成紫霄?!钡诰攀祝骸疤摶蕮嵩骗H,眾真誦洞經(jīng)。”第十首:“長齋會玄都,鳴玉扣瓊鐘,法鼓會群仙,靈唱靡不同?!?/p>

        其音樂描述,以歌為主,兼有舞樂。唱有詠、吟、誦、謠之別,奏有鐘、磬、鼓、云璈諸器,并有旋行之雅步。又含諸多煉丹養(yǎng)生及佛教術(shù)語。觀其唱詞內(nèi)容,緊扣靈寶齋戒之旨,故奉為經(jīng)。從中亦暗示了唱詞經(jīng)文之構(gòu)成來源。劉宋陸修靜撰“授度儀”中,有“師起巡行,詠步虛”,并載“步虛”十段唱詞,全同《洞玄步虛吟》。

        于此可大致斷定,靈寶齋“步虛”之唱詞,應(yīng)即《步虛經(jīng)》中列為首曲的《洞玄步虛吟》,而《步虛經(jīng)》所包含的五首經(jīng)韻,概指眾仙步行虛空、旋繞七寶壇詠唱的全部歌章,可視為廣義的“步虛”。

        《步虛吟》自首次用于靈寶齋之后,歷代道教儀式多沿用之,稱《玉京山步虛詞》或《十大步虛》,至今道觀仍廣泛傳唱之,惟唱詞已多有衍變。北宋刊行之道樂曲集《玉音法事》中,尚同時收載《十大步虛》及宋徽宗御制新詞十首,足見《洞玄步虛吟》在宋代仍然傳唱?;兆谒浦麦w亦為道教所接受,沿襲至今。從唐代開始,“步虛”已從道觀進入宮廷、文人和民間,甚至遠播韓國,因有多種唱詞滋生,形成龐大的曲目家族,則是后話?!恫教摻?jīng)》對后世道教影響甚大,劉宋陸修靜《靈寶經(jīng)目》及《靈寶中盟經(jīng)目》、唐宋《無上秘要》《云笈七箋》《玉音法事》等許多道書均節(jié)錄或征引本書。所載五曲亦多為道教儀式沿用。

        “躡無披空洞章”,有目無詞。曲名“空洞”,躡與無披應(yīng)為描述唱狀之修飾詞?!败b”意為輕飄行走,形容飄渺行于虛空之步態(tài),亦表現(xiàn)對神的敬畏?!恫教撘鳌返诙子小靶熊b云綱,乘虛步玄紀”句,即其意?!盁o披”意為不披露,即不打開(經(jīng)書)。故知,道眾安行雅步而背唱“空洞章”,仍是模擬眾仙步行虛空贊神之狀,故在齋儀中它緊接步虛而唱。此章之唱詞,可能與《步虛吟》體式接近。《步虛經(jīng)》序中有“修靈寶洞玄齋,誦空洞步虛章”之句,將兩曲并列而述,表明兩曲有很緊密的聯(lián)系。歌名“空洞”,系比喻大道。道歌云:“大道洞玄虛”,道如空洞般玄妙空虛,不可名狀。從流傳史角度來看,此樂章雖不及步虛那么聲名顯赫,但在唐宋文獻中仍可見之,可證其是一首獨立的作品。又敦煌道經(jīng)《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經(jīng)》載五律長詩32首,皆名《空洞靈章》,北宋《玉音法事》卷上亦有《空洞》詞曲,唱詞為“合元始開,圖敷落五篇,高唱空洞年”,每字附曲線,有單線、雙線或三線之別,線形宛轉(zhuǎn)連綿,襯字多而密,暗示旋律的宛轉(zhuǎn)抒情,應(yīng)屬南音風格,亦符靈寶派興起于南方之背景。

        “頌”,詞為五言律詩體,應(yīng)為歌詠之曲。曲名可有兩解,一指歌曲體式,晉時佛教已有之,與偈并稱為“偈頌”,又或泛指歌贊之聲律樂章。南朝儀式中有《三途頌》之曲,當沿此體例。

        上舉三首歌章,都用于齋的關(guān)鍵或高潮處,或模擬眾仙贊頌,或表現(xiàn)人神交流、得道成仙,或總結(jié)齋意,都體現(xiàn)了通神修道的意旨,并構(gòu)成齋儀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其他祝咒禮愿之禱詞,雖無曲名,仍多用齊言韻文,亦應(yīng)采用吟誦之法。

        音樂在靈寶齋中的隆重出場,根本原因在于儀式執(zhí)行者的轉(zhuǎn)型變化,信奉誦經(jīng)成仙的上清靈寶派已成為儀式構(gòu)建的主導力量,齋儀的類型、功能、觀念和方法都隨之發(fā)生了重大變革。

        結(jié)論

        本文所述兩種儀式,展示了漢魏以來道教儀式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如果說稍早的入靜主要體現(xiàn)了繼承與改良,稍晚的靈寶齋則更多體現(xiàn)了發(fā)展與變革,并奠定了正統(tǒng)官方道教儀式的發(fā)展方向。純從音樂角度看,從有關(guān)記載幾乎空白的漢魏到頗具規(guī)范的東晉,雖然其間具體的形成過程尚不明晰,有待進一步研究。但從其構(gòu)成來源上略加分析,仍能夠大致看到一些基本線索。

        以靈寶齋為例,其三段體結(jié)構(gòu)中,第一段(兩次香爐祝之間)沿襲入靜法,基本保留了東漢舊儀中“出官、依方啟事”的儀式程序。主要體現(xiàn)了繼承的因素。第二段(三燒香到拜言)表現(xiàn)轉(zhuǎn)經(jīng)贊神祈禱的人神交流。第三段(十善念與頌),則通過發(fā)愿程序的再現(xiàn)并總結(jié)齋意而表示儀式的完成。后兩段的程序內(nèi)容作為齋的主體,更多體現(xiàn)了變革傾向。

        首先是齋儀功能的變革,修煉成仙和功德普度上升為主導功能,完全取代了天師道的治病功能和方士仙道的獨修宗旨,更多吸收了方士煉丹和佛教“回向”的影響;其次,通神觀念的變革,從外求諸神拓展到內(nèi)修己身,強調(diào)注入正氣和煉丹法術(shù)的加強自身神力之作用;再次,通神法術(shù)的變革。轉(zhuǎn)經(jīng)詠頌成為積累功德、齋功圓滿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取代了符祝上章等以治病為宗旨的方術(shù)。

        最后,音樂的大量運用地位的空前提高,使音樂成為通神成仙的主要途徑和齋儀的核心內(nèi)容。

        促成靈寶齋變革的背景因素中,佛教影響相當明顯。如通過誦經(jīng)積累功德并回向眾生的觀念,與天師道旨在治病和方士旨在獨修的儀式都很不同,而與大乘佛教思想相聯(lián)系。旋行步虛的贊神儀式可能模仿了佛教繞佛右旋以示崇奉的禮儀,佛經(jīng)中常提到聽佛說法者朝右繞佛三匝。靈寶齋中只是改為左旋,殆與道教左主生的觀念有關(guān)。轉(zhuǎn)經(jīng)講法之儀則可能借鑒了佛教齋日誦經(jīng)講經(jīng)的禮儀,但又增添了方士的存思、鳴天鼓等法術(shù)。集體修齋的形式,也主要模仿了佛教齋儀的集體儀式,其齋官六職中的法師和都講二職,可能借鑒了佛教誦經(jīng)講經(jīng)儀式制,監(jiān)齋之職類似佛教僧團的維那。

        當然,東晉南方新道派的崛起仍然是變革的主導因素。新道派特別強調(diào)齋戒誦經(jīng)通神成仙的巨大作用,將音樂提升到儀式的中心位置,其傳承積累的大量經(jīng)訣,更直接成為誦經(jīng)樂章的素材。

        此外,南方神仙道的煉丹實踐,也為儀式的規(guī)范豐富提供了經(jīng)驗和材料。

        東晉道教能夠?qū)彆r度勢、與時俱進,大膽吸收新的思想觀念和方法,在綜合固有儀式基礎(chǔ)上又加以新的提煉和變革,終促成了新型齋儀的誕生,并由此奠定了它在道教儀式音樂史上首開改革之風的地位,于此我們也初步找到了東晉儀式音樂開始成型的原因所在。

        責任編輯:朱婷

        注釋:

        ①《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注引王忱《魏書》。轉(zhuǎn)引自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43頁。

        ②《大道家戒令》,載《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jīng)》,《道藏》18冊,第237頁。

        ③《陽平治》,載《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jīng)》,《道藏》18冊,第238頁。

        ④詳參呂鵬志著《唐前道教儀式史綱》,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第1版第4045頁。

        ⑤明《道藏》所收《黃帝九鼎神丹經(jīng)訣》卷一即葛洪引用的《黃帝九鼎神丹經(jīng)》,詳細介紹了煉丹儀式。說詳呂鵬志著《唐前道教儀式史綱》,第44頁。

        ⑥如《抱樸子內(nèi)篇·金丹》所引《金液經(jīng)》可能就是《金液神丹經(jīng)》,談到傳授丹法的儀式。詳王明著《抱樸子內(nèi)篇校釋》,第83頁。

        ⑦參見《道藏》第6冊,第335頁《太上靈寶五符序》,并詳《唐前道教儀式史綱》,第80頁。

        ⑧參見《道藏》第6冊,第195頁《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jīng)》卷下“元始靈寶五帝醮祭招真玉訣”。并詳《唐前道教儀式史綱》,第86頁。

        ⑨道藏第6冊,第618620頁。

        ⑩說詳《唐前道教儀式史綱》,第21頁。

        選高德一人擔任,名曰法師。亦即祭酒,儀式主持人。

        其間插入一段‘千二百官儀的神官名目,表明其拜神時參考了東漢的上章文書。

        陶弘景在《登真隱訣》中引錄了他當時看到的漢中舊儀《漢中入治朝靜法》,載《道藏》第6冊,第620頁。

        載《道藏》第9冊,第867874頁。

        詳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二版第396頁。

        《道藏》第9冊,第867頁。

        長齋指歲六齋(逢單月)、月十齋(每月有十天),一年共有60天的固定齋日。

        接受齋戒之眾人。

        佛教華嚴經(jīng)中的回向表示回真轉(zhuǎn)俗,即將誦經(jīng)功德轉(zhuǎn)向給人間大眾,具有和光同塵、拯救世俗的普度之意,代表了佛教度世濟人的最高境界。為道教借鑒后,漸演變成為齋儀的最后節(jié)目。

        《洞玄靈寶升玄步虛章序巰》,載《道藏》11冊,第169頁。

        《道藏》34冊,第625628頁。

        書中描述仙樂景象甚華麗詳細,“飛仙散花,旋繞七寶玄臺三周匝,誦詠空洞歌章。是時諸天奏樂,百千萬妓,云璈朗徹,真妃齊唱而激節(jié),仙童凜顏而清歌,玉女徐進而跰躚,放窈窕而流舞翩翩,詵詵而容裔也。靈風振之,其音自成宮商,雅妙宛絕。諸天聞聲而飛騰,勿輟弦止歌,嘆味至音,不能名狀。太上震響法鼓,延賓瓊堂,安坐蓮花,講道靜真,清詠洞經(jīng),敷釋玄文。”同上注,第625頁。

        “兆能長齋久思,諷誦洞經(jīng),叩齒咽液,吐納太和,名入仙矣。”“兆讀是經(jīng),咽味至真,道自成矣”。同上注,第625、626頁。

        “修靈寶洞玄齋,誦空洞步虛章,先叩齒三通,咽嗽三過。心存日月在己面上,……徹照十方,隨我繞經(jīng)旋回而行。畢,又叩齒三通,存三素元君在金華官,如嬰兒之狀。真人齋皆如威儀法,唯不用啟事出吏兵一節(jié)耳。其余愿念禮拜,悉依大法建齋,初一過出吏兵,非授經(jīng)法,及教外人,不須出吏兵。太極真人寶貴此經(jīng),宿無仙真之名,不令見也?!蓖献?,第626頁。

        撰人不詳,約出于東晉南朝。系古《靈寶經(jīng)》之一。原本一卷。《正統(tǒng)道藏》未收,現(xiàn)存敦煌殘抄本三件。(白雲(yún)深處有人家 目錄 2377-2391)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e3b38b0102dvus.html。

        《晉書·藝術(shù)傳·鳩摩羅什》:“凡覲國王,必有贊德,經(jīng)中偈頌,皆其式也”。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頌聲作矣?!焙涡葑ⅲ骸绊灺曊?,太平歌頌之聲。帝王之高致也。”漢·揚雄《法言·孝至》:“周康之時,頌聲作乎下。”

        東漢天師道以治病為主的請禱、思過、朝靜等儀涉及程序有上章、符祝、出官、悔罪等,亦有修道成仙思想的萌芽。詳參蒲享強《東漢道教儀式音樂之初步研究》,載《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

        詳參《唐前道教儀式史綱》,第162頁。

        An Introduction to Taoist Music of Dong Jin Dynasty

        PU Hengqiang, WANG Jing

        Abstract:Historical Taoist music materials like Ru Jing and Ling Bao Zhai shows that there are series of important reformations in Taoist ritual of Dong Jin Dynasty, while it at the same time inherited Dong Han Taoist ritual of inviting gods and vowing. A purpose of curing disease and avoiding disaster replaced that of communicating with gods and becoming immortal; fast, inner cultivation and chant sutras replaced alchemy; singing movement appeared and took a crucial position in ritual; music became an important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with and entertaining the gods; ideas like merits and delivering all living creatures from torment were borrowed from Buddhism. These a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ong Jin Taoist ritual music, which fixed the direction of orthodox Taoist ritual music.

        Keywords:Dong Jin; Taoism; ritual music; Ru Jin; Ling Bao Zhai; fast; reformation; Bu Xu(floating steps)

        猜你喜歡
        儀式
        交通運輸部舉行憲法宣誓儀式
        水上消防(2022年1期)2022-06-16 08:07:26
        觀看升國旗儀式
        快樂語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10
        十歲成長儀式
        少先隊活動(2020年8期)2020-12-18 02:32:07
        十歲成長儀式
        少先隊活動(2020年7期)2020-08-14 01:18:12
        儀式感重要嗎?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5:08
        流絢夏日
        儀式感
        生活要有儀式感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01-28 10:49:06
        施夢嘗新書捐贈儀式暨分享會在寧舉行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7-11-23 01:26:39
        婚姻中的儀式感
        海峽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41
        国产人妖一区二区av|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www插插插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青青草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精品偷拍高潮少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果冻传媒a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拍av| 国产午夜手机精彩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 久久国产劲爆内射日本 | 大陆啪啪福利视频| 国产三区二区一区久久|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色伊人国产高清在线| 日本高清一区在线你懂得| 一本之道日本熟妇人妻|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在线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久久精品av在线观看|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亚洲欧美另类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久久|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性| 玩弄人妻少妇500系列网址| 太大太粗太爽免费视频| 亚洲香蕉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综合91在线精品| 女人天堂国产精品资源麻豆| 夜夜春亚洲嫩草影院| 久久国产A√无码专区亚洲| 青青青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